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元代禅僧诗辑考
作者:
朱刚 陈珏 王汝娟 编著
定价:
198 元
页数:
649页
ISBN:
978-7-309-16812-9/I.1356
字数:
64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5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有關説明
      
       1.本書續《宋代禪僧詩輯考》(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依禪門法系世代爲序,輯録元代禪僧詩,間有涉及金代者,亦録入。爲省篇幅,凡已見《全元詩》(中華書局,2013年)者,僅指明册數,不再抄録文本。
       2.宋元之交禪僧,凡《宋代禪僧詩輯考》未收録者,皆予收録;元明之交禪僧,其主要事迹顯於明代者不收録;渡日禪僧,作品已被彼邦納入《五山文學全集》《五山文學新集》者,亦暫不收録。
       3.本書以蒐集散見詩歌爲主,禪僧有别集者,僅予指出,不抄録。輯佚用書,除各家語録,禪門燈録(《增集續傳燈録》《五燈會元續略》《續燈存稿》等),《禪宗雜毒海》《山庵雜録》等總集、筆記外,尚有日本禪僧義堂周信所編兩部《貞和集》,其中頗有無署名之詩載於有署名之詩之後者,處理時若發現是他人之作,則直接捨棄;若無法確定,則與前一首有署名之詩一起輯録,并加脚注説明;若《貞和集》正文雖無署名但注明“一本作‘作者未曉’”之類,也不輯録。
       4.禪門“頌古”類詩歌,本書僅録其詩,而以“頌古”爲題,不抄録其所頌之公案,唯原始文獻已以公案内容(如“庭前柏樹子”)標題者,則照録。禪僧法語中有可以獨立爲一詩者,以“偈頌”爲題輯出。
      

作者简介

书摘


       目録
      
       有關説明
      
       卷一 臨濟宗楊岐派禪僧詩輯考
       南宋以降,禪門唯臨濟、曹洞二家傳衍,而臨濟爲盛。臨濟下有黄龍、楊岐二派,至宋元之際,黄龍法脉已斬,楊岐又有大慧、虎丘二派,分枝繁榮。本卷輯録大慧、虎丘二派以外之楊岐派禪僧詩,皆五祖法演之後嗣者也。
      
       卷二 臨濟宗大慧派禪僧詩輯考
       大慧宗杲、佛照德光爲南宋高宗、孝宗朝宗教領袖,德光門下浙翁、北磵、妙峰數枝綿延入元。《宋代禪僧詩輯考》卷八録入南宋大慧派禪僧詩,推其年歲,止於大慧下第五世,而如元叟行端(1254—1341)實已爲元代宗匠。今依例續録第六世以下者。
      
       卷三 臨濟宗破庵派禪僧詩輯考
       南宋楊岐派以大慧、虎丘二系爲主,而虎丘下自密庵咸傑後,又分曹源、破庵、松源三派,至元代所傳,概屬破庵、松源二派。本卷輯録破庵派禪僧詩,續《宋代禪僧詩輯考》,始於密庵下第五世,而其主幹實爲無準師範——雪巖祖欽——高峰原妙——中峰明本一系也。
      
       卷四 臨濟宗松源派禪僧詩輯考
       《宋代禪僧詩輯考》録南宋虎丘派禪僧,止於密庵下第五世,而於松源一派實多遺漏,蓋如古林清茂(1262—1329)者,已顯於元世矣。本卷即自密庵下第五世(松源下第四世)始,至元明之交,則斟酌收録。
      
       卷五 曹洞宗禪僧詩輯考
       宋元期之曹洞宗,有南北二系,皆自北宋芙蓉道楷出。宋金分裂,華北有鹿門一脉,至萬松行秀而顯於元;華南則道楷諸法孫在焉,但至南宋後期,亦唯剩明極慧祚一脉而已。《宋代禪僧詩輯考》未録華北一系,今補續之。
      
       附録 法系未詳者
      
       禪僧法名下字音序索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