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眼动追踪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双语中的应用——研究综合和方法指南
作者:
[美]艾琳·戈德弗鲁瓦(Aline Godfroid)著 郑巧斐 陈青松 译
定价:
68 元
页数:
443页
ISBN:
978-7-309-17479-3/H.3430
字数:
45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为设计、实施和分析应用语言学中的眼动追踪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知识和实操建议。戈德弗鲁瓦(Godfroid)的研究综合和方法指南向读者介绍了眼球运动的基本情况、语言学家的眼动追踪研究范式、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实验室建立实践。本书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其他眼动追踪研究人员,对本科生学习实验设计、研究生扩展其理论和统计知识储备、有经验的学者丰富自己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艾琳·戈德弗鲁瓦(Aline Godfroid),密歇根州立大学第二语言研究和对外英语教学(TESOL)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理语言学、词汇、定量研究方法和眼动追踪方法论,重点研究认知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交叉领域,其成果发表在许多国际同行评议的期刊上。艾琳·戈德弗鲁瓦是第二语言研究眼动追踪实验室的联合主任,曾获2019年TESOL杰出研究奖。
      

书摘


       目录
      
       图示目录
       表格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眼动追踪简介
       1.1语言加工研究的在线方法
       1.1.1有声思维报告
       1.1.2自定步速阅读
       1.1.3眼动追踪
       1.1.4事件相关电位
       1.1.5小结
       1.2为什么要研究眼球运动?
       1.3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关于眼球运动,我需要知道什么?
       2.1观察者与视野
       2.2眼动类型
       2.3知觉广度
       2.4眼睛向何处移动
       2.5眼睛何时移动
       2.6眼脑联系有多紧密?眼动控制的两种模型
       2.7结论
       注释
      
       第三章 基于文本的眼动追踪可用于研究哪些主题?——综合评述
       3.1寻找研究主题
       3.2基于文本的眼动追踪研究方向
       3.2.1语法
       3.2.2词汇和双语词库
       3.2.3教学中的二语习得
       3.2.4翻译字幕
       3.2.5测试评估
       3.3结论
       注释
      
       第四章 视觉情境范式可用以研究哪些主题?——综合评述
       4.1视觉情境范式的基础
       4.2视觉情境眼动追踪的研究方向
       4.2.1单词识别
       4.2.2预测
       4.2.2.1什么是预测?
       4.2.2.2语义预测
       4.2.2.3形态句法预测
       4.2.2.4多线索预测
       4.2.2.5教学影响
       4.2.3指称加工
       4.2.4产出
       4.3结论
       注释
      
       第五章 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5.1两因素、三因素与四因素
       5.2被试间设计与被试内设计
       5.3试次: 练习试次、关键试次与填充试次
       5.4主要任务与次要任务
       5.5我需要多少个项目?
       5.6结论
       注释
      
       第六章 眼动追踪研究设计
       6.1定义兴趣区
       6.1.1基于单词的兴趣区
       6.1.2较大的文本区域
       6.1.3基于图像的兴趣区
       6.1.3.1基于文本的研究中的图像
       6.1.3.2视觉情境范式中的图像
       6.1.4为你自己的研究设置兴趣区
       6.2基于文本的眼动追踪研究指南
       6.2.1空间限制
       6.2.2艺术因素
       6.2.3语言限制
       6.2.3.1实验控制与统计控制
       6.3视觉情境研究
       6.3.1选择图像
       6.3.1.1实验设计
       6.3.1.2图像的视觉特性
       6.3.1.3命名一致性和与规范化数据库
       6.3.1.4是否需要预览?
       6.3.1.5我的实验是否应该有注视标记?
       6.3.2准备音频材料
       6.3.2.1创建音频材料
       6.3.2.2定义时间段
       6.4结论
       注释
      
       第七章 眼动追踪指标
       7.1基于文本的研究及视觉情境研究中的眼动追踪指标
       7.2眼动指标
       7.2.1注视与跳读
       7.2.1.1次数、概率与比例
       7.2.1.2注视时间
       7.2.1.3注视潜伏期
       7.2.1.4注视位置
       7.2.2回视
       7.2.3综合眼动追踪指标
       7.2.3.1热力图、亮度图与视线轨迹图
       7.2.3.2扫视路径
       7.3结论:我应该采用什么指标?
       注释
      
       第八章 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
       8.1数据清洗
       8.1.1数据清洗软件
       8.1.2逐一检查被试记录与试次
       8.1.3漂移校正
       8.2处理异常值
       8.2.1处理过短与过长的注视
       8.2.2数据转换
       8.2.3如何处理异常值:模型批评还是积极的先验筛选?
       8.3当前眼动追踪研究中的统计实践概述
       8.4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8.4.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有什么问题?
       8.4.2引入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8.4.3随机效应结构的选择方法:数据驱动与自上而下
       8.4.4实例演示
       8.4.5报告结果
       8.5分析时程数据
       8.5.1分析单独的时间窗口
       8.5.2增长曲线分析
       8.5.2.1数据预处理
       8.5.2.2数据可视化
       8.5.2.3逻辑回归或准逻辑回归
       8.5.2.4选择时间项
       8.5.2.5实例演示
       8.5.2.6报告结果
       8.6结论:我应该使用哪种分析方法?
       注释
      
       第九章 建立眼动追踪实验室
       9.1选择眼动仪
       9.1.1眼动仪的类型及前身
       9.1.2视频眼动仪
       9.1.3眼动仪如何工作?速率、准确度与精确度
       9.2眼动追踪实验室
       9.2.1实际考虑
       9.2.2实验室的空间与技术要求
       9.2.3管理眼动追踪实验室
       9.3研究入门
       9.3.1研究思路
       9.3.1.1研究思路1:入门:创建句子加工实验
       9.3.1.2研究思路2:入门:创建文本阅读研究
       9.3.1.3研究思路3:入门:研究阅读中的文字效应
       9.3.1.4研究思路4:入门:创建视觉情境研究
       9.3.1.5研究思路5:中级:以二语读者为被试复现一语阅读研究
       9.3.1.6研究思路6:中级:以二语听者或双语者为被试复现一语视觉情境研究
       9.3.1.7研究思路7:中级:进行互动研究
       9.3.1.8研究思路8:进阶:将二语听力作为多模态过程进行研究
       9.3.1.9研究思路9:进阶:研究词汇刻意学习中的认知过程
       9.3.1.10研究思路10:进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实时计算机辅助交流(SCMC)研究
       9.3.2初学者小贴士
       9.3.2.1设备
       9.3.2.2数据收集
       9.3.2.3数据分析
       注释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索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