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美文学选读教程》作为自编教材自2015年开始在2013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中使用。该教材是一部学习当代英美文学针对性强、实用性佳,且符合当下课程思政要求的教材。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英美文学课程更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理想媒介。本教材聚焦于战后文学,即1945年以来英美著名作家出版的经久不衰的作品,把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当代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以达到培根铸魂的目标,并贯彻落实以下纲要、标准和指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英语专业教材。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并发挥好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能够担起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2.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指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出,英语教育工作者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笃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理念。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
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当代英国文学,第二部分为当代美国文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各8个单元,共16个单元。每单元的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作品介绍与赏析、阅读前问题、原著节选、注释、就原著节选提出的讨论问题、拓展阅读(与该单元作者相关的阅读书目)、思政要点(包含需进行辩论的、由原著或节选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的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的话题,“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内容,延伸阅读,还有结合主题的电影时光)和相关文学术语九个方面的内容。另外,本书最后附有相关练习与答案供学生进行测试与复习,试题共有八大类,大部分试题选自当代英美文学相关专业建设优秀的重点高校的考研真题。
本教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充分考虑读者需求
本书以当代英美文学为主题,可供教师进行独立教学,能够为当下一些英美文学相关课程课时不足的高校提供教学资料,满足其实际需要。现有的部分英美文学选读教材所选作品年代较久远(如从公元五世纪开始的英国文学作品、从启蒙时期开始的美国文学作品和少量从十九世纪末的现代主义开始的文学作品),当代作品涉及不多。本教材每单元还设有相关文学术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文学爱好者学习,并辅助教师备课、授课。另外,本书最后附有与当代英美文学相关的考研真题,可供学生和广大喜爱文学的读者进行测试、复习、巩固、提升,这也是本教材的特色之一。
2.贯彻国家及教育部要求,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英语教育是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内涵,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意识,强调能力、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本教材深入挖掘当代英美文学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思政要点”这一亮点设置,带领学生就思政要点关键词进行辩论,通过“电影时光”,鼓励学生观看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优秀影视作品,将思政内容与文学教学深度融合、有机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以响应国家需求、适应国家发展战略。
3.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进行思政教育
本书的第三大亮点是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的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学习强国”平台为我国优质、强大、内容丰富的国家级平台,并且有二级平台的辅助。本书利用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如每周金句、每周一曲、每周一招、每周名言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贯彻教育部的新时代英语教育理念,顺应深化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4.历经时间的考验
本教材自2015年开始在2013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中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修改、补充与完善,为相关教学提质增效。
5.实用性、可操作性强
本教材对作家、作品与电影的选取均经过深思熟虑。选取的作家均享誉英美文学领域,甚至全球闻名;选取的作品脍炙人口、充满人生哲理。本书共16个单元,总量适中,可以满足不同高校的不同课型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本教材可用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识课及公选课,也可用于非英语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广大喜欢文学的学生、教师和社会读者也可将本书用于阅读、学习、提高、参考;备考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考生也可使用本书。
用于英语专业选修课、通识课与公选课时,如课堂授课时间是十六周,则本教材的16个单元可全部上完,如果是八到九周,教师在使用本教材时则可自由选择八到九部作品(单元)。各单元原著节选后的讨论问题(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and Literary Understanding)可用于课堂分组讨论或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后小组讨论,该部分中设计的关于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的问题,目的是促进学生把作品与时代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日后学生进行“外部研究”;相关文学术语(Related Literary Terms)可放在每单元第一节课的开始进行讲解;思政元素(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部分的核心价值观话题(Topics on Core Values)可在文本分析之后组织课堂分组进行辩论;学习强国平台(Platform for “Strengthening Country via Learning”)的内容可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完成各单元的教学后,教师也可布置附在教材后面的全真试题给学生练习,进行复习与巩固;还可选取部分试题作为期中测试与期末测试题。
本教材参考了多种资料,在这里向其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