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新时代医学英语综合教程(上册)
作者:
蒋文凭 赵琳 主编
定价:
68 元
页数:
329页
ISBN:
978-7-309-17533-2/R.2106
字数:
43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总序
      
       一、系列教材的背景
       在全球工业革命4.0和生命科学革命3.0的时代背景下,“新医科”和“新文科”的建设赋予了医药院校英语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指出,要编写“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相关学科紧缺教材”。近十几年来,国内出版的医学英语教材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医学高等教育的要求。有鉴于此,南方医科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出版社与国内三十余所高等医科院校,组织一线优秀医学英语教师,共同编写了这套“新时代医学英语系列教材”。
       “新时代医学英语”系列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医学英语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外价值观、中西医学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系列教材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以最新二语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医学英语能力发展为主线,医学系统知识为辅线,选取承载医学基础知识、展现医学历史发展脉络和学术前沿成果的素材,帮助学生夯实语言能力基本功,全面提高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的能力。本系列在进一步提高通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在卫生健康领域运用医学英语交流的能力,培养适应新医科发展的新时代合格医学人才。
       二、系列教材的理念
       (一)贯彻课程思政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系列教材全面贯彻课程思政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材料选择和任务设计紧紧围绕课程思政红线,针对医学人才培养特点,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医学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医学人才。
       (二)贯彻“新文科”和“新医科”理念,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新文科”倡导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新医科”强调医学与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促进医学创新发展,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强、业务精湛的国际化医学人才。本系列教材力求突破语言与医学的学科壁垒,搭建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医学人才,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三)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了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和专业性,强调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使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用英语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本系列教材凸显医学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和专业性这三重性质,在进一步提高通用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上,聚焦医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所需的职业英语与学术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过硬医学专业本领与深厚人文情怀的医务工作者。
       (四)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提高学生医学英语运用能力
       根据ESP能力理论,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语言能力等级的详细描述,清晰界定医学英语能力发展的阶段目标和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基于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将医学英语能力与医学基础知识相结合,设计教材和练习内容。
       (五)实施形成性评价,形成“教—学—测”闭环
       实施形成性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通过教材配套的形成性评价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进步的脚印。学生可以随时访问档案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档案袋中了解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性化反馈。
       (六)依托科技赋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适应新一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医学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教材内容和任务设计能够适用于混合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努力实现医学英语教育的个性化。
       三、系列教材的特色
       (一)理论基础
       以ESP能力理论和内容依托教学法为主要理论依据,创造真实语境,提供真实语料,强调产出导向。
       (二)教学目标
       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设定的各项英语技能为纲,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描述语详细刻画教学目标。
       (三)教学理念
       突破现有全语言教学范式,强调全人教育,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材内容
       打破以西方现代医学语言文化为主的单向输入模式,主张中西医学平等对话,彰显中国传统医学智慧,传播人民健康、生命至上的健康中国理念。
       (五)教学模式
       发挥现代科技辅助作用,打破时空限制,以融媒教学资源为主、文本内容为辅,激发教师创造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六)学习模式
       从输入为主转变为输出为主,从被动接收书本知识转变为技术赋能的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其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系列教材的构成
       本系列教材承担新时代医学英语教育的使命,面向医药高等院校各类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本系列教材共12本,将于2024—2026年陆续出版。既有综合类教程,也有阅读、论文写作、视听说、翻译口译、护理英语、中医药英语等专项技能教程,是国内目前覆盖面最广的医学英语系列教材。
       五、系列教材编写团队
       本系列教材由南方医科大学与国内综合性大学和医药类院校的医学英语骨干教师共同编写。编写团队具有丰富的医学英语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这为本系列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系列教材参编单位涵盖了国内重要医药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30余所。
       本系列教材汇聚了全国主要医药院校优秀医学英语教师的智慧,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倾力打造。但由于编者能力水平所限,加之时间较为仓促,难免讹误疏漏。广大教师和同学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足,敬请不吝指正,以便我们不断完善,共同打造一流医学英语教材。
      
       李清华 王中强
       2024年7月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新时代医学英语综合教程》是高等医科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到医学英语(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s,EMP)的顺利过渡。本教程以思政育人为隐线,以医学英语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医学专业知识传授为辅线,教学内容承载医学知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在帮助学生夯实医学英语基础、拓展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医学英语能力的系统培养和医学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整体架构
       《新时代医学英语综合教程》(上册)侧重医学职业英语(English for Medical Occupational Purposes,EMOP),引领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在思想素质和语言素质两大层面做好应对未来医学职业生涯的准备,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医学英语交际技能,培养职业兴趣,熟悉医学职业生态。
       全书共8个单元,主题包括:① 医学史(The History of Medicine);② 医学伦理(Medical Ethics);③ 医学教育(Medical Education);④ 医生的日常工作(A Doctor’s Day);⑤ 医疗职业生涯(Medical Career);⑥ 医患关系(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⑦ 医疗机构(Medical Institutes);⑧ 医疗前景(The Future of Medicine)。这八大主题以“时间”为轴,展现医生职业发展的历时动态。第1、2单元聚焦“过去”,第3—7单元聚焦“现在”, 第8单元聚焦 “未来”。各单元的内在逻辑是让学生在第1、2单元了解医学的发展变迁和医生职业的价值伦理,第3单元让学生对医学教育体系有个初步的全局认识,帮助学生分别从知识和思想上做好进入医学职业学习的准备。在此基础上,第4—7单元引导学生去应对医生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例如:如何高效应对忙碌的工作常态、如何实现阶段性的职业规划目标、如何在工作中与患者进行友好沟通、如何在工作中与各类医疗机构实现协同合作等。第8单元引领学生关注医生职业在数智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总之,本册内容希望为学生构建动态写实的医生职业场景,让学生在鲜活的真实语境和交际场景中综合提升运用医学英语的能力。
       二、单元结构
       本册单元开篇设计了主题导语、主题目标和主题名言等背景信息,便于学生快速熟悉主题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每单元主要内容模块如下:
       主题激活(Highlighting the Theme):主题微视频1个,学生可在课前结合配套的视听练习熟悉单元主题的知识背景和思政精华,为课堂的跨文化品读做好准备。
       跨文化品读(Reading Across Cultures):中西视角的阅读文章各1篇,文前的3个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对阅读主题进行深度思考,文后的词表和注释便于学生快速查询重点词汇和百科知识,词汇采用英汉双解释义,必要时大写突显语义搭配,并拓展常用派生词,有助于学生激活词汇认知联想,构建动态、系统的医学词汇网络。配套的阅读练习从文章的宏观框架到微观细节均有涵盖,分别针对写作特色、信息结构、内容要点、思辨观点等,有助于学生提升理解、分析、解释、评价、推理、思辨等技能。语言练习围绕阅读文本中的医学英语核心知识点,从词汇、短语、语块、听力拓展、语篇翻译等入手,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实现从理解、内化到产出的有效转化。
       词汇加油站(Building Medical Vocabulary):结合英语词汇学和医学术语学的知识框架,系统介绍医学英语词汇的来源、构成、常用构词法等相关知识,并辅以例词讲解和词汇练习,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词汇学和术语学知识,拓展医学英语词汇量,提升医学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
       交际互动站(Enhancing Medical Communication):以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Calgary-Cambridge Observation Guides)为理论参照,聚焦接诊过程中医患沟通的整个流程,系统介绍医学英语口头交际实务,并辅以交际情景和技巧实操,这有助于学生熟悉常用的医学交际技巧,促进医患沟通,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医疗日常工作交际情景中构建医生的职业角色。
       思辨提升站(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设计了主题写作和主题项目任务,并辅以思辨案例分析,这有助于学生结合医学实践和主题内容深入思考、表达思想,提高基于中国立场的跨文化思辨、表达与协作能力。
       三、教材特色
       (一) 中西医学平等对话
       本教程在思政引领下强调中西医学的平等对话和动态交流。每个单元精选西方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视角的阅读文章各1篇。2篇文章的选材标准、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设置均保持一致。这有助于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所在医学院校的学科特色和学生专业灵活安排授课重点,同时也有助于系统开展中西医学对话下的英语思政教学探索。
       (二) 选材难度严格对标
       本教程遵循外语习得规律,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以及蓝思(Lexile)分级阅读测评体系等权威标准,力求全书的视频文本、主体文本、练习文本等各类材料的语言难度统一对标,选材难度把握在CSE 4—5.5,CEFR B2,Lexile 1010L—11410L的区间范围内,确保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医学英语习得
       材料。
       (三) 真实医学语料驱动
       本教程选择真实医学语料,确保不改写,尽量不删减,力求保持思想、语言和知识的原汁原味。全书的配套练习也全部采用真实医学语料,提供信息较为完整、有较强知识延展性的专业医学语境,有助于学生在真实、地道的医学英语和医学知识情景中提升学习
       能力。
       (四) 整体外语教学观
       本教程倡导整体外语教学观,在内容层面上以医学文本为载体融合医学英语、医学知识和医学人文素养的整体设计,在教学层面上以单元主题为依托融合听、说、读、写、译的整体培养,在学习层面上以学生成长为宗旨融合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配套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原生态、多模态资源,纸质教程的“精”与电子资源的“泛”融合互补,动态拓展了整体理念下的教学内涵和外延。
       四、使用说明
       本册共8个单元,建议采用“自主+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每单元面授4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时长。
       五、分工与致谢
       本教程是全体编者通力合作的结晶。总主编提出教材的编写宗旨和指导原则;本册主编设计编写理念和体例框架,并负责全书的统稿与审校。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主审赵贵旺教授、苏永刚教授的精心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团队为我们全程提供大力支持。正是有了他们的宝贵意见和高效合作才得以让本教程在短时间内与读者见面,在此致以诚挚谢意!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级的学生志愿者,她们是林丽、熊奕、贺芷菁、卢小珊、胡宁美、黄陆琪、陈雯菡、万雅林、黄海柳、李晶晶、张嘉莉、郭薇薇、曾智慧。
       由于编者能力水平所限,加之时间较为紧张,本册教材仍难免讹误疏漏,恳请广大教师和同学不吝指正,以便我们不断完善。
      
       《新时代医学英语综合教程》(上册)编写组
       2024年7月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