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多语教育与复旦模式
作者:
郑咏滟 黄婷 主编
定价:
48 元
页数:
275页
ISBN:
978-7-309-17310-9/H.3344
字数:
29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文明形态各有特色,交织成一幅绚烂的语言文化多样性图景。然而,据Ethnologue统计表明,世界上目前存在的7000多种语言的使用人口分布极其不均衡,其中200种语言使用者就已覆盖全世界88%的人口。这200种语言涵盖了88%的人口的第一语言或者第二语言。与之对应的是,40%的语言属于濒危状态。如何保护、发扬不同的语言,成为语言政策与规划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通过语言教育来维护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今学界的一个热点。
       语言教育规划是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库珀率先在《语言规划与社会变迁》(1989)一书中提出了“语言教育规划”或“语言习得规划”的概念,使得教育领域中语言规划的努力得以正名,该方向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语言教育规划指的是为了培养和维护个体乃至群体的语言熟练程度(作为语言环境或语言生态的一部分)所采取的措施,这些语言学习的目标一般通过正规的、外在的教学系统完成。因此,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无论是母语、外语、民族语言、祖承语的学习都是在语言教育规划的管理范畴内。本书集中讨论外语教育规划。
       我国的外语教育规划与我国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同频共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成绩斐然,特别是英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培养了大批能够熟练使用这门国际通用语的各行各业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全面推进,国家对掌握多种外语能力的“复语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强。2018年教育部提出第二外语、第三外语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多语转向。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高等教育的多语人才培养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新的任务和挑战,更是增强国际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端人才基础。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多语研究创新团队成立于2015年,历经多轮资助,该团队为2015—2016年度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创新团队(外文学院语言学方向),2017—2019年度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多语种能力培养模式及第二外语习得理论研究”创新团队,2020年获批复旦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创新团队,2022年得到持续资助。通过八年来的持续建设,团队聚焦双语与多语研究,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多语研究创新团队,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影响。团队在内部横向打破语种壁垒,纵向联通人才培养,以问题为导向,多语融合,创建一套适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文科研究生组合模式,以多语研究创新团队为平台,设立了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小组,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团队在外部积极探索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研究合作平台。以多语研究的共同兴趣为基础,开展跨国、跨校联合指导研究生、联合组织论坛和国际会议,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复旦外文多语研究创新团队联合德国汉堡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成功申请到德国教育部Next Generation Partnerships Scheme(下一代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并作为核心参与者创立了超过40位全球知名学者参与的Next Generation Literacies Network(新世代读写网络)研究联盟。复旦外文多语研究创新团队如今站在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传播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并向国际听众讲好中国语言教育的故事、分享中国语言教育的经验。
       本书对团队成立以来的成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本书的作者既有英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研究方向的教师,也有博士后、博士生和往届毕业学生的参与,充分体现了科研育人、师生共研的精神内涵。本书的内容植根于外语教育规划领域,既有宏观的国别区域语言政策研究,也有微观的语言教育和语言习得研究。我们试图在书中促成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形成宏观与微观衔接研究的交集。我们希望借本书出版的机会,向国内学界呈现比较完整的国际视野下的多外语教育图景,也为我国的多语教育政策与规划行动提出更多启示。目前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高等院校机构层面的多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尚属空白,缺乏同类著述。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为那些对高校多外语教育规划、课程设置感兴趣的老师、同学提供有用的信息,为语言教育与规划领域补充一些参考资料。不过,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误,敬请学界同仁和读者多多指正、不吝赐教。
      
       郑咏滟
       2023年12月
       于复旦大学外文楼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溯源
       第一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外语教育
       1.1 知识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单语化倾向
       1.2 世界范围内外语教育的衰落
       1.3 中国外语教育的多语战略
       1.4 本书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语能力发展与多语教育教学
       2.1 引言
       2.2 多语制概况
       2.3 多语世界中的多语教育与研究
       2.4 多语学习与教育的三个重要理论和方法论模型
       2.5 “动态多语模型”“聚焦多语制”以及“超语实践”对多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
       2.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国际视野
      
       第三章 日本高校的多外语教育
       3.1 引言
       3.2 斯波斯基的语言政策理论
       3.3 新自由主义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英语化倾向
       3.4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语言政策与国际留学生
       3.5 研究问题与方法
       3.6 结果
       3.7讨论
       3.8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韩国高校公共外语政策经验及启示
       4.1 引言
       4.2 韩国政府及高校的外语教育政策
       4.3 韩国高校公共外语培养模式
       4.4 韩国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经验及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湾区的多外语教育
       5.1 引言
       5.2 大湾区的教育合作发展与语言教育
       5.3 香港高校多外语教育
       5.4 澳门高校的多外语教育
       5.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亚地区高校的多外语教育
       6.1 引言
       6.2 中亚地区高校的外语教育政策
       6.3 中亚地区高校的外语教育规划
       6.4 中亚地区高校外语使用状况
       6.5 中亚地区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实施特点
       6.6 中亚地区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西班牙高校的多外语教育政策——自治区横向对比
       7.1 引言
       7.2 西班牙高校的外语使用状况
       7.3 西班牙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的演进
       7.4 西班牙双语自治区高校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
       7.5 西班牙高校多外语教育政策评价和对我国的启示
       7.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北欧高校的多语教育政策
       8.1 引言
       8.2 北欧多语教育政策演进的历史背景
       8.3 北欧的平行语言政策
       8.4 研究问题与方案
       8.5 结果
       8.6 讨论
       8.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东欧高校的多外语教育
       9.1 引言
       9.2 中东欧四国的多外语教育
       9.3 中东欧四国的多外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