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金融化困境:二十一世纪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矛盾研究
作者:
申唯正 著
定价:
78 元
页数:
230页
ISBN:
978-7-309-16929-4/F.2990
字数:
27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正确认识二十一世纪金融化世界已经到来为切入点,从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对效率与公平的忧思起步,从金融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共职能与资本金融的博弈着手,通过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哲学思想方法论,深度挖掘了人类进入金融化世界的演化过程,从而使我们既能看到金融化背景下“流动性悖论”的退化特征,更能看到金融创新回归金融本质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扬弃流动性悖论和四大冲突、探索金融化与金融本质的合一、实现金融本质之中国道路在当代具有世界意义;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从“零和”到“和合”,才能达成经济的“政治与哲学实现”。
      

作者简介


       申唯正,男,1971年生,经济哲学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兼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经济哲学青年论坛主席。曾任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系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世纪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矛盾研究”(项目编号19FZXB100)。
      

书摘


       目录
      
       引言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流动性悖论
       二、金融全球化语境下的世俗社会与国家意志
       三、全球治理:国际新金融体系的重建何以可能?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金融化的研究
       二、关于经济理性与经济非理性的思想
       三、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
       第三节 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逻辑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融观念、金融化、金融本质
       第一节 金融观念
       一、金融观念的历史变迁
       二、当代金融观念的五大特征
       第二节 金融化
       一、金融化世界的到来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内化
       三、金融资本与资本金融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金融本质
       一、金融本质范畴的学术争议
       二、金融本质的四个重要特征
       三、“金融之美”与服务大众
      
       第二章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资本收益率高企与贫富差距加剧
       第一节 工具理性的资本逻辑与价值理性的经济正义
       一、从“休谟问题”到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演变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社会整体利益最弱化的三大背离
       三、追求经济的“政治与哲学的实现”
       第二节 “皮凯蒂曲线”与利润率下降规律
       一、“皮凯蒂曲线”对库兹涅茨曲线及“涓滴效应”的证伪
       二、皮凯蒂r>g规律与资本收益率高企的内在原因
       三、资本收益率高企与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辨析
       第三节 美国“皮凯蒂曲线”的政治维度解读
       一、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创立和完善
       二、里根政府推行全面私有化等一系列政策
       三、“苏东解体”导致公有制制衡不再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小结
      
       第三章 私向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大而不倒”的有限责任制与国家公共性的无限责任化
       第一节 人类的私向化与社会化
       一、欲望与需要上的两个维度
       二、利益与行动上的两种方式
       三、欲望与利益的规训和调和
       第二节 资本金融的生成与崛起
       一、经济理性的起源——来自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从经济理性的彰显到金融理性
       三、资本金融市场的崛起
       第三节 资本金融市场的失灵与危机
       一、非理性:金融市场链接的“当下”与“未来”
       二、信息不对称:交往双方的委托代理问题
       三、外部性:收益的私向化与风险的社会化
       第四节 政府公共职能的难题与隐患
       一、关于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争论
       二、当代政府职能公共性的三大难题
       三、政府公共性职能的四大隐患
       第五节 金融化语境下的未来政府职能思考
       一、金融秩序稳定是全球性公共品
       二、金融自由与法制:如何抑制全球性的“大而不倒”?
       小结
      
       第四章 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矛盾:资本金融收益的国际化与主权债务危机的区域化
       第一节 金融脱域性与主权政治的地区性
       一、金融脱域性与资本逻辑空间化的悖论
       二、经济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之争
       三、浮动汇率制度与金融政策的主权禀赋
       第二节 流动性金融权力与区域性政治权力的博弈
       一、流动性资本金融何以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的主宰?
       二、地区性主权国家的政治逻辑
       三、是主权国家驾驭资本金融还是资本金融座架主权国家?
       第三节 金融的通约性与政治的变异性
       一、金融的通约性
       二、政治内涵的变异性
       三、资本项目的高流动性与经常项目的民族主权性
       第四节 欧债危机的启示
       一、欧元生成的历史过程及其优势
       二、货币统一而财政政策分立的根本矛盾
       三、欧盟财政一体化抑或欧元的解体?
       小结
      
       第五章 中心化与边缘化的矛盾:金融叙事中心化与整体主义精神边缘化
       第一节 从货币起源到完全信用货币时代
       一、实物货币阶段
       二、商业货币阶段
       三、完全信用货币阶段
       第二节 金融叙事中心化的五种“强引力”幻象
       一、货币幻象
       二、债务幻象
       三、杠杆幻象
       四、市值幻象
       五、对冲幻象
       第三节 财富幻象背后金融叙事属性的三大“核心组织”
       一、信用货币的缔造者——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二、市场信心的掌控者——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
       三、金融叙事化的“编导者”——五大投行
       四、金融叙事属性的弊端与超越路径
       第四节 金融化的生成与人类整体主义精神的三次决裂
       一、货币化与传统信仰、品德、秩序的决裂
       二、工业资本化与大自然的决裂
       三、金融化与人类整体主义精神的决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实践:探索金融化与金融本质的合一
       第一节 探索实现金融本质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一、金融功能的有效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之保障
       二、实现金融本质需要好的社会制度为保障
       三、回归金融本质的诉求与中国道路之机遇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功能实现的辩证关系
       一、金融功能与投机者的关系
       二、金融理性极致化对金融本质的四大背离
       三、金融自由与金融监管之动态平衡
       第三节 建构资本金融市场“反脆弱性”机制的可能性
       一、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经济哲学基因
       二、金融市场的整体性风险与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的关系
       三、“反脆弱性”:探寻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良方”
       四、资本逻辑下建构金融市场“反脆弱性”的可能途径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与国家金融安全观
       一、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意志
       二、保持大定力防范风险挑战的底线思维
       三、应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家安全观
       四、承继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精神
       五、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念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金融新秩序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生成与新境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生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重新境界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生成与新时代金融秩序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四个发展阶段
       二、数据呈现中国资本市场30年变化
       三、聚焦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
       四、建构新时代金融新秩序的四个向度
      
       第三节 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
       一、金融的重要性:“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二、金融本质的哲学要义
       三、自信、开放、创新的金融观念
       四、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忧患意识
       五、从“零和”到“和合”的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
       小结
      
       参考文献
       一、马列著作及中央文献
       三、国内专著
       三、外文译著
       四、外文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