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实物、人类学习与博物馆学
作者:
周婧景 著
定价:
168 元
页数:
475页
ISBN:
978-7-309-16985-0/G.2525
字数:
44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陆建松
      
       当前学习型社会驱使人的成长性需求不断攀升,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生活加速虚拟化,理性的逻辑思维让位于感性的视觉呈现,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基于实物的学习,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根源并寻求将其实现的有效对策,进而构建人类基于实物的学习模式,将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前景。
       而博物馆说到底是人类依托实物进行学习的典型媒介,亦是为数不多的能与观众直接沟通的机构,所以本书引入并借鉴了博物馆学基于实物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在实物研究、受众研究、阐释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起“物人对话”的“实物学习模式”,并使之常态化地与“符号学习模式”实现良性共存。
       与此同时,近十多年来对物质文化的重视和转向,已成为了国际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富有思想冲击力的新议题。不过,以往的物质文化多从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语言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文化消费研究等视角探讨物自身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实物在当下语境中的活化利用问题关注得并不够。因此,深入探究“博物馆学”对构建与符号并行的实物学习新模式的作用,将在物的活化利用方面产生突破性的意义。因此,本书的研究内容不仅对博物馆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实践意义也不容小觑。
       首先,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当前基于实物学习的平台,已突破了博物馆的空间局限,在机场、商场等任何被认为合适的空间出现,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学习媒介。而此书在探究实物学习的需求、与符号学习的差异、优劣势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客体物的研究、主体人的研究、沟通物与人的中介阐释研究,关联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并以博物馆学、物质文化研究、学习科学等理论为依托,构建起了人类基于实物学习的理论模式与学科范式,可为博物馆学和学习科学的专业化、本土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思维动力。
       其次,实践价值则表现为:不同于传统的符号学习,实物学习既是直观的,又是感性的;既是跨学科的,又是可参与的;既是实物的,又是现象还原的。有助于让各类受众,尤其是儿童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群体,获得感官刺激、认知提升、情感体验,以促成他们的潜能开发和意义构建,进而提升生活品质。实物在交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所揭示的分层信息、所采用的阐释方式,都是可以被选择和组织的,所以通过有效地构建用以交流的学习模式,有助于物人对话的成功和学习目的的达成。当前是一个超节奏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视觉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特征,相较于书籍等精细的符号学习,借助实物进行粗放学习,将有助于满足当下民众休闲学习、短时学习和自由学习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内在完善。
       众所周知,博物馆收藏、保存着珍贵的物化记忆和学习载体,能依托实物及其所载信息为民众打造出三维形象系统,以呈现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第二客观世界。其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立体百科全书,有助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以构筑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博物馆不仅是记忆和学习机构,还发展成为反思机构和有回应能力的机构。博物馆学的意义也不仅限于机构本身,因为不难发现,当前博物馆正在尝试打破颇具仪式感的门槛,不断降低自身的神圣性,走进了各类公共空间,由此产生了规模可观的类博物馆现象。社会生活也开始出现博物馆化现象。
       这些都意味着博物馆学这一鼓励受众依托实物开展学习的媒介及其衍生出的学习科学,已彰显出异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且重要的价值。博物馆机构本身显然已无法承载实物媒介外溢的巨大潜能。博物馆的媒介价值以及博物馆学的学科价值,不言而喻被低估了。周婧景老师由此提出博物馆学从根本上而言,就是探讨人类基于实物学习的科学。而我个人认为这部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具有特别突出的价值,能够给予博物馆研究者、从业者、博物馆爱好者,甚至普通受众启蒙并引发深思。下面,让我们跟随周婧景老师一起去讨论这一问题,即实物、人类学习和博物馆学的关系问题,尝试进行理性思辨并做出一些具备前瞻意义的学术回答。
       (序言作者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系主任,全国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作者简介


       周婧景,历史学博土,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导、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是以观众研究为基础的博物馆阐释与传播硏究、博物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专项)、上海市哲社一般课题、上海市哲社青年课题、上海市哲社系列课题等各类项目11项。主持或联合主持观众评估、展览内容策划等横向课题8项。出版专著《博物馆儿童教育》《文献类展品展览研究》、译著《博物馆策展》、合著1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多篇。学术论文获奖三次,研究报告获奖两次。专著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二等奖。国家社科青年项目结项鉴定优秀。
      

书摘


       目录
      
       序言/陆建松
      
       绪论 从博物馆学理论谈人类实物学习的日常化模式
      
       第一部分 立论之基:实物学习的转向与考辨
      
       第一章 实物学习的需求与转向
       第一节 “物质转向”原因溯源
       第二节 转向加剧“两大改变”
      
       第二章 习以为常并非理所当然:符号学习能代替实物学习吗?
       第一节 信息特点: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
       第二节 载体属性:能承载信息与仅用作载体
       第三节 实现手段:双项任务与单项任务
      
       第三章 人类实物学习的优劣之辨
       第一节 实物学习的优势
       第二节 实物学习的局限
      
       第二部分 认识论:实物学习的要素与构成
      
       第四章 实物媒介化的客体——实物
       第一节 实物构成及差异化阐释需求
       第二节 实物作为媒介的信息及其分层
       第三节 开放学科边界,交叉渗透认识实物
      
       第五章 实物媒介化的主体——受众
       第一节 价值取向转变之“痛”
       第二节 受众的碎片化构成与动态化发展
       第三节 学习过程的自由选择
       第四节 受众认知的底层机制
      
       第六章 实物媒介化的中介——阐释
       第一节 “阐释”的辨析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 实物阐释的类型归属
       第三节 阐释的目标:“视域融合”
       第四节 实物阐释和博物馆阐释的差异
       第五节 博物馆阐释及其对实物阐释的启示
      
       第三部分 方法论:博物馆学对日常实物学习模式的启发与构建
      
       第七章 博物馆功能泛化带来实物学习的日常化与规模化
       第一节 社会教育的苏醒和家庭教育的回归
       第二节 博物馆泛化引起实物学习的规模化
      
       第八章 博物馆学理论在构建实物学习新模式上的贡献
       第一节 从普通物到作为学习媒介的物:“博物馆化”过程及启示
       第二节 与符号学习并行的实物学习新模式:博物馆物的阐释类型及启示
       第三节 讨论与思考
      
       第四部分 本体论:被低估的博物馆学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第九章 人“痴迷”实物的内在根源
       第一节 表层因素:人类的经验式收藏与“痴迷”行为
       第二节 深层因素:被大脑系统唤起的“兴趣”
      
       第十章 再思实物与人类学习
       第一节 对象与厘清:物拥有完整的生命史,并非只有与人交叉或共时的部分
       第二节 误区与突破:人类的实物学习与大脑的潜能开发
      
       第十一章 博物馆学——一门探究实物学习的独特科学
       第一节 实物学习的双重困境:“语言的囚牢”与“学科的廓清”
       第二节 博物馆专业化发展与第二重困境的破解
       第三节 博物馆学范式构建:基于实物传播信息的四阶段模型
      
       第十二章 回望百余年的博物馆学:探索与超越
       第一节 重新出发:对博物馆定义的再理解
       第二节 博物馆学:在回望中超越、在探索中前行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