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极限保肛: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作者:
项建斌 丁健华 主编
定价:
88 元
页数:
208页
ISBN:
978-7-309-16938-6/R.2049
字数:
315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3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Braun和Schiessel率先引入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开启了极限保肛手术的新纪元,为那些原本需要接受经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极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保留肛门的机会。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手术器械和技术的革新,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引入和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肿瘤获得根治的基础上,同时保留了肛门括约肌的节制功能,避免了永久性造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活质量。然而,ISR作为结直肠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不仅在手术技巧上,而且在围手术期的评估和管理等各方面对医疗团队均有着极高的要求,其术后肿瘤学和功能学疗效,也因适应证的选择、应用解剖的理解、手术技法的差异及术后管理理念和流程的不尽相同而有差异。
       国际上首先、也是迄今唯一较全面描述ISR的专著当推2012年问世的由Schiessel教授主编的《低位直肠肿瘤的括约肌间切除术》。十多年过去了,随着ISR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对盆腔局部解剖、生理、影像、病理的持续深入研究,以达芬奇机器人、超高清/3D腹腔镜为代表的手术设备的革新,以及全程新辅助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ISR的外科学、肿瘤学和功能学疗效这一目标,国内外同行已经积累了更多的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为了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组织了国内各大知名结直肠中心在ISR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团队,以自身工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就ISR的发展历史、适用范围、应用解剖、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并发症、术后康复、长期疗效及未来展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实的介绍和论述。
       本书在编排上以实用为主,图文并茂,并配有精美手术视频,不拘泥于教科书格局。希望本书出版对“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一直在努力提高ISR的疗效、追求极限保肛的同行有所帮助。编写团队自2019年酝酿至今,历时4年终于完稿,限于我们的水平与经验不足,疏漏之处尚祈读者指正。
      
       项建斌 丁健华
       2023年6月
      

作者简介


       项建斌,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胃肠外科中心副主任。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美国Mayo Clinic结直肠外科访问学者。从事胃肠肿瘤外科、微创外科诊治,擅长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和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外科治疗。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亚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TaTME)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腔镜外科学组委员、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电生理与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科技部奖励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项。牵头组织ISR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分别被2020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年会和2022日本临床肿瘤协会(JSCO)年会录用发表。发表论文100余篇。
      
       丁健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全军临床重点学科、全军肛肠病中心、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主任。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学者(clinical research fellow)。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对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手术、复杂盆底及肛周疾病有深入研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常委、总干事、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功能性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结直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7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担任7种国际知名SCI收录期刊审稿专家。5项临床研究成果分别被美国、英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年会录用。在Disease of the Colon & Rectum、Colorectal Disease、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历史演进
       第一节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
       第二节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第三节 实施ISR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章 盆底应用解剖
       第一节 “四筋膜、三间隙”理论的建立
       第二节 “四筋膜”的解剖结构
       第三节 “三间隙”的解剖结构
       第四节 保留泌尿生殖筋膜的TME
       第五节 侧方淋巴结“两间隙”清扫术
      
       第三章 括约肌间隙应用解剖
       第一节 ISS的境界
       第二节 ISS的内容物
       第三节 ISS的“二间隙三分段”结构及测量参数
      
       第四章 ISR分类、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一节 ISR的分类
       第二节 ISR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五章 ISR术前检查和评估
       第一节 ISR术前影像学评估
       第二节 ISR术前超声诊断与分期
       第三节 ISR术前括约肌结构与直肠肛门功能评估
       第四节 低位直肠癌的肠道准备
       第五节 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第六章 经腹腔入路ISR
       第一节 经腹腔入路ISR的适应证
       第二节 腹腔镜辅助经腹腔入路ISR
       第三节 机器人经腹盆腔入路ISR的技术特点
      
       第七章 经肛入路ISR
       第一节 经肛开放入路ISR的手术方法
       第二节 经肛腔镜ISR的手术方法
       第三节 经肛腔镜ISR的操作优势、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 经肛腔镜ISR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五节 经肛腔镜ISR的学习曲线
       第六节 达芬奇SP腔镜手术机器人在经肛入路ISR中的应用
      
       第八章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第一节 LLN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发展
       第二节 盆腔侧方腔室的解剖及膜解剖进展
       第三节 层面优先入路腹腔镜下LLND
      
       第九章 ISR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ISR的并发症种类
       第二节 ISR术后吻合口漏
       第三节 ISR术后直肠阴道瘘
       第四节 ISR术后吻合口狭窄
       第五节 ISR术后结肠脱垂
       第六节 ISR术后LARS
       第七节 ISR术后局部复发
      
       第十章 ISR肿瘤学结局
       第一节 近期肿瘤学指标与远期肿瘤学结局
       第二节 ISR与APR的比较
       第三节 经腹ISR与TaTME比较
       第四节 不同手术入路ISR比较
       第五节 ISR肿瘤学预后的风险因素
      
       第十一章 ISR远期功能与调控
       第一节 ISR远期功能评估及生活质量
       第二节 ISR术后功能调控
      
       第十二章 ISR的未来与展望
       第一节 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或许可成为替代ISR的新范式
       第二节 极限保肛技术能否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