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沟通基层:媒介与中国乡村有效治理的基础建设
作者:
李乐 著
定价:
42 元
页数:
273页
ISBN:
978-7-309-16733-7/F.2962
字数:
20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乡村治理离不开信息传播和交流,也离不开媒介对乡村社会的创造和维系。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需要从媒介视角研究传播介入乡村治理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从乡村治理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信息基础等,多维度地阐述了新时代媒介与中国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建构了新颖且科学有据的理论和实践的政治与传播逻辑,为中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份亮眼的方案。
       从家谱、村志、文化礼堂、红白喜事、农村广播、电影放映、电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社交媒体,本书全面论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乡村有效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拓展了政治传播、乡村传播、媒介研究的视角。
      

作者简介


       李乐,男,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执行院长兼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乡村传播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当代电影》、《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教育农民:浙东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政治传播(1949—1962)》(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书摘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媒介与乡村有效治理的政治基础
       第一节 电视与中央治理力量的突显
       第二节 融媒体中心与县级党组织治理力量的强化
       第三节 社交媒体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
       第四节 重启农村广播:赓续集体化时期的基层治理经验
       第五节 媒介、国家政权与乡村有效治理
      
       第二章 媒介与乡村有效治理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农村红白喜事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人际互动
       第二节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文化网络与乡村交往
       第三节 农村电影放映的集体性塑造与乡村交往
       第四节 社交媒体的乡村虚拟社区构建
       第五节 媒介、社会交往与乡村有效治理
      
       第三章 媒介与乡村有效治理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 家谱编修:乡村血缘伦理文化的延续
       第二节 村志编纂与村庄政治文化的承续
       第三节 农村文化礼堂的集体记忆建构
       第四节 村庄记忆在网络空间的创生和绵延
       第五节 媒介、文化传承与乡村有效治理
      
       第四章 媒介与乡村有效治理的信息基础
       第一节 乡村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电视的“三农”政策信息传播及其局限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中基于互联网媒介的信息沟通
       第四节 乡村智治中的信息沟通
       第五节 媒介、信息沟通与乡村有效治理
      
       第五章 媒介视角下的乡村有效治理
       第一节 媒介与自治主体间的关系塑造及沟通
       第二节 媒介与法治的政权支持及观念培育
       第三节 媒介对实现乡村德治的支持
       第四节 媒介维度的“三治”融合
      
       结语
      
       附录 调查访谈提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