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视域与立场:中国比较文学论集
作者:
郭西安 主编
定价:
198 元
页数:
675页
ISBN:
978-7-309-16570-8/I.1336
字数:
74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如何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与生生不息的青年学子一道探索并践行准确的学科意识、真切的学术认同和严谨的实践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工程中一项迫切而艰难的议题。也是基于此原因,2021年5月15日至16日,我们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举办了“《比较文学概论》20周年纪念暨比较文学理论研讨会”。参与这部教材编撰的学者欣然赴会,对这次会议给予极大的支持。会后,我们集结出版这部《视域与立场:中国比较文学论集》,是为了让过去的20年与未来的20年于存在与时间的逻辑中以这部“论集”的物质文本铭刻于当下,以此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更关键的意义在于,这部《视域与立场:中国比较文学论集》集结了一批成熟且专业学者的文章,其有着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纪念,这部“论集”既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它标志着一个学术群体在学术历史中持续跋涉的足迹与历程。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特稿 以比较文学的名义:一位美国学者在中国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学术旅途 杨乃乔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
      
       导言一 互异与共存——对“比较文学何以可能”的重新省思 黄晚
       从比较诗学到世界诗学的建构 王宁
       从“比较”到“超越比较”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再探索 刘耘华
       关于比较文学、世界诗歌与世界文学的设问
       ——兼论西方学界的中国代理人现象 杨乃乔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导言二 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多重视域 梁丹丹
       列夫·托尔斯泰与中国革命 王志耕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浪漫文学的精神 杨洪承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剧:舞台上的世界文学的可能性 陈戎女
       论21世纪初期的中俄文学关系 陈建华
       旅行与文学“朝圣”
       ——文学遗产与城市空间及国家形象的建构 陈晓兰
       21世纪2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 黄晖
      
       海外汉学与中国学研究
      
       导言三 比较文学视角与海外汉学研究 葛桂录
       中国现代文学史视野中的余光中散文 方忠
       冈仓天心的中国之行与中国认识
       ——以首次中国之行为中心 周阅
       留学生与美国专业汉学的兴起 顾钧
       回到什么语文学?
       ——汉学、比较文学与作为功能的语文学 郭西安
       Shanghai、毒品与帝国认知网络
       ——带有防火墙功能的西方之中国叙事 葛桂录
      
       中西诠释学比较研究
      
       导言四 比较视域中的中国当代诠释学研究 曹洪洋
       从“诠释学”到“诠释之道”
       ——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依据与发展方向 李清良
       圣人、语言与天道之关系
       ——对魏晋时期“言尽意”与“言不尽意”悖论之溯源与解析 周海天
       “据文求义”与“惟凭《圣经》”
       ——中西经学诠释学视域下的“舍传求经”及其“义文反转” 姜哲
       由经权关系论经文诠释空间的敞开与边界
       ——《孟子字义疏证》之“权”字疏证的存在论诠释学分析 黄晚
       浮士德与诠释学
       ——就《真理与方法》一处翻译与洪汉鼎先生商榷并论诠释学的现象学本质及经学诠释学的指向 曹洪洋
       从文本到内心:经学诠释与作者创作心理的重构
       ——以欧阳修《诗本义》对《关雎》篇的释义为例 梁丹丹
      
       比较诗学研究
      
       导言五 回顾性的前瞻:“后理论”时代的“比较诗学” 姜哲
       美学何去?门罗的跨文明比较美学之路 代迅
       Sharawadgi词源考 张旭春
       文学理论的国际政治学:作为学说和作为学科的西方文论 林精华
       “科幻现实主义”命名的意蕴、选择与创新 孟庆枢
       梁宗岱的纯诗系统论 赵小琪
      
       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
      
       导言六 世界文学与翻译的当代张力 戴从容
       世界诗歌、中国(文学)经验和后理论
       ——从北岛诗歌英译的争论谈起 吕黎
       纳博科夫与堂吉诃德 刘佳林
       论《学衡》诗歌译介与新人文主义 杨莉馨
       《俄狄浦斯王》对古代宗教仪式形式的利用 犹家仲
       诗人译者与个性化反叛
       ——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杜诗英译的翻译策略 徐依凡
       战争创伤及其艺术再现的问题
       ——论提姆·奥布莱恩的小说《他们背负着的东西》 凌海衡
       真实与表意:乔伊斯的形式观 戴从容
      
       后记 从“北京会议”到“上海会议”——比较文学的学科精神与学科观念 杨乃乔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