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撬动地方: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研究
作者:
汤艳文 著
定价:
78 元
页数:
271页
ISBN:
978-7-309-16234-9/F.2888
字数:
30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现代中国恢宏的经济奇迹与社会转型。如何审视作为制度组合与行为主体的国家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本书在现代国家建构的研究脉络中,聚焦于国家的自主性与地方性及其策略互动关系。1978—1988年财政包干制的发起与演进,既嵌入于地方秩序的多样化生长过程之中,也是国家突破路径依赖、形成具有自主性的制度构造的结果。从此角度来考察财政包干制,不但揭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财政分权的的实践过程和政治意义,而且透视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方秩序变动的性质和动力,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进行自主制度创新的行为模式和发展逻辑。作为集体行动的改革有赖于对地方性及其行动资源的有效激励与权变调控,这一命题对于后包干制的财政制度发展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也富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和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汤艳文,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上海政党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2004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曾先后在美国乔治城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修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基层政府与政党组织、组织与决策分析。
      

书摘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二维大历史:问题之脉络
       第二节 “财政包干制”的理论想象
       第三节 国家与地方:分析框架
      
       第一章 国家成长与财政改革初探
       第一节 工业化与集体主义:国家成长的动力与路径
       第二节 集中财政管理体制的形成
       第三节 “激活地方”的财政改革试验
      
       第二章 财政包干制:8—8年
       第一节 改革启动的结构环境
       第二节 财政包干制的演化过程
       第三节 财政改革的分权特征及意义
      
       第三章 体制变革的引擎
       第一节 寻找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第二节 地方驱动下的制度展开
       第三节 改革发展的地方动力学
      
       第四章 改革发展的蓄水池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中的蓄水池
       第二节 地方政府——缓冲阀
       第三节 发展经济与积聚资源
      
       第五章 孕育市场
       第一节 通往市场经济之路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区域市场的培育与保护
       第三节 市场发展与地方政府的权力获得
      
       第六章 资源积累与权力空间
       第一节 经济社会转型与财政资源汲取的形式
       第二节 作为资源动员的“分权让利”
       第三节 分权与新型政治空间
      
       结论 共识、地方与国家自主性
       第一节 危机与共识
       第二节 国家自主性与政治成熟
       第三节 从历史走向未来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