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商业·洞察.2021
作者:
杨宇东 蔡云伟 主编
定价:
88 元
页数:
424页
ISBN:
978-7-309-16381-0/F.2910
字数:
44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
      
       如果在很多年之后再回首2021年,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它的前一年,新冠病毒全球大暴发,对人类社会冲击之大,在传染病史上史无前例,全球经济也因此出现断崖式下跌。就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而言,因为全球产能的凝滞,反而获得了一波出口红利,成为当年GDP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它的后一年,世界各国经济先后步入复苏和常态,反而是中国遭遇了奥密克戎病毒的大规模侵袭,包括上海、成都、深圳等大城市先后陷入封城停摆状态,全年既定增长目标的下调已成定局。
       2021年,中国经济一度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的强劲复苏势头。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了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以2019年为基期,近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看,第一、二、三、四季度GDP呈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
       海外疫情蔓延和供需缺口的持续存在,使得中国净出口再次实现了超预期增长。
       与此同时,制造业占GDP比重多年来首次回升,新消费、新能源领域的勃兴也成为2021年经济运行的几抹亮色。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互联网平台、教培等行业的全面治理影响也在2021年显著体现。
       2021年12月8—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了经济形势,部署了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回看2021年的中国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对未来产生了哪些影响就是一项特别有价值和意味的研究和观察。这也是本书集纳2021年第一财经一批代表性新闻分析类稿件的独特意义所在。
       以我个人的理解,2021年是中国经济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一个短暂的窗口期,内外部环境带来一系列政策、产业的变化,对于研判其后一段时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对应的高质量、全覆盖的财经观察和解读报道,也因此极具学习和参考价值。
       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不同行业的冷暖兴衰,比如2021年,新能源车企真正占据了“C位”;可以看到全球变局下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变局,如中小电商放弃自建流量阵地;可以看到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创新企业和资本,都在紧锣密鼓布局科技创新;我们也可以看到基层财政的收支矛盾加剧,还有压力渐增的养老领域,诸多政策开始破冰。当然,我们还看到了记者笔下的“教培巨变”,以及关于中国楼市重要政策拐点的媒体观察。
       这些变化背后,都是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一个企业在主动和被动地适应大环境的变迁,透过诸多个体的变化,可以把握市场暗藏的逻辑、商业深处的脉搏、政策背后的指向。
       当下的财经新闻,不乏高屋建瓴,宏大叙事,但在全球动荡、经济下行、外扰内卷的变局之下,更需要一线真相,见微知著。
       当下的财经信息不乏规模和数量,同质化的资讯供应商比比皆是,但是更需要深度和原创,不以流量和注意力为首要,而是更多冷静、理性、专业的思想和声音。
       第一财经数年来持之以恒推出《商业·洞察》年度专集,始终就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旗下一批资深记者的专业能力,形成财经舆论场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相关报道中,我们更是在长期倡导的专业和责任之外,强化了科学和良知的媒体价值观,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批被各方交口称赞的优秀作品。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受众需要这样的作品,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鞭策。
      
       第一财经总编辑 杨宇东
       2022年9月19日
      

作者简介


       杨宇东 资深传媒人和资本市场研究者。杨宇东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第一财经日报社总编辑。自1993年上海证券报创刊起,历任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部主任、编委、新闻总监,还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等论著。
       2008年,杨宇东负责创建了第一财经研究院,带领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中国理财产品数据库、阳光私募数据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等研究课题,同时还推出了覆盖区域经济和投资市场的第一财经系列指数;2010年,他负责创建了中国首个财经通讯社——第一财经通讯社。
      
       蔡云伟 资深媒体人,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助理、第一财经日报社总编辑助理、第一财经编委会编委。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专业,1996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报道,20多年来在上市公司报道、财务分析、金融数据库业务、媒体业务转型、通讯社即时资讯、人工智能写作等传媒业务领域创新耕耘。
      

书摘


       目录
      
       一、姗言两语 ■ 陈姗姗
       上海机场连续跌停背后:疫情下免税市场格局变天
       史上最淡春运后,民航最黑暗时刻或已过去
       “随心飞”变“闹心飞”,未来还会有吗?
       三大航2020年效益排名为何逆转?
       一季度业绩上市航司全军覆没
       价格战持续,快递物流的蓝海市场在哪里?
       国产无人机灾区送信号,航空救援还缺什么?
       航空股连涨三天,失去暑运的航司还有机会赚钱吗?
       三大航上半年亏损超百亿,下半年还能扭亏么?
       三星重工告别宁波:中韩造船业竞争白热化
       快递公司集体涨派费背后:“内卷”的末端网点如何突围?
       航司如何挖掘“银发”蓝海市场?
      
       二、乐言商业 ■ 乐琰
       开元酒店私有化背后,郑南雁身影闪烁
       春节档的启示:内容、渠道和多元化
       去年业绩集体受挫的酒旅业,如何转型再战?
       《青春有你3》暂停录制背后,娱乐圈造星的秘密
       三亚坠亡女子所住疑似“黑旅店”,民宿经营有哪些风险?
       如家做零食、红星美凯龙造酒店,他们瞄准新消费全场景
       七夕经济,不仅仅是年轻情侣的消费
       北京环球影城将试运行,能否成为文旅业的“强心剂”?
       文娱圈就该如此:抵制“娘炮”,禁播明星子女节目
       技术型CEO掌管零售业,永辉超市会让人眼前一亮吗?
       中端酒店争夺市场,委托管理与特许经营孰优?
       臭豆腐店改卖糖饼、价格战已起,《鱿鱼游戏》是否被过度消费?
       实体零售的三大短板如何破解?
       迪士尼否认饥饿营销,玲娜贝儿的热销靠什么?
      
       三、推本溯源 ■ 李溯婉
       谁能与“成本杀手”特斯拉一较高下?
       越卖越便宜的电动车,未来将靠软件“囚徒定价”
       智能电动车将引发4S店加速裂变
       氢燃料车遇阻,车企从单打独斗到抱团抗战
       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宁德时代,需要防范四面埋伏的风险
       快充还是换电?新能源车企站在十字路口挑电池
       4S店被“Z世代”吐槽,汽车零售模式亟待变革
       狂欢的纯电动车在国庆黄金周暴露出短板
       第一道防线攻破,电动车与燃油车对峙进入煎熬期
      
       四、唐言柳语 ■ 唐柳杨
       造车新势力“1+3”新格局浮现
       合资自主“独苗”启辰,回归东风日产之后如何重新定位?
       “强混”版PHEV,将是中国车企抢夺合资蛋糕的又一利器
       理想汽车座椅骨架的锈迹从何而来?
       面对节能汽车“叫好不叫座”,东风日产推出第三种技术路线
      
       五、秀言城事 ■ 李秀中
       GDP十强城市领先秘诀!建电子大厂、汽车城
       多地规划预留高速磁悬浮通道,“超级高铁”要来了?
       粮食安全再加压,多地首次将产粮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双城记”建设全面铺开!成渝联手打造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高铁建设进入政策收紧期,两大财务压力如何缓解?
       直通印度洋!西南省份开辟新出海口,产业巨头进场布局
       多地出台新基建“十四五”规划,这些设施迎大规模“安装期”
       开足马力保供,这几个产煤大省的经济数据飙升
      
       六、婷见影视 ■ 葛怡婷
       主旋律扶贫剧成爆款,《山海情》戳破了平台和流量神话
       票房突破30亿元,《你好,李焕英》做对了什么?
       《鱿鱼游戏》火爆全球,奈飞版“韩流”为何如此成功?
       007票房折戟不意外,最长寿系列片挽回中国观众不容易
       百年石库门变身潮流新地标,四川北路能否再现辉煌?
      
       七、一佳之言 ■ 刘佳
       年轻人不爱看电视了,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还要抢破头上春晚?
       赴美IPO或迎拐点
       偶像选秀节目“散场”,饭圈野蛮生长时代该结束了
       爱奇艺会员费又涨了,用户会不会继续“用脚投票”?
      
       八、文艺吴疆 ■ 吴丹
       推动自然教育的中国妈妈,昆虫、鸟和植物是孩子的老师
       今天你听播客了吗?中文播客大爆发,但商业之路仍不明朗
       废弃矿坑变身网红打卡地,造一座自然教育的伊甸园
       从养生咖啡到牛舌饼抱枕:北京老字号集体“逆袭”成网红
      
       九、晓说消费 ■ 刘晓颖
       中国人到底需要多少家咖啡馆?
       逸仙能借并购破国货美妆“天花板”吗?
       十年增长十倍后,科颜氏能迈过50亿元这个坎么?
       牵手南极电商,C&A试图找回存在感
       进击面膜市场,美即押注中高端
       二手奢侈品交易的春天来了
      
       十、快消栾谈 ■ 栾立
       今年奶粉生意增长更难,乳企急寻第二战场
       爱奇艺、蒙牛道歉,快消品牌投综艺应换个打开方式
       低温鲜奶大战,区域乳企逐渐摸到了破局的关键
       坐拥高毛利率,高端白酒屡闻涨价声为哪般?
      
       十一、宁可直说 ■ 宁佳彦
       又一次年中大促,平台和商家的热情在哪里?
       直播间越来越接地气,正在渗透本地生活服务
       中国游戏出海:绕不开监管,放不下钱袋
       十二、晋观医养 ■ 郭晋晖
       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积累超3万亿元,企业年金何时人手一份?
       三年大赚850亿元!养老金入市规模为何仍难达预期?
       “家底”超十万亿元,中国的养老金还有多大缺口?
       进得了医保目录却进不了医院,什么阻碍了谈判药落地?
       疫情叠加新政:昔日“宇宙补课中心”,如今恍如空楼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渐近,税优力度、普惠制待突围
       7种罕见病药“地板价”进医保,这套支付机制仍待建立
      
       十三、财税益侃 ■ 陈益刊
       “十四五”财税改革官方划重点:每年40多万亿元怎么花?
       严打空壳公司、不当避税天堂!海南省拿出这些严厉措施
       碳税将至?中央明确“双碳”财税政策四大支持方向
       地方卖地收入大降,一些基层财政的收支矛盾加剧
      
       十四、如数家珍 ■ 王珍
       LED芯片业进入新景气周期,资本战升级
       OLED面板积极向IT领域渗透,行业尚处培育期
       格力电器董明珠交接班是个“伪命题”
       用户触点碎片化,家电渠道商如何端好“饭碗”?
       创维品牌也要“造车”,家电企业的“车望”是否成奢望?
       维信诺遭深交所问询,折射国内柔性OLED产业盈利之痛
       屏下摄像能否成为中国OLED产业盈利的突破口?
       家电企业纷纷涉足光伏新能源产业为哪般?
       中国彩电业拿什么来坚守?
       家电市场“十一”遇冷,消费升级与购买力减弱如何协调?
       燃气热水器行业从“两万”之争到“两万”焕新
       “碳中和”目标下机电企业如何打造绿色竞争力?
       格力难言出现“关键先生”,董明珠交接班是没下完的棋
       合并手机与消费电子业务,三星、索尼为什么这样做?
      
       十五、娜姐笔记 ■ 李娜
       手机厂商年中大促落幕,补位与抢食谁在狂欢?
       一场诉讼让多年盈利清零?专利布局如何应对全球化战场?
       手机厂商交战“双11”,全场景已成下一个战场
      
       十六、滴水成海 ■ 王海
       为何电商巨头都盯上了“田间地头”?
       中小电商平台放弃自建流量阵地
       中国制造迎来“觉醒年代”
      
       十七、科技心语 ■ 钱童心
       金融交易成社交平台监管“盲区”,法规仍待完善
       心通医疗市值暴增,谁能成为下一个“爱德华”?
       谁能为苹果汽车代工?
       高瓴为何豪掷37亿欧元购入飞利浦家电业务?
       胶片转向云端,富士的智慧医疗布局能否成功?
       电动车量产承诺难兑现,贾跃亭只是“暂时安全”
       美国疫苗厂商对欧盟供应涨价,疫苗研发的使命远未终结
       特斯拉招募中国首席设计师,16万元的特斯拉更近了吗?
       富士康赴美造车,未来或为苹果汽车代工
       苹果推出6000美元的高端笔记本,加速摆脱英特尔芯片
      
       十八、叶观产研 ■ 金叶子
       集成电路正式成为一级学科,20万人才缺口能否因此补上?
       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增至8个,为何选中这5个城市?
       “小巨人”企业最新分布图:浙苏鲁居前三,九成集中在制造业
       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多地明确未来5年的发力目标
       多地公布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瞄准这些领域
       “90后”摘芯片设计算法全球冠军,12万名工业软件人才缺口待补
      
       十九、海斌访谈 ■ 彭海斌
       中国本土“抗癌新势力”崛起
       动力电池产业千亿元投资远离了北方
       快手割席,白鸦渡难
      
       二十、歆闻杂谈 ■ 张歆晨
       广州打响一线城市集中供地第一枪,试水结果透露了什么信号?
       解码碧桂园“保增长控风险”的大财务管理
       悲观与侥幸情绪交织,三大新问题困扰房地产市场
      
       附一 一财朋友圈
       谁是蔚来汽车固态电池供应商?
       再陷“造假门”,日系车市场份额是否会缩水?
       药品带量采购两年成效:原研替代加速,产业淘汰启动
       药企扎堆研发,专家却发出警示!PD1真的是抗癌神药?
       明知不赚钱,为何车企依然愿意培育小众市场?
       车企的“用户思维”,痛点到底在哪里?
       汽车公司对华为“打包”方案说不,勇气是否可嘉?
       大众、通用的新能源野心,远不止卖多少辆车
       1亿美元12个月完成车型开发,悠跑要做智能电动时代的“麦格纳”?
       年轻人都不爱“套娃”,主流车企开讲“个性定制”故事
       无效环保?专家详解“一次性”无纺布比塑料污染更严重
      
       附二 时间轴索引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