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形象”:《教务杂志》关键词之广义修辞学阐释
作者:
钟晓文 著
定价:
52 元
页数:
272页
ISBN:
978-7-309-16335-3/D.1127
字数:
22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2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1867—1941)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英文杂志,是近代史上出版时间最长、连续性最好、篇幅最长的面向传教士与西方读者的英文杂志,是近现代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一个重要知识来源与资料参考。本研究尝试应用广义修辞学理论,从相关主题的认知关键词、话语修辞与文本建构等三个层面,进入近代西方的中国认知与形象建构的修辞技巧分析,深入近代西方中国认知文本的深层结构与幻象生成的修辞诗学批评,批判反思近代西方主体在中国认知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建构。
      

作者简介


       钟晓文,1968年生,福建武平人。本科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厦门大学文艺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后。现为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是西方文论与跨文化话语研究,曾在《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一部、译著四部。
      

书摘


       目录
      
       绪论
       一、《教务杂志》: 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形象及其修辞建构
       二、《教务杂志》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史料研究现状
       (二)语料研究的价值缺失
       (三)史料研究向语料研究的转换: 《教务杂志》的多元研究价值
       三、选题意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务杂志》的文体与主题
       一、《教务杂志》的文体选择与主题建构
       (一)创刊初期(1867—1868)的文体选择与主题建构
       (二)发行中期(1907—1908)的文体选择与主题建构
       (三)发行后期(1937—1938)的文体选择与主题建构
       (四)跨文化认知中的文体建构
       二、《教务杂志》的话语建构
       (一)话语与文体的意向建构
       (二)话语与文体的逻辑建构
       三、《教务杂志》的文本语境建构
       (一)文本的时空语境建构
       (二)文本的文化语境建构
       本章结语 文体与主题:近代西方“中国认知”的语域建构
      
       第二章 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社会”: 关键词“宗族”之广义修辞学阐释
       一、“宗族”的概念认知:传播话语的修辞建构
       (一)“clan-宗族”:词源探究与语义变异
       (二)“氏族-宗族”:历史追溯与视域错位
       (三)“宗族社会”:“中国社会”的概念认知与意象建构
       (四)作为修辞的视域:近代西方认知中的“宗族”
       二、“宗族”的结构认知:传播文本的修辞建构
       (一)“比萨斜塔”:“宗族”的结构认知与意象建构
       (二)“心脏脉动”:“宗族-国家”的关联认知与意象建构
       (三)“病态畸形”:“中国社会”的结构认知与意象建构
       (四)作为修辞的结构:近代西方认知中的“宗族”
       三、“宗族”的伦理批判:传播主体的精神建构
       (一)“宗法人伦”:“宗族”的社会伦理批判与意象建构
       (二)“祖先崇拜”:“宗族”的宗教伦理批判与意象建构
       (三)祖宗家法:“中国社会”的伦理批判与意象建构
       (四)伦理的意图:近代西方认知中的宗族
       本章结语 修辞的焦虑: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社会”
      
       第三章 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伦理”:关键词“孝”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一、《孝经注疏》:“孝”的概念释读与系统认知
       (一)“孝”伦理的概念释读:语义指涉与义位顺序的修辞重构
       (二)“孝”伦理的系统认知:符号关联与伦理语域的修辞建构
       (三)“孝”伦理的意象呈现:文本逻辑与结构范式的修辞误读
       (四)“孝”伦理的实践质疑:道德垂范与美德扬名的修辞解构
       二、《曾子》:“孝道”的理据认知与“孝行”的系统建构
       (一)典籍释读的标点断句与修辞认知
       (二)“孝道”的理据认知与伦理批评
       (三)“孝行”的规约认知与系统建构
       (四)作为修辞的比较:“孝”的理据认知与基督教的伦理彰显
       三、“孝”的合法性质疑:典籍文本的消解与观念体系的颠覆
       (一)典籍文本的历史合法性消解
       (二)观念体系的逻辑合法性颠覆
       (三)实践系统的功能合法性解构
       (四)作为修辞的“质疑”,“孝”伦理的合法性消弭与基督教伦理的主体性彰显
       本章结语 意图谬见: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伦理”
      
       第四章 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宗教”:关键词“儒教”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一、儒家概念:语义变异与系统变构
       (一)儒家概念的修辞解读
       (二)儒家概念的语义变异
       (三)儒家概念的系统变构
       二、儒家典籍:文本误读与修辞重构
       (一)儒家典籍的文本误读
       (二)儒家典籍的认知重构
       三、儒家思想:修辞认知与幻象建构
       (一)儒家思想的修辞认知
       (二)儒学幻象的形式建构
       (三) 儒学幻象的内容建构
       本章结语 幻象建构:“儒教”认知的修辞动力
      
       第五章 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历史”:关键词“黑暗”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一、“中国历史”的文本重构:历史的文本性与修辞策略
       (一)“中国历史”的合法性质疑
       (二) “中国历史”的文本重构策略
       (三) “中国历史”的主题文本建构
       (四)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历史”:客体历史的文本建构
       二、“中国历史”的幻象建构:历史的修辞性与呈现视域
       (一)“血腥暴力”:中国文明的历史幻象
       (二)“黑暗专制”:宫廷政治的历史幻象
       (三)“官贪民愚”:中国社会的历史幻象
       (四)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历史”:客体历史的幻象建构
       三、“中国历史”的他者建构:历史的客体性与认知意图
       (一)“中国历史”的客体性建构
       (二)“中国历史”的他者性建构
       (三) “西方文化”的主体性建构
       (四)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历史”:“异类他者”的修辞建构
       本章结语 西方文化的历史主体性建构
      
       第六章 近代西方认知中的“中国语言”:关键词“巴别塔”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一、语音认知:中国语言的“西方起源”之幻象建构
       (一)希伯来语与汉语的语源追溯与语音比较
       (二)盖尔语与中国语言的语源追溯与语音比较
       (三)艾约瑟与比较语言学:研究预设与类推逻辑
       (四)中西语言的“语音同源”之幻象建构
       二、形态认知:中国文化的“西方起源”之幻象建构
       (一)汉字解析:中国文化的“西方起源”之幻象建构
       (二) 谚语认知:西方批判与基督教利用
       (三)方言认知:语言“巴别塔”的建构努力
       (四)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之幻象建构
       三、罗马拼音方案:中国语言的“形式西化”之建构策略
       (一)方言罗马字的创制
       (二)汉字罗马化的动力
       (三)语言形式的同化目标
       本章结语 西方文化的语言主体性建构
      
       结语
       一、跨文化传播:如何言说?言说什么?谁在言说?
       (一)跨文化传播:如何言说?
       (二)跨文化传播:言说什么?
       (三)跨文化传播:谁在言说?
       二、跨文化传播话语:语义变异与认知建构
       (一)传播话语的修辞建构
       (二)传播话语的认知建构
       (三)传播话语的主体性建构
       三、跨文化传播文本:文体选择与修辞建构
       (一)跨文化传播文本的文体选择
       (二)跨文化传播文本的修辞建构
       四、跨文化传播主体:视域改造与精神重构
       (一)异域认知中的视域改造
       (二)视域融合中的精神重构
       五、跨文化传播的话语批评与阐释路径
      
       附录:《教务杂志》相关主题研究文本
      
       主要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