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品味经典.第一辑
作者:
徐飞 主编
定价:
69 元
页数:
345页
ISBN:
978-7-309-15339-2/Z.99
字数:
25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是门槛最低的知识获取方式,也是人类以手、眼、脑相配合进行学习的方式。因此,无论是在个体层面还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层面,倡导阅读对开阔眼界、完善能力、提升素养,乃至提高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都意义非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将其作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路径,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之后,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要文件多次提到全民阅读。现在推进全民阅读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威尔逊曰:“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弥尔顿说:“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黄庭坚放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狄德罗则进一步指出:“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诚然,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培植智慧的温床,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而阅读的价值在于,读者能从书中邂逅高贵的灵魂,感受高超的智慧,学习深邃的思想,得到深刻的启迪。阅读当触及性灵,促进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和关怀,进而有所行动,去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并增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自觉。
       经典是书籍中的瑰宝,但凡称得上“经”和“典”的,都代表了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甚或是迄今为止人类思想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峰。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蕴藏了天地之心、修齐之道、治平之方,呈现出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经典之所以被赋予崇高价值,还在于其思想的深邃性、思维的宏阔性和思绪的灵动性,以及精神的永恒性和意义的无限可阐释性。经典历久弥新,常读常新,永远光耀和烛照读者的精神和灵魂。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面对当今海量的出版物,以有限生命面对无限阅读资源,阅读经典当是最佳选择。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其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决定国之未来。然而,受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高等教育学程的专业教育,特别是社会转型下人心浮躁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存在功利化倾向,流行“浅”阅读与“快餐化”阅读。尤其是专业教育带来的阅读结构性缺失,十分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经典阅读,有助于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效,培育时代新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阅读经典对塑造崇高人格、铸就高贵灵魂、助力“精神成人”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李白认为“立德贵清真”,子路推崇“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 。曾国藩强调:“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在《纽克姆一家》中,则借用印度古谚如是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诸如此类的经典言论,无不是教我们如何立德树人。
       开展经典阅读,有助于经典的当代传承,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精神的浓缩,阅读经典无疑是将人们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通过诵读“四书五经”,感悟《中庸》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辩证;捧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领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胸襟;阅读维特根斯坦的《文化与价值》,感怀“有光方有影,有前人的积累才有后人的传承”之洞见。当代中国大学生,借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既可以培育厚重的民族爱国情怀,又可以培养开放的世界公民意识。将经典阅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当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开展经典阅读,有助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营造校园书香文化。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根本的价值取向。经典作为书中之上品和极品,更应反复吟读,仔细品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同样,康德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对优美和崇高这两个美学范畴做了精当的分析,他不仅细腻温情地比较了崇高的动人和优美的醉人,更是深刻犀利地指出: 崇高必定伟大,优美可能渺小;崇高必定纯朴,优美则可能装扮和修饰。在大学推广经典阅读,就是要让大学生透过经典的字里行间,品味和体悟境界与格局、深刻与通透。毋庸置疑,阅读经典是开展通识教育的绝佳途径。初读经典,可有似懂非懂、囫囵吞枣之小成,用心品味,方得深入浅出、知行合一之大就。
       开展经典阅读,有助于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罗曼·罗兰曾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阅读经典不仅可以丰富精神世界,也能帮助提升获取新知的能力。阅读经典文本,不但能实在地提高阅读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先贤对话,与圣哲神交,可全方位为自身赋能。青年学子要有意识地尽可能选择阅读经典,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进行经典阅读,对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财经类高校,上海财经大学素来重视通识教育。学校创设伊始,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的郭秉文校长即“用世界眼光办教育”,提出了“三育并举”“四个平衡”等影响深远的教育理念。20世纪30年代,学校将“以精神训练,培养健全之人格,建立忠实之学风”确定为学校使命。2011年起,学校以全球视野遴选通识师资,聘请国际名校和国内“985”高校名师开设优质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广阔学术见识和典雅方正人格。2015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遵循“德育为先、育人为本、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改革路径,构建了“三大类七模块”通识课程体系;构筑了多层次、个性化、全覆盖的第二课堂成长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均衡发展”的育人目标。
       为进一步营造学校浓郁的书香氛围和强化求真求知的学风,2019年底学校组织校通识教育中心、宣传部、图书馆、团委、学生处、人文学院等部门通力协作,多次召开研讨会,数次易稿,最终形成《2020年度通识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并于2020年元旦发布,旨在引导和鼓励上财学子与经典为伴,涵育阅读习惯,培养自觉读书意识,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提高自我修养。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突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与这场疫情进行坚决斗争。在疫情防控期间,上海财经大学多措并举,做好“停课不停学”的相关工作。学校以倡导阅读通识经典推荐书目为抓手,发出了宅家“四个一”的倡议:制订一种计划,坚持SUFE悦读打卡;找到一种支持,在书籍的世界中充实自我,获得精神支持;钻研一件事情,悦读成长,品读作者的所思所想;思考一些体验,于读书中记录收获,帮助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鉴于读经典之不易,为进一步帮助学生不仅要读好书,更要读懂书,2020年上半年,校通识教育中心精选与百本经典书目相关的通识课程,将阅读经典与学习课程紧密结合,邀请通识名师开设“一师一课一本书”通识经典书目导读在线讲座,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这些经典,深入发掘文本的更多价值,故而有了本书的12篇导读讲稿。名师对于经典的导读,拓展了教学育人的广度和深度,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引导学生走出专业课程思维,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多元的角度领悟书中思想内涵,力求厚德博学、经济匡时。学生通过与通识名师交流,体会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思想碰撞;通过探讨经典与当下的联系,思考生活的意义,叩问生命的价值,进而重新审视和塑造自身的思维方式,提升眼界格局。
       线上经典导读讲座虽是疫情期间“以读攻‘毒’、阅读战‘疫’”的非常之举,但我更希望能将经典阅读常态化、习惯化、终身化: 徜徉经典、品味经典,生命不止,读书不止,学习不止。“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让我们以朱熹的这句话共勉。
      
       徐飞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
       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序言(徐飞)
      
       《乡土中国》导读(刘长喜)
       《枪炮、病菌与钢铁》导读(燕红忠)
       《资本论》导读(马艳、王琳)
       《共产党宣言》导读(范宝舟)
       《统计学的世界》导读(杨楠)
       《道德经》导读(陈成吒)
       《单向度的人》导读(卜祥记)
       《传习录》导读(郭美华)
       《史记》导读(张谦)
       《国史大纲》导读(徐国利)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导读(汪丽红)
       《八月炮火》导读(章益国)
      
       附录1 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经典阅读书目
       附录2 学者小传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