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研究
作者:
郑奕 著
定价:
128 元
页数:
580页
ISBN:
978-7-309-15352-1/G.2170
字数:
60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巩固和加强该基础,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与责任,需要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的汇聚与整合。与欧美博物馆相比,中国博物馆从肇始起就更加强调其社会使命感,尤其是教育功能。当今语境下,这种传统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博物馆业界的“基因”传承,更有意义的是,博物馆教育正在被视为全社会教育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彰显出巨大潜力。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郑奕副教授所做的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研究,带给了我们新的欣喜和期待。郑博士多年耕耘于博物馆教育领域,她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在系统化思维、国际化坐标和多学科方法的支撑下颇具新意。特别是本研究中对制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和运作模式的探索,更是值得关注的创新性努力。该研究成果的出版,无疑将有益于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和博物馆业界对博物馆这一重要社会教育机构的认知和实践。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安来顺 教授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同时教科文组织优先考虑文化的基础作用和教育的文化特性。
       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既是文教结合的彰显,助推博物馆进一步履行其首要目的和功能——教育,又是搭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诉求。郑奕馆长的研究一直聚焦于博物馆教育实践,此次她横跨文教领域,探索相关制度设计研究,同时搭建理论框架,实为一大学术创新。这也是中国青年学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教治理,为世界教育、文化发展贡献智识的务实之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员
       埃德蒙•木卡拉(Moukala Ngouemo Edmond)

作者简介


       郑奕,1983年12月生,现任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系访问学者,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亚太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定级与运行评估”评审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博物馆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基地”(省部级智库)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博物馆学科 博物馆职业与伦理分支”副主编。
       专著《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获2015年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第一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之著作奖等;研究报告《公益性文化机构(博物馆)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联动机制研究》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相关专报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论文《如何讲好博物馆展览中的故事》获第二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之优秀论文奖。
       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文物局项目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博物馆公共服务规范 经营性服务”及苏州博物馆项目“探索体验馆展陈内容设计”等十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ICOFOM Study Series、《博物馆学季刊》(台湾)等期刊审稿专家及《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委。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物馆系、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等兼职授课。
      

书摘


       目录
      
       序一/陆建松
       序二/段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创新点
      
       第二章 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价值诉求与理念确立
       第一节 厘清教育的终极目的与真正价值
       第二节 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大主干
       第三节 提升博物馆在校外教育中的地位
      
       第三章 国际社会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立法、政策、规划
       第二节 财政保障与经费投入
       第三节 教育部门牵头馆校合作
       第四节 第三部门机构的研究
       第五节 博物馆把握时代挑战和机遇,以服务学校为先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历史、现状以及对策和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历史、现状以及问题、原因
       第三节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发展对策和路径选择
      
       第五章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以规划引领
       第二节 以政策细化落实与导向规划
       第三节 以立法促规划、政策的法治化
      
       第六章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中层设计
       第一节 领导与统筹机制
       第二节 财政保障与经费投入机制
       第三节 考核评价机制
       第四节 激励机制
       第五节 校外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机制
       第六节 宣传推广与信息公开机制
       第七节 决策咨询与合作研究机制
       第八节 区域协同发展与示范引领机制
       第九节 安全责任与问责机制
      
       第七章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底层设计
       第一节 学校对博物馆的遴选机制
       第二节 博物馆对学校的供给机制
       第三节 馆校投入保障机制
       第四节 馆校与家长、社区、社会的联动机制
       第五节 馆校评估机制
      
       第八章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之理论框架
       第一节 制度变迁: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之制度设计的时代演进
       第二节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广义制度环境
       第三节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之理论框架
       第四节 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之愿景构想
      
       结语
      
       附录
       一、针对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问卷与访谈
       二、针对中小学教师的问卷
       三、美国博物馆学校名录(按所在州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四、上海市小学、初中、高中之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