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传教士中文报刊史
作者:
赵晓兰 吴潮 著
定价:
98 元
页数:
434页
ISBN:
978-7-309-14845-9/G.2076
字数:
43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熊月之
      
       中国虽然早有邸报、京报,但那不是面向大众的报刊,其信息来源、产生流程、传递路径、阅读对象与管理方式,都与近代报刊很不相同。中国之有近代报刊,始于传教士。
       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起步早,数量多,影响大。中文世界最早的一批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都是传教士办的。据研究,从1815年到1948年,单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就有878种此为汤因的统计数据,见本书第7页。。如果加上天主教系统,则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总数,肯定超过千种。这些报刊,分属不同差会、团体,散处不同区域,有的宗教色彩强烈,有的世俗气息浓厚;有的刊名不同但属同一系统且前后相续,有的分处异处但声气呼应;有的规制宏大,行销广远,有的器局狭窄,偏处一隅;有的历时长久,有的旋起旋灭。它们共同汇成传教士报刊长河,对近代中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产生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传教士中文报刊介绍了相当丰富的西学知识,举凡数、理、化、天、地、生、医、农、文、史、哲、经、法、政治学、教育学、军事学,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到工程技术,无所不涉。其中,相当多的知识为中国人此前所不知,或较中国已有之知识先进。笔者曾细细翻过《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万国公报》《格致新报》与《汇报》等多种传教士中文报刊,深感其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治新闻史、思想史、学术史,还是广义的文化史,都应高度重视这一资源。从八大行星、万有引力、化学元素,到火车、轮船等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知识,首先是在这些报刊上披露的;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马克思,从恺撒、华盛顿到拿破仑,许多世界级名人,许多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探险家的事迹,首先是在这些报刊上介绍的;引性(引力)、静星(恒星)、侍星(卫星)这些新的学科名词首先出现在这些报刊上;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这些国名是在这些报刊上定型的;“、”、“,”、“。”和地名、人名专用号“——”这些标点符号,也首先是这些报刊使用的。
       这些报刊,传递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在当时,为拓展人们的视野起了重要作用;在事后,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香港出版的《遐迩贯珍》上,就查到小刀会起义时期有关上海社会的资料,为其他地方所未见,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研究传教士与中文报刊,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笼统地说,宗教关注的是神我关系,科学关注的是物我关系,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对于传教士来说,对于传教士所办刊物来说,这两个领域都会涉及。由于马克思有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述,所以,涉此问题,学术界传统的做法,或是回避,或是将宗教与科学分离,所谓传教士传播科学是假,宣传宗教是真,或是断言传教士故意传播一些粗劣、过时的西学,隐匿西学中的精华部分。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传教士对待科学的态度。这些年,学术界对此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论述。笔者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书中,亦曾有所述及。
       说到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人们自然会想起宗教对科学的排斥,教廷对科学家的迫害,日心说遭排斥,伽利略受审判,布鲁诺被烧死,进化论遭攻击。在人们的印象中,宗教与科学,水火不容,互相对立。
       其实,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远比人们传统的印象要复杂得多。一个显而易见的诘难是,如果两者关系确为水火,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在宗教统治长达千年之久的中世纪里,西方应该毫无科学可言,那么,近代科学由何而来?西方许多大科学家,开普勒、波义耳、牛顿,为何同时也是虔诚的宗教徒?
       对这个问题,宗教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者已有深入的研究。一种意见认为,基督教对科学不但不是完全、绝对排斥的,相反,还有一些适应或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古希腊科学留下两种传统,即数学唯理主义自然观和机械主义自然观,前者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为代表,认为自然界是按照数学原则构造起来的,因而可被人的理性从数学的角度加以认识;后者以阿基米德、托勒密等人为代表。中世纪基督教将这两种观点灌输给整个社会。在中世纪神学教育中,数学被置于重要位置。这是因为,基督教为了使人们信服上帝,需要用自然秩序去论证上帝的伟大,认识自然秩序是认识上帝的必要途径。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伦理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第一,鼓励人们去赞颂上帝,颂扬上帝的伟大。第二,赞颂上帝的最好途径有二: 一是研究和认识自然,因为上帝的智慧完全体现在它所创造的自然秩序中;二是为社会谋福利,最好的途径是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第三,提倡以辛勤的劳作颂扬上帝,以过简朴的生活感谢上帝罗伯特·默顿: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四至六章。。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段时间里,当科学结论与宗教教义相抵触时,宗教会排斥、压制科学。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基督教信奉的地心说相抵触,达尔文的人猿同祖论与上帝造人说相违背,教会便对这些学说横加压制、排斥,伽利略受审判,进化论被冷落。但是,当科学结论以其严密的逻辑、屡试不爽的实验,为社会普遍接受以后,宗教也会调整教义,适应科学。日心说终于被接受,伽利略毕竟被平反,就是明证。基督教并不是绝对封闭的信仰系统,否则,在科学日益昌明的西方,基督教仍然是影响最广的第一大教,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信徒,甚至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后又皈依上帝,就是不可思议的了。
       从传教士出版的中文期刊可以看出,第一,对于一般科学知识,诸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生物、医学等,传教士是乐于介绍、宣传的。第二,对于某些与基督教教义相抵触的科学知识,传教士的处理方式与西方教会同步。进化论传播进来以后,上海天主教徒就曾专门撰写《天演论驳议》进行反驳。第三,所谓传教士对西方科学精华部分秘而不宣、只介绍低浅粗劣部分的说法,是戴着有色眼镜的臆测之言。传教士中,科学素养不高者有之;所传西学中,低浅粗劣者亦不少见,但谓其故秘其宝、生怕以利器授人的说法并无根据。
       对于宗教与科学,晚清来华传教士曾有自己的说法。他们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互不排斥的,他们像一对孪生子——从天堂来的两个天使,充满光明、生命和欢乐来祝福人类。我会就是宗教和科学这两者的代表,用我们的出版物来向中国人宣扬,两者互不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广学会年报》第十次,1897年。见《出版史料》1991年第2期。
       传教士编辑、出版的中文报刊,早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以往研究传教士的都会涉及报刊史,研究报刊史的也都会涉及传教士。但是,单以“传教士与中文报刊”为题进行研究,赵晓兰、吴潮二位合作的《传教士中文报刊史》是第一部。
       披览全书,我觉得此书界说清晰,搜罗丰富,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学术史梳理系统而有分析,既有对传教士与中文报刊的宏观论述,也有对重点报刊的个案介绍。全书既吸收了学术界的已有成果,也有作者自己的心得,堪称关于传教士与中文报刊的集大成之作。
       读完全书,受益良多。书中所述不少报刊,我此前是知其名而未见其实,或知其表而不知其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印象最深,也是我最为赞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作者撰写此书秉持的宗旨,即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或纸质原件,或缩微胶卷,或影印件,或数字化图像文档,见多少说多少,没见到也交代资料线索。这样做,全书就立在相当坚实的资料基础之上,廓清了不少以讹传讹的迷雾。二是书中对于报刊资料的收藏地点,尽可能地顺笔指明,这对于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不啻渡河津梁,索骥图册。
       可以相信,这部力作的出版,对于推动传教士与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对于近代文化史的研究,都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一定会受到宗教史、新闻史学者的欢迎,会受到近代史学者的欢迎。我有幸先睹为快,特作此读后感,以为推荐。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基本描绘
       1. 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基本概念
       2. 传教士中文报刊发展概述
       二、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学术史回顾
       1. 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状况
       2. 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状况的基本评价
       三、本书的研究说明
       1. 本书所依据的研究资料
       2. 对本书中有关20世纪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的说明
       3. 本书体例与章节结构
      
       第一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背景
       1. 传教士希望到中国传教
       2. 清政府对传教的态度
       3. 为什么选择马六甲
       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诞生
       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
       2. 编撰人员及其停刊时间
       三、主要内容与特征
       1. “让中国哲学家们出来讲话”
       2. “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3. 宗教的婢女——知识和科学
       4. 与新闻勉强沾边的一些报道
       5. 发行及其意义
      
       第二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一、《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背景
       1. 中西交往形势的变化
       2. 郭实腊的活动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宗旨
       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诞生与版本情况
       2. 以改变中国人的“西洋观”为宗旨
       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主要内容
       1. 从传播西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
       2. 新闻栏目的产生
       3. 评论的出现
       4. 开始重视商业信息
       5. 对报刊发行的自我宣传
       6. 对《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评价
      
       第三章 鸦片战争前的其他传教士中文报刊
       一、《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1. 为了继承《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 为了让中国人能够接受
       3. 以“神理”为中心
       4. 推广一般知识
       二、《天下新闻》
       1. 吉德与《天下新闻》的创办
       2. 主要内容与特征
       三、《各国消息》
       1. 《各国消息》的创刊及其办刊宗旨
       2. 以各国国情和商业信息为主要内容
      
       第四章 《遐迩贯珍》
       一、《遐迩贯珍》创刊背景
       1. 鸦片战争后传教形势的变化
       2. 香港取代马六甲成为传教中心与报业中心
       二、《遐迩贯珍》概述
       1. 《遐迩贯珍》的创刊
       2. 版面及其编撰人员
       3. 《遐迩贯珍》的刊名与发行
       三、《遐迩贯珍》的内容与特征
       1. 以传播西学为宗旨
       2. 对新闻的重大改革
       3. 对报刊近代化进程的推进
       4. 对《遐迩贯珍》的评价
      
       第五章 《中外新报》
       一、报史学界关于《中外新报》的各种说法
       1. 《中外新报》创刊背景
       2. 对《中外新报》的不同论述
       二、关于《中外新报》的一系列问题
       1. 关于创刊时间
       2. 关于主办者
       3. 关于刊期
       4. 关于停刊时间
       三、《中外新报》主要内容及其报刊特色
       1. 退居次要地位的宗教宣传
       2. 以报道新闻为主的时事性报刊
       3. 兼及西学知识传播
       4. 《中外新报》的影响
      
       第六章 《六合丛谈》
       一、《六合丛谈》概述
       1. 上海取代香港成为新的报业中心
       2. 《六合丛谈》的创刊与编撰人员
       二、《六合丛谈》的宗旨与内容
       1. “通中外之情”
       2. 积极传播西学与西方文明
       三、停刊及其影响
       1. 《六合丛谈》的停刊以及停刊原因的讨论
       2. 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相比较
       3. 《六合丛谈》的发行及其历史作用
      
       第七章 《万国公报》
       一、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
       1. 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上海的扩展
       2. 《中国教会新报》的创刊与主编林乐知
       3. 创刊宗旨及其主要内容
       4. 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更名
       5. 《万国公报》的主要内容
       6. 《万国公报》的发行与第一次停刊
       二、广学会与《万国公报》复刊
       1. 广学会的成立及其性质
       2. 广学会宗旨
       3. 《万国公报》复刊
       三、复刊后的《万国公报》
       1. 新的宗旨
       2. 以介绍西学、发表政论和鼓吹变法为主要内容
       3. 为《万国公报》工作的中国人
       4. 《万国公报》的发行
       5. 《万国公报》的停刊
       6. 《万国公报》的影响
      
       第八章 《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
       一、世纪下半叶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特点
       二、《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创刊背景
       2. 创刊宗旨
       3. 偏重科学的综合性报刊
       4. 停刊及其影响
       三、《格致汇编》
       1. 《格致汇编》的创刊与两度复刊
       2. 《格致汇编》与《中西闻见录》之关系
       3. 创刊宗旨
       4. 汇编格致之学
       5. 《格致汇编》的发行与影响
      
       第九章 《郇山使者》/《闽省会报》/《华美报》与
       《教保》/《华美教保》/《兴华报》
       一、从《郇山使者》到《兴华报》的演变历程
       二、福州办刊时期
       1. 《郇山使者》
       2. 《闽省会报》
       3. 《华美报》
       三、上海办刊时期
       1. 《教保》
       2. 《华美教保》
       3. 《兴华报》
      
       第十章 以儿童与青年为主要对象的传教士中文报刊
       一、《小孩月报》
       1. 范约翰其人及其主要活动
       2. “榕版”“穗版”“沪版”《小孩月报》关系辨析
       3. 内容与报刊风格
       4. 传播西学与传播西教
       5. 对《小孩月报》的评价
       二、《学塾月报》/《青年会报》/《青年》与《进步》/《青年进步》
       1. 从《学塾月报》到《青年进步》的历史沿革
       2. 从《青年》到《青年进步》的华人编辑群体
       3. 《青年会报》/《青年》
       4. 《进步》
       5. 《青年进步》
      
       第十一章 天主教报刊
       一、《益闻录》/《格致益闻汇报》/《汇报》
       1. 《益闻录》的创办
       2. 《益闻录》/《格致益闻汇报》/《汇报》刊名与刊期的演变
       3. 《益闻录》系列刊性质与内容的演变
       4. 《益闻录》系列刊的报刊特点
       二、《圣心报》
       1. 《圣心报》概述
       2. 《圣心报》的内容与特色
       三、《圣教杂志》
       1. 《圣教杂志》概述
       2. 《圣教杂志》的特色与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 19世纪下半叶的其他传教士中文报刊
       一、《中外新闻七日录》
       1. 《中外新闻七日录》概述
       2. 《中外新闻七日录》办刊宗旨
       3. 《中外新闻七日录》内容阐释
       二、《画图新报》/《新民报》
       1. 从《画图新报》到《新民报》的沿革
       2. 创刊宗旨与主要内容
       三、《甬报》
       1. 《甬报》概述
       2. 《甬报》主要内容
       四、《中西教会报》/《教会公报》
       1. 《中西教会报》/《教会公报》概述
       2. 《中西教会报》/《教会公报》是以宗教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报刊
       3. 《中西教会报》/《教会公报》留下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雪泥鸿爪
       五、《尚贤堂月报》/《新学月报》
       1. 《尚贤堂月报》的创刊与《新学月报》的更名
       2. 主要内容与评价
      
       第十三章 20世纪上半叶的广学会报刊
       一、20世纪上半叶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特点
       二、《大同报》
       1. 《大同报》概述
       2. 《大同报》的内容与特色
       三、《女铎》
       1. 《女铎》的创刊与它的几任主编
       2. 《女铎》演变轨迹
       3. 《女铎》的内容与报刊风格
       4. 《女铎》的发行和影响
       四、《福幼报》
       1. 《福幼报》概述
       2. 《福幼报》的报刊内容及其演变
       3. 关于《福幼报》的评价
       五、《明灯》
       1. 《明灯》的创刊与演变
       2. 内容与报刊风格
       六、《道声》
       1. 《道声》的创刊与演变
       2. 宗旨与内容
       七、《女星》与《平民月刊》/《民星》
       1. 《女星》与《平民月刊》/《民星》概述
       2. 《女星》与《平民月刊》/《民星》的刊物特色
      
       第十四章 20世纪上半叶的其他传教士中文报刊
       一、《真光杂志》
       1. 《真光杂志》概述
       2. 《真光杂志》的刊物特色与主要内容
       3. 《真光杂志》与“非基运动”的抗衡
       二、《通问报》
       1. 《通问报》概述
       2. 《通问报》的内容与影响
       三、《时兆月报》
       1. 《时兆月报》沿革
       2. 《时兆月报》的内容与报刊风格
       3. 《时兆月报》的发行与评价
       四、《益世报》
       1. 《益世报》创办人雷鸣远其人其事
       2. 《益世报》与《益世主日报》关系梳理
       3. 《益世报》的创刊原因及其历史沿革
       4. 《益世报》在传教士中文报刊中地位之厘定
      
       第十五章 关于传教士中文报刊的评价
       一、传教士中文报刊评价的历史演变以及本书的基本评价指向
       二、传教士中文报刊发展的特点
       1. 从传播西教转向传播西学,最后回到起点——传播西教
       2. 对新闻报道的改进
       3. 报刊评论的发展
       4. 传教士中文报刊中的广告
       5. 提出报与刊区分的思想
       三、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影响
       1. 第一次广泛的西学知识的传播与推广活动
       2. 对中国人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3. 推动了中国民族报业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