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卿云缦缦 日月光华:复旦大学恢复研究生教育40周年
作者: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编著
定价:
168 元
页数:
614页
ISBN:
978-7-309-14797-1/G.2059
字数:
88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继教育部1977年10月下发《为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建议招收研究生发通知》后,1978年2月复旦大学迎来了中断研究生教育10余年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标志着学校正式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工作。
       2018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复旦大学恢复研究生教育40周年。作为一所拥有百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高校,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一所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40年来,复旦大学历经了“恢复研究生教育、与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砥砺奋进”等发展过程,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奋发前行者。
       40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当前正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复旦大学整体办学实力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9月,已累计招收学历研究生近11.2万人,其中博士生2.87万人、硕士生8.33万人;授予学位逾10万人,其中博士学位1.95万人、硕士学位8.13万人。在校研究生规模超过2.8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千余人、硕士研究生2万余人(以上均含医学生)。形成了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完整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本书共分4个篇章,全面整理和记录了1978—2018年学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导师队伍、学科建设、管理组织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发展历程,详细整理了40年中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丰富成果。从内容来看,本书体现了前人心血的继承与延续: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编撰的各种材料,包括出版物和自编材料,如《复旦大学百年志》、《上海医科大学志》、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年鉴,以及档案馆中的各种史料文献,为本书的撰写工作提供了最珍贵的资料来源。本书亦是近年来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重大革新的见证与体现: 无论是招生、培养、学位管理制度的变革,还是教育资源环境的变迁与发展,都通过翔实的文字叙述、表格整理以及图片展示,全面地展现于其中。本书更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展望与愿景。全书真实展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40年发展的特色和成效,观点鲜明,材料翔实,数据可靠,对我们了解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改革进程、任务挑战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复旦大学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7年9月学校获批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月获教育部批准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4月获批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将抓住机会、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按照2018年9月召开的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需求,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抓手,着力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形成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进程中,实现研究生教育率先向世界顶尖水平靠拢的目标,这是全体复旦人的光荣与梦想。
      
       张人禾
       复旦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9月30日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序一 焦 扬
       序二 许宁生
       前言 张人禾
      
       第一篇 历史传承与发展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的悠久历史
       第一节 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回顾
       第二节 基本经验与成就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理念回顾(1978—1999年)
       第一节 复旦大学校长及研究生院院长的研究生教育理念(1978—1999年)
       第二节 原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及研究生院院长的研究生教育理念(1984—1999年)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理念回顾(2000—2018年)
       第一节 校长的研究生教育理念
       第二节 研究生院院长的研究生教育理念
      
       第四章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及人员的沿革
       第一节 校级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校级研究生管理机构人员变动情况
       第三节 两级管理的职责与分工
       第四节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五节 重视教育理论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二篇 人才培养与成效
      
       第五章 立德树人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
       第二节 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第六章 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
       第二节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
       第三节 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第四节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第七章 研究生导师队伍
       第一节 名师云集,成就名校
       第二节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第三节 优秀导师案例及人才培养理念
       第四节 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第五节 优秀导学团队
      
       第八章 研究生招生
       第一节 持续扩大招生规模
       第二节 优化调整招生结构
       第三节 多样化的招生方式与宣传活动
       第四节 健全和规范招生管理制度
      
       第九章 研究生培养
       第一节 培养方案与分类培养
       第二节 课程建设与教学成果
       第三节 中期考核与质量检查
       第四节 科研训练与实施成效
       第五节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
       第六节 优秀研究生案例
       第七节 就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研究生学位授予与质量保障
       第一节 学位委员会组织职能及成员
       第二节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
       第三节 学位审核质量保障制度
       第四节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第五节 名誉博士
      
       第三篇 育人实践与探索
      
       第十一章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第一节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概况
       第二节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特色
       第三节 创新研究生思政教育形式
      
       第十二章 创新创业与科创实践
       第一节 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概述
       第二节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第三节 研究生参赛及获奖情况
      
       第十三章 研究生学术活动
       第一节 研究生学术论坛
       第二节 研究生暑期学校
       第三节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第四节 “学术新人奖”与“学术之星”
      
       第十四章 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
       第一节 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行研究生奖助体系概况
       第三节 研究生奖助体系的育人探索
       第四篇 创新发展与展望
      
       第十五章 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实现复旦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第一节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战略背景、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 加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复旦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第十六章 未来展望: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优质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第一节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与前景
       第二节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使命与任务
       结语 不忘初心,引领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复旦大学大事记(1977—1999年)
       原上海医科大学大事记(1977—1999年)
       复旦大学大事记(2000—2018年)
       附录2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文件选编
       复旦大学(1977—1999年)
       原上海医科大学(1977—1999年)
       复旦大学(2000—2018年)
       附录3 国家研究生教育重要文件选编
       附录4 复旦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学术学位)
       附录5 复旦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附录6 1978—2018年复旦大学学历教育研究生招生数统计表(含2000年前原上海医科大学)
       附录7 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列表
       附录8 2015—2016年研究生课程体系及重点建设特色课程项目列表
       附录9 分模块研究生课程列表
       附录10 复旦大学FIST课程项目开课课程汇总清单(2013—2018年)
       附录11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材列表(2002—2018年)
       附录12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列表(2005—2017年)
       附录13 复旦大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含全英文研究生学位项目)列表
       附录14 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主要内容
       附录15 复旦大学历年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按门类、类别人数统计表(含2000年前原上海医科大学)
       附录16 复旦大学历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入选情况
       附录17 复旦大学博士生参加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情况
       附录18 复旦大学承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情况(2005年)
       附录19 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一览表(2008—2015年)
       附录20 复旦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实施概况表(2009—2018年)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