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感染病学
作者:
张文宏 王明贵 主编
定价:
88 元
页数:
405页
ISBN:
978-7-309-15153-4/R.1826
字数:
57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伤寒、痢疾等经典传染病目前仍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此外,近年来不少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发病率出现升高趋势,新发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同时,国际上以细菌耐药、院内感染等为特点的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也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挑战。
       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还影响个人的心理、生活和社会交往,更因疾病的传播性,易造成全球蔓延并引发恐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疾病多数可以预防和治疗,患者更需要理解、关怀和照料。因此,感染病教学是培养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一环。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牵头编写;同时联合全国各大医学院的感染病学科,负责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经典的感染性疾病,编写者均为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和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和命题经验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本书包括4篇21章,内容涵盖了总论、临床微生物学、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病毒性疾病、朊粒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8个系统感染和其他感染相关的问题。
       涵盖了经典传染病,系统而重点突出。对于我国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均有较为实用而详细的阐述,有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对再发以及新发传染病均有涉及。对于近年来出现的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H7N9等,2019年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已被国家列入乙类传染病,本书有专门章节介绍。
       对临床常见的非传染性感染病也专门进行了介绍。结合临床实践,本书增设肺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非发酵菌感染和厌氧菌感染;并且增加临床上常见的8个系统性感染,有利于学生对感染性疾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以符合感染病学发展的趋势。
       本书可供医学、卫生、法医、护理、预防医学和卫生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毕业后从事传染病专业的住院医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感染性疾病概述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二、临床特点
       三、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出现的新特征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传染性疾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一、临床特点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一、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二、对症治疗
       三、感染病的预防
      
       第二章 临床微生物学
       第一节 病原菌概述
       第二节 与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药物敏感性试验
       第四节 临床重要耐药细菌的检测
       一、β-内酰胺酶
       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三、碳青霉烯酶
       四、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五、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六、高水平氨基糖苷耐药肠球菌
       七、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第三章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人群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
       二、变态反应
       三、二重感染
       第三节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
       二、抗流感病毒感染药物
       三、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
       四、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
       五、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
       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抗疟疾药物
       二、抗原虫药物
       三、抗蠕虫药物
       第二篇 病原体与感染病
      
       第四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一、流行性感冒
       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第二节 出疹性病毒感染
       一、麻疹
       二、风疹
       三、天花
       四、水痘和带状疱疹
       第三节 肠道病毒感染
       一、病毒性腹泻
       二、脊髓灰质炎
       三、手足口病
       第四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七节 病毒性出血热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二、登革热
       三、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第八节 狂犬病
       第九节 EB病毒感染
       第十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十一节 艾滋病
       第十二节 冠状病毒感染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
       二、2019冠状病毒病
      
       第五章 朊粒病
       第一节 库鲁病
       第二节 格斯特曼-斯脱司勒-史茵克综合征
       第三节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第四节 克-雅病和变异型克-雅病
      
       第六章 立克次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二节 恙虫病
       第三节 其他立克次体病
       一、艾利希体病与无形体病
       二、五日热
       三、Q热
      
       第七章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一节 疫苗可预防经典细菌性传染病
       一、白喉
       二、百日咳
       三、破伤风
       第二节 猩红热
       第三节 伤寒和副伤寒
       一、伤寒
       二、副伤寒
       第四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胃肠炎型食物中毒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第六节 霍乱
       第七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八节 鼠疫
       第九节 布鲁菌病
       第十节 炭疽
       第十一节 分枝杆菌病
       一、结核病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第十二节 诺卡菌病和放线菌病
       一、诺卡菌病
       二、放线菌病
       第十三节 肺炎链球菌感染
       第十四节 葡萄球菌感染
       第十五节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第十六节 非发酵糖细菌感染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二、不动杆菌属感染
       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第十七节 厌氧菌感染
      
       第八章 螺旋体病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二节 梅毒
       第三节 莱姆病
      
       第九章 真菌性疾病
       第一节 念珠菌病
       第二节 曲霉病
       第三节 隐球菌病
       第四节 肺孢子菌病
      
       第十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病
       第二节 利什曼病
       第三节 疟疾
       第四节 巴贝虫病
       第五节 弓形虫病
       第六节 吸虫病
       一、消化系统吸虫病
       二、血液和组织吸虫病
       第七节 绦虫病和囊虫病
       一、绦虫病
       二、 囊虫病
       第八节 包虫病
       一、囊型包虫病
       二、泡型包虫病
       第九节 线虫病
       一、钩虫病
       二、蛔虫病
       三、蛲虫病
       四、类圆线虫病
       第十节 旋毛虫病
       第十一节 丝虫病
       一、淋巴丝虫病
       二、盘尾丝虫病
       三、罗阿丝虫病
       四、曼森丝虫病
      
       第三篇 系统感染
      
       第十一章 血流感染和感染性休克
      
       第十二章 肺炎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
      
       第十三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四章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一、尿路感染
       二、细菌性前列腺炎
      
       第十五章 腹腔内感染
       一、继发性腹膜炎(化脓性腹膜炎)
       二、原发性腹膜炎
       三、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四、腹腔内脓肿及肝、脾脓肿
      
       第十六章 感染性腹泻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十八章 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四篇 其他
      
       第十九章 发热
      
       第二十章 旅行相关感染和输入性疾病
      
       第二十一章 医院感染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