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快乐作文
作者:
金晖 主编
定价:
68 元
页数:
405页
ISBN:
978-7-309-14975-3/G.2097
字数:
30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快乐作文”是《新民晚报》的老牌栏目,也是每周日“星期天夜光杯”中的品牌版面。秉承“兴趣是动力,快乐是载体,生活是源泉”这一“快乐作文”栏目的主旨,本书选登了近年来在“快乐作文”专版发表的中小学生优秀作文175篇,分为十二个版块:快乐时光、有感而发、人物素描、我爱我家、时光隧道、幸福列车、家有萌宠、童话故事、吾爱书海、街头即景、诗情画意、思绪飘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小作者们快乐写作的成果,记录了“快乐作文”栏目成长、发展、逐步壮大的脚步。
       本书可供中小学生作为写作范文进行参考,也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具有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金晖,《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栏目编辑。所编辑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让男生不再追求女生》在全国晚报文化好新闻评选中获得好评论一等奖,曾参加上海市“增强文艺作品生产力与国际影响力研究”赴美高级研修班,2001—2005年任上海星期三报社时尚版总监,2005年至今任《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栏目责任编辑。
      

书摘


       有支快乐灵动的笔
      
       于漪老师说:“语文就是人生,陪伴人的一辈子。”语文太重要了,它包含文史哲、知情意,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求学时,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得好,其他学科也不会差;成人后,语文所积累的人文情怀,直接影响到做人。语文水平的提高,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升华。
       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也就是写作文。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中小学生怕写文章。拿起笔,写什么?怎么写?搜索枯肠无法成文,勉强交卷却无好文,日渐成为常态。即使是中考、高考的作文,真正出彩又符合要求的也不多。作文成了语文学习的“拦路虎”。
       但在上海,却有一个地方,它天天收到数量众多的学生作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令编辑欣喜不已,那就是《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的“快乐作文”栏目。“快乐作文”与考试无关,只要题材新颖、细节生动、语言流畅,编辑就会挑选出来,刊在这个版面上,至今已办了十多年。多年来,许许多多青少年在“快乐作文”上华丽亮相,一大批文学新苗脱颖而出。“快乐”这一永恒的主题滋润了成千上万学子的心灵,“快乐作文”专版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何被中小学生视为畏途的写作文,在这里却是稿源滚滚而来?究其原因,是“快乐”二字。“热爱”是培养写作热情、激发写作冲动的基础。版面上的作文不命题,不批分,也不限时,倡导的是倾吐心声和对生活的体察入微。同学们没有拘束没有压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觉得快乐,便爱上了写作。我在“快乐作文”里看到许多天真烂漫和真情流露,他们夸自己很了不起,赞爸爸的能干,笑同学的恶作剧,哭狗狗的离去……自如挥洒,一泻千里。这里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没有迎合长辈的拘束,也不无病呻吟,只有通过作文宣泄心胸的真实,让人们看到的是鲜活的灵魂。孩子们得到了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心中真挚的感情、表达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的自由,从中得到了有话要说、一吐为快的快乐。
       有人说语文的差距是人生的差距,那么,写作的差距也许就是成败的差距。“快乐作文”专版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写作的平台。它倡导的快乐作文,对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也许可起借鉴作用。因为,语文学习、作文写作理应回到原点,它是人们获得幸福的源泉,而非其他。
       观察世界,用心思考,勤写勤练,文章就会亮起来;拓展视野,打开心胸,持之以恒,就能水到渠成。以真心、真情、真知造就一支快乐灵动的笔,就能写出好文、美文,就能从中感悟、享受写作文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编这本《快乐作文》的初衷。这本书也是“快乐作文”栏目成长、发展、逐步壮大的历程的展示。
       这也是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英盛教育基金与《新民晚报》“快乐作文”携起手来,继二一八年出品全国首套高中生“手绘红色戏剧”明信片之后,开展的第二个有着广泛影响力、为学子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的合作项目。
       《快乐作文》这本书的主编金晖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叶良骏与我熟识,他们为该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组织编审工作。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最亲近、最爱也最崇拜的是“青年和小孩子”,金晖、叶良骏坚持“向上、向善、向前、向美”的追求,是“青年和小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做的是“挚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很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王荣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第十届副主席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