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十讲
作者:
周裕锴 著
定价:
86 元
页数:
397页
ISBN:
978-7-309-14501-4/I.1177
字数:
33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20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后记
      
       又是一年的盛夏,天热雨多,好处是学校放假,正好有完整的时间来修改书稿。窗外骤雨初歇,斜阳染红晚霞,数日伏案击键,终于又到了写后记的时候,一身轻松。
       本书是在我讲授的“中国文学阐释学”课程录像、录音和学生笔记基础上整理而成。鉴于录像和录音都有缺漏,因此我在整理时补写了一部分内容,修订了一些错误,重新编排了目录,总之,与网络上的视频相比,有了不少改动和补充。本书的性质相当于课堂讲课实况的文字转换,超星提供了录像,学生提供了部分笔记和录音,帮忙整理书稿,责任编辑作了大量补充。作为课堂讲授实况的展示,本书谈不上有什么行文风格,多有重复啰嗦之处,依照讲义大纲,随意发挥,有时不免信口开河,尽管在整理过程中删掉了过分离谱的内容,却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时特别羡慕那些出口成章的天才演讲家,人家“十讲”之类的书稿,想必直接根据录音抄写便是一部好书,而拙著却免不了一般演讲记录的涣散枝蔓,敬请读者谅解。
       本书的框架是我的“中国文学阐释学”课程讲义,其中有些内容我在拙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中已经写过,并不新鲜。所不同之处在于,本书不仅有新的理论发现,有更多细致的文本解读和阐释举例,而且主题更集中,更专注于文学阐释方面的内容,而将经学、玄学、佛学、理学的诠释基本排除在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一本更适合中文系研究生的教材,因为原本这门课就属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的“中外语言文学与文化专题研究”平台课。开课十多年来,选课的有中文系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包括古代文学、文献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语言学,等等。当然,若是哲学、历史学及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生和学者对拙著感兴趣,我相信也不会空手而归。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要感谢学生阎慧、汪义军提供笔记和课堂录音资料,感谢薛守砚、刘欢、李刚、温煦、黄金菊、杨婧文帮忙整理书稿,尤其要感谢责任编辑王汝娟女士为策划、整理、编辑本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资助本书出版,在此一并感谢!
      
       华阳梦蝶居士周裕锴谨志于成都江安花园锅盖庵。
       2019年7月30日
      

作者简介


       周裕锴,1954年生,成都华阳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任中国苏轼学会会长,韩国东方学会、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中国诗学》、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编委。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台湾大学、东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国禅宗与诗歌》《宋代诗学通论》《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法眼与诗心》《语言的张力》《梦幻与真如》等书,为《苏轼全集校注》三位主编之一。
      

书摘


       目录
      
       绪论 阐释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讲 中国和西方阐释学主要原理和原则
       第一节 郢书燕说与郑璞周鼠
       第二节 西方阐释学的部分概念
       第三节 西方其他与文本阅读、理解相关的理论
      
       第二讲 关于中国文学阐释学方法的“右文说”
       第一节 驿:文献学与阐释学
       第二节 译:语言学与阐释学
       第三节 释:文学与阐释学
       第四节 绎:文艺学与阐释学
       第五节 择:阐释共同体的公论
       余 论 怿:学术研究的心态
      
       第三讲 诗歌、诗人与解释者的关系以及解诗原则
       第一节 诗言志——定义述略
       第二节 “诗言志”的方式
       第三节 断章取义
       第四节 以意逆志
       第五节 知人论世
      
       第四讲 诗之比兴与易之象的关系及由此产生的解释观念
       第一节 比兴定义的演变
       第二节 易之象的内涵
       第三节 诗之兴与易之象的对应关系
       第四节 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第五讲 言意之辨以及诗歌的理解与解释
       第一节 言尽意论
       第二节 言不尽意论
       第三节 得意忘言
       第四节 言外之意
      
       第六讲 诗歌“本义”与诗人“本意”的追求
       第一节 从“正义”到“本义”
       第二节 言与志的同一性
       第三节 深观其意
      
       第七讲 历史背景决定诗意理解与解释的观念
       第一节 背景的意义
       第二节 诗史说的泛化
       第三节 年谱与编年诗
       第四节 本事与本义
       第五节 诗史互证
      
       第八讲 典故密码的破解以及与作者对话
       第一节 以故为新
       第二节 齐言喻楚
       第三节 抉隐发藏
       第四节 以才学为注
      
       第九讲 从去意图、尚韵味到反诠释、非诗史倾向
       第一节 无意于文
       第二节 九方皋相马
       第三节 去意尚味
       第四节 水月镜象
       第五节 诗不必注
       第六节 诗非史
      
       第十讲 以解释者为中心的主观性诠释观念
       第一节 观诗各随所得
       第二节 借杯浇臆
       第三节 公共产权
       第四节 精神融合
       第五节 意解与心解
       余 论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本类型与阐释策略
      
       后 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