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问题研究
作者:
董雅华 著
定价:
49 元
页数:
231页
ISBN:
978-7-309-14453-6/D.995
字数:
17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就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一些比较重要或凸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主要涉及七个专题: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训性与解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与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以及学科开放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书主要运用哲学的范畴、知识和方法,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对以上专题进行反思、分析与建构,以期获得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由此尝试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研究框架和研究范式。
       本书适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相关专业领域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务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各专业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学习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董雅华,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知识·信仰·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思想道德修养》等专著及教材,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现实逻辑:实现社会的“繁衍”
       一、经济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政治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实现人的繁衍
       一、人的生存基本需要
       二、人的政治社会化需要
       三、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根基与动力
       一、实践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基
       二、个人的实践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基础
       三、社会生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意识形态及其本质属性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属性的研究理路
       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二元分析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边界
       一、思想政治教育承载意识形态传播的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的边界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
       一、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
       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矛盾问题
       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模式的转换及其影响
       四、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的策略选择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训性与解放性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及理论背景
       一、后人文主义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解构
       二、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建构
       三、规训与解放——关于教育的哲学反思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
       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对于教育目的的双重指向的确认
       二、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统一对于受教育者的双重属性的确认
       三、现实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对于教育价值的双重特性的确认
       第三节 规训性与解放性的非对抗: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指向
       一、社会实践生活过程是对规训性与解放性功能的确证
       二、人与社会的生存和全面发展诉求是规训性与解放性非对抗的基础
       三、规训性与解放性的辩证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的基本指向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与价值性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识性与价值性分离的现象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面知识性与价值性分离的现象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层面知识性与价值性分离的现象
       第二节 知识性与价值性可通约
       一、知识的价值性实存
       二、价值的知识性实存
       第三节 知识性与价值性共存的内在根据
       一、认知理性是通向道德和信仰的阶梯
       二、道德和信仰归根结底是主体性的价值选择
       三、道德和信仰教育需要学理支撑与价值认同
       第四节 知识性与价值性有机融合的实践理性
       一、价值主导原则:价值观教育与认知教育相互渗透
       二、情感媒介条件:情感培育催化由认知到价值的转化
       三、知行合一机制:实践过程形成认知和养成行为
       四、教育过程规范:宣明价值评判与事实陈述分殊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第一节 公共性的内涵和思想起源
       一、公共性的内涵
       二、西方哲学中的公共性思想的发端与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精髓
       一、公共性思想的本源
       二、公共性思想的内核
       三、公共性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运动的过程
       第三节 公共性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的公共性意蕴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相悖向度的公共性缺失
       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建构意义
       四、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生成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何以可能
       一、共同体概念的演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交往关系建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西方哲学渊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主体间性关系确证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构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话语行为模式选择:目的行为还是交往行为?
       一、社会行为理论视域中的目的行为与交往行为
       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话语行为选择:交往行为模式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话语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样态
      
       第七章 学科开放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交叉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特性与学科际交融
       二、交叉学科的建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建设
       一、解决学科发展困境的现实诉求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重在方法论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体系建设的目标、价值导向与方法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