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大国治理与公共政策变迁:中国的问题与经验
作者:
唐贤兴 著
定价:
58 元
页数:
547页
ISBN:
978-7-309-14443-7/D.989
字数:
40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界定了大国治理的概念,提出了大国治理的性质给中国的公共政策及其变迁所规定的基本特点,并在复杂性、公共利益价值、政府间关系、社会冲突、中国的国际社会化等多个政策领域,深入地描述和分析了公共政策变迁的逻辑和路径,由此系统地归纳和解释了中国政策变迁的特定模式。
       本书的理论与案例都极具本土化特色,适合对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唐贤兴,自1997年在复旦大学获得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国际政治系、外交学系、公共行政系教书,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副主任。曾长期在香港大学(HKU)、佐治亚大学(UG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民主和治理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公共政策、人权等。在各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产权、国家与民主》《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论政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等专著、教材多部,以及《俄罗斯未竟的革命》《分权化与治理》《治理、政治与国家》(即将出版)等译著多部。
      

书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大国治理的政策困境与政策变迁
       1.1问题的提出
       1.2何谓“大国治理”中的“大国”?
       1.3“问题大国”:中国国家治理的复杂性
       1.4“转型中的大国”:中国国家治理的弹性
       1.5“失衡的大国”:中国国家治理的协同性
       1.6大国治理与中国公共政策的变革
      
       第2章 复杂社会的治理:用复杂性思维武装公共政策
       2.1复杂社会的一般特性
       2.2复杂社会:中国的特殊性?
       2.3政策理论与治理实践中的简单思维
       2.4复杂性思维与中国公共政策展望
      
       第3章 确立公共利益: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价值的变化
       3.1确立公共利益的理念:一个艰难的历程
       3.2不和解状态下的公共利益:社会冲突的视角
       3.3合作的构建与公共利益的界定:困难与突围
       3.4结论:政策设计如何有益于民主?
      
       第4章 公共政策变革的制度基础
       4.1政策变革与制度的内在关联: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4.2制度基础的历史演进:大致的脉络
       4.3制度基础与政策变革:价值、结构与过程
       4.4公共政策变革的有限性:需求与供给的制度难题
      
       第5章 政府偏好与政策变迁:以收容遣送制度的存废为案例
       5.1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的有关理论
       5.2政府偏好与制度起源:20世纪50年代后的收容遣送政策
       5.3政府偏好与政策扭曲:20世纪90年代的收容遣送制度
       5.4“孙志刚事件”:中国制度变迁中的政策议程设置
      
       第6章 政策边界与大国治理的弹性:“土政策”的合理性及其规范
       6.1问题的提出
       6.2说得多研究得少:土政策的定义
       6.3大国治理与“政策边界”的弹性:土政策的合理性
       6.4土政策的运作及其功能:案例分析
       6.5正面功能:土政策与治理的契合
       6.6土政策的未来
      
       第7章 传统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政策变革的限度和难度
       7.1问题的提出
       7.2对短期行为的认识和批评:文献的而非政治的
       7.3地方公共政策行为的嵌入性:传统发展战略与制度
       7.4治理短期行为:公共政策的转型及其限度
      
       第8章 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博弈与合作的困境:跨域治理的视角
       8.1问题的提出
       8.2作为一种问题和处方的跨域治理
       8.3跨域治理中的政策博弈:动力、要素与政策选择
       8.4跨域治理中的公共物品提供:“异地高考”的政策博弈
       8.5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困境
       8.6中国跨域治理的可能方向
      
       第9章 突发性公共事件与政府部门间协作:制度、政策与过程
       9.1部门协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一个分析框架
       9.2政府部门间协作:治理危机的实践演进
       9.3部门间的协作性治理:内生动力
       9.4危机治理:中国部门间协作的现实困惑
       9.5部门间协作治理的政策优化方向
      
       第10章 利益集团对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理论与案例
       10.1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10.2利益集团对中国政治和政策过程的影响
       10.3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与发展
       10.4案例:利益集团对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
      
      
       第11章 社会冲突、公众参与和公共政策的变迁:一个来自广州的案例
       11.1问题的提出
       11.2番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从上马到中止
       11.3社会冲突的政策根源
       11.4抗议行动与政策变迁:建构功能的约束性条件
       11.5管理社会冲突
      
       第12章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中国公共政策的变革:理论与经验
       12.1问题的提出
       12.2政策工具的选择:依据与制约因素
       12.3“运动式”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困境
       12.4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动员:正在转型的模式
       12.5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环境政策变化的例证
       12.6政策工具革新的意义
      
       第13章 对外开放、国家的国际社会化与公共政策的变迁
       13.1全球化与国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与压力
       13.2国家的国际社会化与国家行为的变化
       13.3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13.4中国对外开放的绩效:经济增长与政策变迁
       13.5利用外资与制度变迁:法律政策文本与长三角的经验
       13.6让开放真正起作用
      
       第14章 结论:中国公共政策变革的逻辑和未来
       14.1公共政策变迁过程
       14.2复杂性与政策变迁
       14.3转型与政策变迁
       14.4开放与政策变迁
       14.5冲突与政策变迁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