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医药学教程
作者:
蔡定芳 董竞成 主编
定价:
80 元
页数:
382页
ISBN:
978-7-309-14552-6/R.1755
字数:
56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中国医药学渊源、中国医药学基础医学、中国医药学方药医学、中国医药学临床医学、中国医药学结合医学5大体系阐述中国医药学基本内容。中国医药学渊源从中国医药学历史渊源、中国医药学文化渊源、中国医药学实践渊源3个方面阐述中国医药学的起源。中国医药学基础医学从天人合一、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生理、宏观四诊、辨证纲要、临床决策、经络腧穴9个章节阐述中国医药学基本理论体系。中国医药学方药医学将中医方剂学与中药学合而为一,阐述中国医药学方药医学的主要学术思路。中国医药学临床医学以病证结合为纲,阐述100多种临床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识证治要点。中国医药学结合医学阐述基础结合医学、内科结合医学、外科结合医学、妇科结合医学、儿科结合医学、老年结合医学、骨伤结合医学、护理结合医学的研究概况,其中大部分内容为我校结合医学研究工作的传承与发展。
       本书是复旦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中国医药学教材,也是全国各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蔡定芳,1956年生于上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副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内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曙光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留学日本德岛大学、日本富山大学。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及神经内科临床与科学研究,擅长内科疑难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在脑血管病、睡眠障碍、抑郁障碍、帕金森病等研究领域作出成绩。承担中日合作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疾病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教育部等多项研究课题。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近50名,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含SCI收录)320篇,主编专著《肾虚与科学》《中医与科学》《恽铁樵全集》《陆渊雷全集》《姜春华全集》《沈自尹全集》《南山书屋文集》等11部。获国家与省部级科学成果奖7项。
      
       董竞成,1959年生于上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世界卫生组织复旦大学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科技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医药学渊源
       第一节 中国医药学历史渊源
       一、远古简史
       二、三皇五帝
       三、夏商西周
       四、春秋五霸
       五、战国七雄
       六、秦汉三国
       第二节 中国医药学文化渊源
       一、四书五经
       二、老庄墨子
       三、孙吴兵法
       四、楚辞尔雅
       第三节 中国医药学实践渊源
       一、中国古代医疗建制
       二、中国医药学问世之前医书
       三、神化医家
       第四节 中国医药学确立
       一、《黄帝内经》确立中国医药学基础医学体系
       二、《伤寒杂病论》确立中国医药学临床医学体系
       三、《神农本草经》确立中国医药学药物医学体系
      
       第二章 中国医药学基础医学
       第一节 天人合一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内容
       第二节 太极八卦
       一、太极基本概念
       二、太极基本内容
       三、八卦基本概念
       四、八卦基本内容
       第三节 阴阳五行
       一、阴阳基本概念
       二、阴阳基本内容
       三、五行基本概念
       四、五行基本内容
       第四节 五运六气
       一、天干地支
       二、五运
       三、六气
       第五节 藏象生理
       一、藏象概论
       二、脏腑解剖
       三、脏腑基本物质
       四、神形天式
       五、脏腑功能
       六、奇恒之腑功能
       七、五脏调节论
       第六节 诊断方法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脉诊
       第七节 辨证纲要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三、六淫辨证
       四、六经辨证
       五、卫气营血辨证
       第八节 临床决策
       一、辨别证候的临床决策
       二、审察病情的临床决策
       三、揆度病势临床决策
       第九节 经络循行
       一、十二经脉
       二、十二别经
       三、奇经八脉
      
       第三章 中国医药学方药医学
       第一节 辨证方药医学
       一、辛温发散表寒方药
       二、辛热祛散里寒方药
       三、辛凉发散表热方药
       四、寒凉清泄里热方药
       五、辛甘温润凉燥方药
       六、甘凉滋润热燥方药
       七、苦温散寒燥湿方药
       八、苦寒清热利湿方药
       九、甘温补虚益气方药
       十、辛散行气方药
       十一、甘温养血补虚方药
       十二、活血化瘀方药
       十三、壮水滋阴方药
       十四、逐水抑阴方药
       十五、益火温阳方药
       十六、泻火制阳方药
       第二节 辨病方药医学
       一、醒脑开窍方药
       二、镇心安神方药
       三、止咳平喘方药
       四、除风湿痹方药
       五、止血方药
       六、熄风解痉方药
      
       第四章 中国医药学临床医学
       第一节 中国医药学传染病学
       一、流行性感冒
       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三、禽流感
       四、麻疹
       五、流行性腮腺炎
       六、水痘
       七、带状疱疹
       八、流行性出血热
       九、登革热
       十、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一、病毒性肝炎
       十二、艾滋病
       十三、立克次体病
       十四、白喉
       十五、百日咳
       十六、伤寒
       十七、细菌性痢疾
       十八、霍乱
       十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十、肺结核病
       二十一、梅毒
       二十二、钩端螺旋体病
       二十三、回归热
       二十四、疟疾
       第二节 中国医药学内科医学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支气管炎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四、支气管哮喘
       五、肺炎
       六、肺水肿
       七、急性肺栓塞
       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九、呼吸衰竭
       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十一、原发性高血压
       十二、心脏瓣膜病
       十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十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十五、心力衰竭
       十六、慢性胃炎
       十七、消化性溃疡
       十八、原发性腹膜炎
       十九、肝硬化
       二十、药物性肝病
       二十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二十二、布-加综合征
       二十三、肝性脑病
       二十四、肝衰竭
       二十五、慢性肾脏病
       二十六、肾小球肾炎
       二十七、间质性肾炎
       二十八、肾病综合征
       二十九、IgA肾病
       三十、肾盂肾炎
       三十一、急性肾损伤
       三十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十三、白血病
       三十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三十五、霍奇金淋巴瘤
       三十六、非霍奇金淋巴瘤
       三十七、多发性骨髓瘤
       三十八、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三十九、过敏性紫癜
       四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四十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十二、荨麻疹
       四十三、风湿热
       四十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四十五、类风湿关节炎
       四十六、成人斯蒂尔病
       四十七、皮肌炎
       四十八、巨细胞动脉炎
       四十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五十、白塞病
       五十一、干燥综合征
       五十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五十三、痛风
       五十四、糖尿病
       五十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五十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五十七、甲状腺炎
       五十八、原发性肝癌
       五十九、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六十、胰腺癌
       六十一、大肠癌
       六十二、胃癌
       六十三、乳腺癌
       六十四、肾细胞癌
       六十五、膀胱癌
       第三节 中国医药学神经病学
       一、三叉神经痛
       二、坐骨神经痛
       三、面神经麻痹
       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五、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六、急性脊髓炎
       七、脊髓空洞症
       八、运动神经元病
       九、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十、急性病毒性脑炎
       十一、癫痫
       十二、急性缺血性卒中
       十三、多发性硬化
       十四、正常压力脑积水
       十五、帕金森病
       十六、遗传性共济失调
       十七、肝豆状核变性
       十八、重症肌无力
       十九、动眼神经麻痹
       二十、阿尔茨海默病
       二十一、偏头痛
       二十二、多发性肌炎
       二十三、抑郁障碍
       二十四、焦虑障碍
       第四节 中国医药学外科医学
       一、肠梗阻
       二、急性胰腺炎
       三、胆石症
       四、肾石症
       五、脉管炎
       第五节 中国医药学儿科医学
       一、抽动秽语综合征
       二、儿童性早熟
       三、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四、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六、维生素A缺乏症
       七、神经性厌食
       第六节 中国医药学妇科医学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三、盆腔炎
       四、不孕症
       五、流产
       六、异位妊娠
       七、产后出血
      
       第五章 中西结合医学
       第一节 中西结合理论研究
       一、中医理论研究思路
       二、阴阳常阈调节论
       三、中西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
       四、肾本质研究
       五、病证结合研究
       第二节 中西结合内科医学
       一、中西结合心血管疾病研究
       二、中西结合呼吸疾病研究
       三、中西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四、中西结合肾脏疾病研究
       五、中西结合神经疾病研究
       六、中西结合内分泌疾病研究
       七、中西结合血液疾病研究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外科疾病研究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妇科疾病研究
       第五节 中西结合儿科医学
       一、中西结合性早熟研究
       二、中西结合儿童呼吸病研究
       三、中西结合儿童精神行为疾病研究
       四、中西医结合诊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
       第七节 中西结合骨伤科疾病研究
       第八节 中西结合护理医学研究
       一、概述
       二、中医护理学基本内容
       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