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通用学术英语演述教程
作者:
郑丽琦 谢逸轩 本册主编
定价:
35 元
页数:
132页
ISBN:
978-7-309-14234-1/H.2888
字数:
19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总序
      
       我国莘莘学子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一路辛苦十多年,到了大学还有英语课程。其目的是为了什么?如果中小学英语主要学习通用英语,是为今后的应用打好基础,那到了大学还要求学习通用英语,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应对英语必修课程的考试,还是为了通过对他们毕业至关重要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是为了获得在英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交际能力,能够在街上指路,出国能够旅游?或是为了能够开阔眼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如果回顾国际上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无论教学环境是全英语的英美国家和我国香港,还是教学环境是母语的欧洲和亚洲的日本等,他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可以说,这是国际上所有高校开设大学英语的核心价值目标。离开了为自己专业学习服务这一目的,大学英语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为自己专业学习服务的英语就是学术英语。学术英语(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是专门用途英语(ESP)下面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在高校层面上为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的英语教学,旨在帮助大学新生从高中通用英语顺利过渡到大学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英语下面可分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两种。专门学术英语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所需要的英语交流能力。通用学术英语是训练各学科中通用的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例如听讲座、做笔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课程论文、陈述交流研究成果和参加学术讨论等能力。更重要的是通用学术英语还注重学术素养。例如:搜索、评价、综述和运用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完成研究项目的能力。这就是本教材提倡的通过学术英语学习要达到的c-English: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oss-culture。
       因此,本系列教材适合每个大学生,包括高职高专学生。尽管很多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或许不是搞学术研究,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跨文化交流以及团队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是企业对任何一个他们理想的员工的要求。研究不仅仅在学术领域,也完全应该用于职场。研究不仅仅是硕士、博士的事情,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学会研究。美国小学生就开始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文献搜索和社会调查,写出“美国为什么要在日本扔原子弹”和“美国下层阶级对转基因食品看法”的报告,为什么中国大学生还不能搞研究呢?
       根据2003年日本制定的《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日本教育界对中小学生、普通公民的英语学习要求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要具备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后者是要具有能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英语的能力。日本科学家之所以能够从1949年开始起至今获得22个诺贝尔科学奖,日本学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中排名第一,这一切和日本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学术英语能力,尤其是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撰写专业论文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日本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实实在在,不做表面文章,训练学生用英语为汲取现代科学文化的工具。日本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已为它的经济发展所证明” (许国璋,1978) 。
       在当今世界上,85%以上的科技文献都是用英语写成的。一个大学生若不能阅读文献,了解本领域的世界前沿发展情况,不能交流本专业的信息和成果,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实际上,教育部早在200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1号文件中,就提出了学术英语概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要求始终得不到落实。
       上个世纪我国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与国际交流较少,英语几乎没有外在的需求,英语只能当作一种知识或兴趣来学习,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只能突出其人文性的一面——通过外语学习,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选择通用英语是可以理解的。但本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我们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社会都对大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有很强的需求,急需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语能力的人才,此时进行教学定位转移,选择学术英语才是正确的决定。
       2012年,用以贯彻这一精神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简称《上海框架》)正式诞生。这份我国第一个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地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使他们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学术英语教学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学术英语教学的实践在越来越多的大学
       开展。
       《通用学术英语系列教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写和出版的。通用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有三个不同:1) 两者在目的上不同,前者是为学生专业需求学习服务的,后者纯粹为打基础而学习,或为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2) 输入材料有所不同,学术英语选择信息性较强、以培养一定抽象思维能力的一般人文科普文章和讲座为主,而通用英语主要是趣味性和可思性较强的故事、散文和新闻; 3) 教学方法不同,学术英语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和句子分析,而是主要训练信息的查找、评价和表达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结合课文主题开展具有一定研究性质的项目活动,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用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都是语言学习课程,都是在继续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技能,因此,在学习起始水平和课程难度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这可以从全国近百所高校开设通用学术英语得到证明。
       《通用学术英语系列教程》按听、说、读、写技能编写,共五册: 《通用学术英语综合教程》、《通用学术英语听说教程》、《通用学术英语写作教程》、《通用学术英语演述教程》和《通用学术英语词汇教程》。学术英语按这种方式编写在国内尚属首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了《学术英语系列教材》,但是按学科分类的,有理工、医学、经济、管理和人文等分册。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了由清华大学外文系编写的《通用学术英语读写系列教材》,主要是读写方面的: 四册分别为《英语研究论文读写教程》、《英语文献综合读写教程》、《英语议论文读写教程》和《英语说明文读写教程》,且层次较高。 其对象是“英语能力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较高要求’的学生”,也即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的学生。而我们的《通用学术英语系列教程》的使用对象是大学英语三级或四级水平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的《综合学术英语教程》也有四册,但属于同一类型按难易度分的,即《综合学术英语教程》一、二、三和四册,其对象是从本科新生开始的。可以说,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起点又相对较低的《通用学术英语系列教程》在我国是第一套。有了编写《学术英语理工分册》和《综合学术英语系列教程》的经验和一些高校使用这两套教材的反馈意见,我们在编写《通用学术英语教程》时,编写理念更新颖,教材设计更完善,且又有了许多创新点。
       《通用学术英语系列教程》是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从几十年一贯的打基础性质的通用英语教学向为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的学术英语教学转型的又一尝试。尽管国际上已有许多通用学术英语教材出版,但本土化的高校系列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编写是首创。经验不足,错误难免,但该系列教材和我们正在进行的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她代表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发展的方向。
      
       蔡基刚
       2019年5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编者的话
      
       《通用学术英语演述教程》是蔡基刚教授为总主编的通用学术英语系列教材中的一种。本教程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高等院校本科高年级、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及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和表达技能的需要,使一批高素质人才能够通过通用学术英语技能的学习来更好地服务自己的专业学习。
       本教材有以下特点:
       1.系统详实
       本教程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成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两个部分。第一单元:识别演讲关键信息,建立与听众的关联性;第二单元:了解分析听众,选择合适的演讲的方式;第三单元:准备有效的演讲开头,使用不同的导入技巧;第四单元:了解不同的演讲框架,构建连贯的构架模式;第五单元:学习演讲结尾的方法,设计有效的演讲结尾;第六单元:辨析演讲用语,使用正确有效的语言;第七单元:运用修辞策略,学会用语生动。第八单元:掌握其他演讲技能,恰当有效地运用声音仪态发表演讲。每个部分的选题与内容编排都紧扣大学生英语演述技能的各个方面。本教程设计为一个学期32学时,每个单元4个学时,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该教材给予教师与学生较大的空间,教师可以进行信息的更新与补充,学生也可有更多自主权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2.实用性强
       英语学习需要在真实鲜活的语境中,让学习者持续地实践应用,才能实现有效的巩固与发展,因此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体现听、说、读、写、看并举。本书配有精彩的讲座视频材料,既训练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听力等语言能力。练习题有信息匹配题、理解简答题、句子改写题及翻译题等,这些任务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实际应用,通过互动练习,激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除完成以上练习,课堂教学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将技巧和内容相结合,讨论演讲内容、演讲者的观点、呈现观点的方式方法等引导学生就与主题相关话题进行批判性思维,循序渐进地导入讲座内容。此外,每单元都设置与主题相关的Lab Task,作为学生课后练习,旨在训练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检查和讨论相关练习,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章节的学习实践任务。
       3.理念先进
       本教程选材丰富立体,注重提高学生学术英语讲座听与说的技能培养。话题的选择尽量做到灵活有趣,具有较强的探讨性与思辨性。本教程强调英语学习与现代互联网有机结合,教材在相关的章节中布置与互联网链接密切联系的任务,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实现目标,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拓展相关的学习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本教程编写的过程中,辽宁中医药大学王瑶瑶副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在此表示特别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参阅了大量的国外原版书籍,并从互联网上选取了部分文字材料,在此不再一一列出,谨向有关出版社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郑丽琦
       2019年5月于福州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