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公共卫生监测: 理论和实践(第三版)
作者:
[美]丽莎·M·李 等主编 顾沈兵 主译
定价:
98 元
页数:
401页
ISBN:
978-7-309-13470-4/R.1666
字数:
45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译者的话
      
       公共卫生监测是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对抗流行性传染病最好的武器。在全球化的今天,疾病谱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类新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在给人类造成严重健康威胁的同时,也为公共卫生监测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共卫生监测的理论和实践》一书全面梳理了目前我们急需掌握的应对在公共卫生领域日益增加的监测需求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公共卫生监测和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学和数据管理的方法。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机构,承担很多公共卫生监测,如健康素养具备率、烟草流行率等,特别是近来开展的健康行为监测,都需要公共卫生监测的理论来指导,因此译者希望本译作能够为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公共卫生监测的理论和实践》译作是一个团队的成果,借此机会表达我的拳拳谢意。
       感谢本书的原作者及其团队为公共卫生监测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李长宁、李英华、肖瓅、汤捷、李光耀、丁晓沧、傅华、何纳、赵根明、王帆、崔颖等专家,感谢他们抽出宝贵时间对本译作进行审阅校对,并提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感谢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及各区健康教育条线参与翻译校对的诸位同事。
       再次谢谢所有为本书得以付梓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同仁们!
      
       顾沈兵
       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1发展历史
       1.1背景
       1.2监测概念的完善
       1.3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监测
       1.4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目的和应用
       1.4.1目的
       1.4.2应用
       1.5公共卫生监测现状
      
       2建立监测系统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2.1监测系统的目标
       2.2方法
       2.3系统开发、数据收集和系统管理
       2.3.1病例定义
       2.3.2主动和被动监测系统
       2.3.3监测系统局限性
       2.3.4数据安全和信息隐私
       2.3.5现场测试
       2.3.6数据采集
       2.3.7标准化
       2.4分析与解释数据
       2.4.1数据分析
       2.4.2数据发布
       2.4.3监测系统评估
       2.4.4监测系统涉及的相关部门
       2.5附录2A
       2.5.1目的
       2.5.2法律依据
       2.5.3报告机制
       2.5.4数据收集
       2.5.5数据传输
       2.5.6分析
       2.5.7解释
       2.5.8发布
       2.5.9使用
       2.5.10评估
      
       3公共卫生监测的经济与政策因素
       3.1监测的必要性
       3.2监测的作用
       3.3从市场失灵论政府主导监测
       3.4监测具备的特征
       3.5监测属于典型的非竞争性但排他性的产品
       3.6公共卫生监测的公益性与市场失灵论
       3.7政府实施监测的权力
       3.8对政府干预和其他非经济学论证的批评
       3.9结语
      
       4公共卫生监测数据采集——创建一个监测系统
       4.1问题陈述: 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4.1.1病例定义
       4.1.2监测对象定义
       4.1.3监测目标人群
       4.1.4数据收集的期限
       4.1.5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频率
       4.2数据结构
       4.2.1电子数据
       4.2.2非电子数据源
       4.3电子数据存储和共享
       4.4数据访问流程
       4.5数据质量
       4.5.1标准化的词库
       4.5.2通用卫生标识符
       4.5.3健康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6结语
      
       5信息学与监测数据管理
       5.1公共卫生信息学及其在监测上的应用
       5.2信息学的概念和术语: 提供给公共卫生监测人员的简介
       5.3适用于公共卫生监测信息学的一个例子:监测数据流、工作流和信息流分析
       5.4数据管理标准在公共卫生监测中的作用
       5.5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管理的作用、职责和人员
       5.5.1以“监测数据建模和数据库设计”作为信息学应用到监测任务的例子
       5.5.2信息支持的集中与分散
       5.5.3监测团队: 信息学者、流行病学家和实验室专业人士
       5.5.4机构的作用
      
       6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6.1监视系统的类型与分析的关系
       6.2实践方法
       6.3监测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6.3.1测量和参数
       6.3.2频数(计数)
       6.3.3概率
       6.3.4构成比
       6.3.5集中趋势的测量
       6.3.6分类
       6.4基于调查抽样设计的数据监测系统的描述性分析
       6.5监测数据的推断性分析
       6.5.1趋势分析
       6.5.2生存分析
       6.5.3横断面数据的相关分析
       6.5.4复杂抽样设计数据的分析
       6.5.5时间和空间离散分析
       6.5.6数据要求
       6.5.7分析/统计方法
       6.5.8发现聚类的方法
       6.5.9发现聚类的方法/疾病图谱
       6.5.10结果的报告和解释
       6.5.11时间离散检验
       6.5.12现在和过去比较图
       6.5.13扫描统计
       6.5.14时间序列法
       6.6人口学数据和分析方法
       6.6.1数据要求
       6.6.2标准化
       6.6.3寿命表概率
       6.6.4人口估计和预测
       6.6.5年龄、周期和队列效应的归因
       6.6.6疾病直接决定因素的分解
       6.7监测信息的可视化
       6.7.1统计表
       6.7.2统计图
       6.7.3图表
       6.7.4地图
       6.7.5交互式数据显示
       6.8监测数据的应用
       6.8.1监测结果的解释
       6.8.2备择假设
       6.8.3发现流行
       6.8.4发现新的综合征
       6.8.5趋势监测
       6.8.6公共政策评估
       6.8.7未来需求计划
       6.9结语
      
       7传播公共卫生监测数据以采取行动
       7.1概述
       7.2背景和目的
       7.2.1监测传播的历史
       7.2.2传播的目的: 发布与传播
       7.3传播模式和框架
       7.3.1简单的传播模式
       7.3.2传播:“监测环路”与“程序环路”的整合
       7.3.3公共卫生监测信息传播的框架
       7.4公共卫生监测数据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7.4.1通过新闻媒体报告监测信息
       7.4.2危机公关
       7.4.3政治和伙伴关系
       7.5结语
      
       8公共卫生监测评价
       8.1概述
       8.2监测的监控与评价
       8.3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8.4监测系统描述
       8.4.1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8.4.2目的和目标
       8.4.3系统的运作与组成
       8.4.4系统运行的资源
       8.5聚焦评价设计
       8.6系统的监测属性评估
       8.7系统的信息属性评估
       8.8结论:建议及评价结果应用
       8.9结语
      
       9公共卫生监测伦理问题
       9.1公共卫生
       9.2原则和其他道德考量
       9.2.1有利原则
       9.2.2尊重个人原则
       9.2.3公正原则
       9.2.4解决相互矛盾的道德准则
       9.3实用规则与指导方针
       9.3.1职业行为准则
       9.3.2立法中伦理思
       9.3.3伦理在监测中的应用
       9.4结语
      
       10有关美国公共卫生监测的法律思考
       10.1引言
       10.2公共卫生监测的一般法律
       10.2.1美国宪法
       10.2.2州治安权与公共卫生
       10.3强制上报疾病及疫情
       10.3.1州和保留领地流行病学家委员会在疾病报告标准化中的作用
       10.3.2疾病报告相关法律的执行
       10.4公共卫生监测的发展
       10.5数据收集、分析和传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10.6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健康信息隐私保护
       10.7联邦公共卫生信息隐私法
       10.8最少需求标准
       10.9州和地方公共卫生信息隐私法
       10.10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公共卫生监测
       10.11紧急状况下国家和州的合作
       10.12结语
      
       11传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监测
       11.1引言
       11.2系统开发和数据收集
       11.2.1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
       11.2.2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构成
       11.3数据管理和信息整合
       11.3.1扩展互联网和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
       11.3.2在不同层级公共卫生机构中共享信息
       11.3.3在多个时期内从多个数据源整合与单个病例相关的数据
       11.4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11.4.1异常或暴发的监测
       11.4.2多重插补
       11.4.3地理信息系统
       11.5数据发布
       11.6数据的使用
       11.7系统评价
       11.7.1案例探查
       11.7.2其他监测方法评估
       11.7.3常规监测评估
       11.8结语
      
       12慢性病、伤害及出生缺陷的公共卫生监测
       12.1系统开发与数据采集
       12.2数据管理
       12.3数据分析
       12.4数据的发布与交流
       12.5系统评估
       12.6结语
      
       13人群健康决定因素的监测
       13.1概述
       13.2健康影响因素: 定义和模型
       13.3健康决定因素监测的原则
       13.3.1作为一种“状态”的决定因素及其流行程度
       13.3.2决定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健康产品的不公平性
       13.3.3健康决定因素监测的3种途径
       13.4健康决定因素监测的实践现状
       13.4.1WHO健康公平监测框架
       13.4.2健康贫穷指数
       13.4.3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13.4.4州和县健康排名
       13.5King县的社区指数
       13.6健康决定因素监测的发展趋势
       13.7面临挑战
       13.8提高健康决定因素监测系统的建议
      
       14公共卫生监测的准备与应急反应——人群健康的生物监测
       14.1概述
       14.2定义
       14.3目的
       14.4系统要求
       14.5系统实施
       14.6数据来源
       14.7挑战
       14.8结语
      
       15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安全——行政信息系统监测和公共卫生监测接口
       15.1概述
       15.2如何定义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15.3谁负责质量问题
       15.4质量测量的标准和合作
       15.5谁进行质量测量
       15.6谁使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数据
       15.6.1买家
       15.6.2健康计划
       15.6.3医疗机构
       15.6.4消费者
       15.7预防、急性和慢性护理的质量测量
       15.8推动质量改进
       15.9卫生保健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公共卫生监测
       15.10卫生保健相关的感染
       15.11医疗产品安全监测
       15.12未来的道路
      
       16美国医疗产品市场监测
       16.1概述
       16.2上市前产品评价
       16.3市场监测的基本原则
       16.4医学产品的信号检测
       16.5因果关系评估
       16.6数据收集
       16.7市场监测的公共卫生重要性
       16.8药品市场监测
       16.9设备市场监测
       16.10生物产品的市场监测
       16.11国际合作
       16.12市场监测活动的创新
       16.13未来的方向和新的挑战
       16.13.1提高案例报告大数据的分析
       16.13.2扩大监测和观察性研究使用的数据库
       16.13.3了解不良事件的科学
       16.13.4国际合作
      
       17资源不足环境下的监测: 全球健康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17.1全球健康背景下的公共卫生监测
       17.1.1公共卫生监测的国际合作伙伴和网络
       17.1.2全球健康背景下的公共卫生监测政策
       17.1.3技术进步
       17.1.4资源不足环境
       17.2资源不足环境下监测的一般原则
       17.3监测类型
       17.3.1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监测
       17.3.2资源不足情况下监测方法的选择
       17.4资源不足条件下监测系统的协同、统一与整合
       17.5公共卫生监测的有利环境
       17.6未来的机会,加强监测需要循证
      
       18美国州和地方的公共卫生监测
       18.1州和联邦监测合作的历史
       18.2州和地方公共卫生监测的特征
       18.2.1州和地方监测系统的法律基础
       18.2.2州和地方健康监测的目的与公共卫生行为联系紧密
       18.2.3州和地方的监测方法与目的相关
       18.2.4州和地区的监测、公共卫生措施和研究
       18.3监测系统对州和地方工作的重要意义
       18.3.1法定传染病监测
       18.3.2疾病登记监测
       18.3.3哨点监测
       18.3.4周期性的人群调查
       18.3.5综合征监测
       18.3.6对监测有用的信息系统
       18.3.7生命统计
       18.3.8健康的管理数据
       18.4州和地方公共卫生监测的发展前景
      
       19监测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
       19.1背景
       19.2一般劳动力需求
       19.3人力资源开发框架
       19.4关键能力: 来自两个部门的例子
       19.4.1所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需具备的核心信息能力
       19.4.2实用流行病学家的能力
       19.4.3公共卫生信息学家的能力
       19.5人力资源发展策略
       19.5.1在职培训: 流行病情报服务
       19.5.2在职培训: 公共卫生信息学奖学金计划
       19.6发展公共卫生监测人力面临的挑战
       19.7未来发展方向
      
       20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中的机遇和挑战
       20.121世纪公共卫生监测的挑战和机遇
       20.1.1监测作为一个健康信息工具和建立一个通用词典
       20.1.2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承诺
       20.1.3数据累计和公共卫生监测的伦理问题
       20.1.4确保公共卫生人力未来的发展
       20.2结语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