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治理形态演进——以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实践为例
作者:
郑长忠 杨景明 等著
定价:
58 元
页数:
259页
ISBN:
978-7-309-13929-7/D.956
字数:
159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临汾路街道成立三十周年。临汾路街道三十年的实践,既是上海城市基层治理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也展示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时值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站在临汾路街道建设的新起点上,总结既有的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下一步街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于基层党建的学术研究而言,临汾路街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为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作者简介


       郑长忠,现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基地主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政党理论等。出版著作有《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紫光阁》,以及人民网、光明网等各类报刊网站上发表文章100余篇。
      
       杨景明,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理事、上海大学人才学院学员人生导师、上海东方讲坛讲师。出版著作有《引领转型:变革社会中的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等,公开发表政党政治和基层党建类论文30余篇。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发展与城市基层治理逻辑变迁:临汾路街道的实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城市治理体系发展:临汾路街道设立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居民自治、社区建设与治理力量衔接:市场经济初期的临汾治理
       第三节 社区共治、网格化管理与社区共同体建设:本世纪初期的临汾治理
       第四节 智能社区建设、治理体系创新与新时代城市基层发展:网络时代的临汾治理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多维立体治理形态生成:临汾路街道的经验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多维立体治理形态生成:机理与内涵
       第二节 从党政力量到多元主体:城市基层治理参与主体变化
       第三节 从行政化单一机制到多方面机制相结合:城市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变化
       第四节 从单一空间到多维空间:城市基层治理作用空间变化
      
       第三章 城市基层党建与多维立体治理形态发展:临汾路街道的探索
       第一节 城市基层多维立体治理形态发展与“组织力”工程提出:基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逻辑
       第二节 “组织力”工程建设与城市基层治理形态重构:内涵与框架
       第三节 “组织力”工程建设与城市基层多维立体治理形态发展:战略与内容
       第四节 坚持党的领导与“组织力”工程建设:原则与任务
      
       第四章 基层治理与政党发展的双向建构:临汾路街道的逻辑
       第一节 寓于服务中的领导与治理:城市基层社会构建中的政党功能
       第二节 城市基层治理形态变迁与基层党的领导方式发展:基于政党领导功能考察
       第三节 城市基层治理形态变迁与基层党组织形态发展:基于政党治理功能考察
       第四节 城市基层治理与政党组织发展的双向建构:中国逻辑在临汾路街道的演绎
      
       结语 多维立体治理形态建设与中国特色城市基层治理逻辑:临汾路街道的启示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