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翻译与现代中国
作者:
赵稀方 著
定价:
60 元
页数:
310页
ISBN:
978-7-309-13240-3/H.2759
字数:
25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初期是将翻译作品包括在内的。1949年后,翻译被纳入外文系。在涉及中外文学关系的时候,中文系学者较多运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等方法,并不涉及翻译本身。与此同时,外文系反倒有中外作家之间的翻译研究,不过局限于文本,不为中文系所注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已经出现翻译的文化学派,近年更出现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合流,翻译俨然已经成为文学文化研究的重镇。
       本书试图以翻译为方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透过翻译这个切入点,展示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过程。篇幅所限,本书只能选取一些“点”,画出一条轮廓线,既粗略展示翻译史的线索,也试图通过不同写法表现翻译研究的张力。
      

作者简介


       赵稀方(1964—),男,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代室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侧重翻译文学史、港台华文文学及后殖民理论研究。著有《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翻译现代性》《小说香港》《后殖民理论》《历史与理论》等,主编“后殖民理论经典译丛”。
      

书摘


       目录
      
       上编 
       从政治实践到话语实践
       ——明清“译名之争”
       天演与公理
       ——《天演论》与《民约论》
       文化的碰撞与协商
       ——《毒蛇圈》的翻译
       现代翻译的形成
       ——《新青年》的翻译
       另类现代性的建构
       ——《学衡》的翻译
      
       下编
       翻译的当代转型
       ——从延安整风到知识分子改造
       现代主义的海外接续
       ——香港《文艺新潮》的翻译
       新时期的思想复苏
       ——“名著重印与人道主义”
       性别的误区
       ——女性主义的翻译构建
       俄苏文学的光明梦
       ——俄苏文学的翻译
       中国翻译研究落后多少年?
       ——《红与黑》翻译论争的启示
      
       别是一家(何夕)
       ——赵稀方的学问之道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