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作者:
宋敏娟 著
定价:
26 元
页数:
222页
ISBN:
978-7-309-13735-4/G.1856
字数:
16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求助于信仰。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信仰,而不同的信仰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书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信仰问题,从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分析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规律。从三个层面对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大学生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分化”和“西化”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需要。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的全面变革,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冲击,他们的思想行为会随着社会、经济等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迁,往往较难形成稳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而且呈现出复杂、易变、多元化、多层次等特点。因而,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探索新时期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的路径和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具有形成信仰的内在基础,主体主观的确信是信仰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信仰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信仰是知、情、意、行的高度融合体,这四部分也构成了信仰教育内部建构过程的四个要素,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不断成熟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好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另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规避和化解各种负面信息和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是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规律的研究需要我们在三个层面上开展: 第一个层面是从宏观上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二个层面是从中观上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个子系统与教育学大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共有的规律,以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般规律;第三个层面是从微观上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准确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规律。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信仰与信仰的形成
       一、什么是信仰?
       (一)信仰的定义和内涵
       (二)信仰和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
       (三)信仰的特性
       二、信仰的结构
       (一)信仰的构成要素
       (二)信仰的构成类型
       (三)信仰的张力价值结构
       三、信仰的本质
       (一)信仰的内在根基
       (二)信仰的发生机制
       (三)信仰的终极存在
       四、信仰的形成
       (一)唯心主义的信仰形成观
       (二)唯物主义的信仰形成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信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一)信仰教育及认知结构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信仰的论述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的地位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非主流化心态的群体特征
       (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导致当代大学生在信仰上的矛盾和不稳定
       (三)政治思想认知的矛盾性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行为中理性与困惑并存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大趋势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不断成熟的趋势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不断升华的趋势
       (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日益稳定的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冷漠化的倾向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态度多样化的倾向
       (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世俗化的倾向
      
       第五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制约因素
       一、教育环境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三)社区环境的影响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国际、国内负面现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曲折历史的影响
       (二)社会不公平现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三)腐败现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三、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进一步完善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探讨
       一、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适应力
       (一)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包容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弹性”
       (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力
       二、重视环境影响,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
       (一)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三)构建有利的社区环境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规避各种负面因素,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一)增强党的政治权威
       (二)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四、创新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二)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四)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五)加强实践教学,拓展教育途径
       (六)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七)塑造全员育人环境,将信仰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第七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规律探索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必须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
       (三)必须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般规律
       (一)遵循教育学的一般规律
       (二)遵循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规律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特殊规律
       (一)信仰教育从观念教育入手
       (二)信仰教育必须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结语: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