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文明的个体”: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团体研究
作者:
张楠 著
定价:
30 元
页数:
208页
ISBN:
978-7-309-13760-6/I.1109
字数:
17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至于伦敦的沙龙,当然就是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了。和前两个世纪的文艺沙龙相比,这个团体中,男士绝大多数出身剑桥大学,女士出身伦敦国王学院,大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已经不是一介平民。他们从志同道合、聚会讨论开始“抱团”,随后其中的几位核心男女,缔结姻缘,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他们延续了二三十年的活动,在文艺上正值现代主义的兴起,在政治上则历经第一次欧战、苏俄建国、大萧条等重大历史变迁。个中人物,在思想方面多少又都受到分析派哲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的影响,极为重视人际思想交流的乐趣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将之视作社会进步的合理终极目的。他们的学术专攻涵盖了文学、艺术、经济、批评等诸多方面,彼此之间相互的影响自毋庸赘述,而且各自都多有著述,尤其是伍尔夫夫妇,还积极从事出版事业,将团体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严格说来,这个团体前后多年的活动,已经远远超越了历史上文化沙龙的范畴,更为深入地涉及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所构想的“公共领域”,对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化发展史的影响,至为深广。
      
—— 叶 扬

      

作者简介


       张楠,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2014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英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讲师,香港大学英文系荣誉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现代主义及其与欧洲哲学思想、古典自由主义和美学传统的关系等。在国内外学术和文化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伍尔夫、乔伊斯和福斯特的文章,并翻译出版了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和《换位》。
      

书摘


       目录
      
       序言
      
       绪论 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团体研究综述
      
       第一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蓝莓”夜谭
       谈话的艺术和心灵的契合
       艺术创造与智识追求
       “文明的个体”:沉思与行动
      
       第二章 现代性与“自我塑造”: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成长小说
       伍尔夫与布鲁姆斯伯里的启蒙理念
       “自我塑造”概念:传统与现代性
       “自我塑造”理想:从《远航》到《雅各的房间》和《奥兰多》
      
       第三章 个体德性与公共精神: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小说”
       “情感、礼仪和道德观念”
       《达洛维夫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
       命运与德性的再造
      
       第四章 伦纳德·伍尔夫的自由理念与政治志业
       道德感与公益心
       《丛林里的村落》
       《智慧的处女们》
      
       第五章 E.M.福斯特的人文自由理想:《霍华兹庄园》的世界主义精神
       “漂泊的文明”与无根世界主义
       手段与目的:阿诺德式文化理想
       “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有机体
      
       结语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团体与全球现代主义
      
       附录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