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现代胆道外科学
作者:
顾树南 主编
定价:
350 元
页数:
1007页
ISBN:
978-7-309-12307-4/R.1555
字数:
187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认识和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胆道外科学上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理念。例如,围手术期外科(perioperative period surgery)、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功能保护性外科(function preserving surgery)、精准外科(precise surgery)、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等。这些新理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所认识、重视和接受,并已逐渐融入整个医疗实践中。这些新理念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一切为了患者”。就是要我们刻苦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尽力保护患者脏器的功能,切实减少医源性损伤,努力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胆道外科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常较急剧,患者痛苦难忍。胆道系统的解剖组织结构复杂,变异难测;生理功能复杂,而且十分重要;毗邻关系紧密贴连,盘根错节。因而,胆道外科疾病一旦发病,累及脏器较多,病理变化多端,手术治疗困难,潜在危险性大。倘若贻误诊断,治疗不当,则后果严重。
       我的老师李清潭教授于1978年编写了一本《胆道外科学基础》,由于当时市面上偏重于临床治疗的著作已有多本,而着重临床及基础方面的专著则鲜有面市,故该书出版后深受医学界同仁的好评。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原本想在数年后再版该书,不幸夙愿未偿。为完成老师的遗愿,我组织人员,以《胆道外科学基础》为蓝本,于1994年编写了《胆道外科学》。该书由陈文庆教授和吴孟超院士作序,出版后社会反响较好,并在1995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中获优秀奖。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胆道外科学》已远远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期间有不少读者希望该书能予再版,以满足广大临床医生的需要。特别是杨玉龙等教授,在几次学术会议上相遇时,总是盼望我再版《胆道外科学》,还表示要积极参与。同仁们的殷切期望、热情支持使我很受感动,但我总感到自己才小任大、财匮力绌、才识不逮而忠实有余,不敢轻易承诺。后向院领导汇报,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各位参编人员在百忙中废寝忘食,笔耕不辍,业经2年多的辛勤工作,终于完成了这部《现代胆道外科学》的编著。
       《现代胆道外科学》分6篇,共40章,书中对胆道外科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做了尽可能详尽的介绍,力求成为能反映现代胆道外科发展水平的一部专著。
       本书在编写时体现了胆道外科理论的先进性、疾病知识的系统性和诊疗技能的实用性,使读者在参阅时能感到既方便又实用,有所获益。
       书中概括叙述了胆道系统的解剖和生理;扼要介绍了胆道外科疾病的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技术;重点阐述了胆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特别强调了胆道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和对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的防治。弄清肝、胆、胰的解剖是进行手术的基础,结合临床手术的需要,本书对手术中可能遇到困难的解剖部位给予较详细的描述,对易发生意外的部位,在手术技巧上详细介绍了防范的对策和处理经验。
       在胆道疾病中,胆结石是一个突出的“老大难”问题,书中对胆红素的代谢和转运因子的作用、胆汁成分的变化、胆石形成的机制、胆道细胞在术后胆管狭窄中的作用,以及对碎石、溶石的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书对超声、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检查及胆道外科疾病的数字化虚拟系统的临床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明确诊断、分析胆道疾病的毗邻解剖,有利于外科精准地切除病灶,从而更好地保护组织器官的功能;对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查及评分做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有助于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重视对脏器的保护。
       微创外科是在传统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外科是微创外科的基石。传统外科学的许多理论、原则是几代外科先驱者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创新是胆道外科发展的灵魂和动力。高科技医学设备的日新月异,医疗器械的不断革新,使微创外科得以迅速发展。本书详细介绍了腔镜、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的技能,并强调了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解除疾苦的同时对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若在术中发生医源性损伤,则后果极为严重。因为受害者不仅是患者一个人,而且会影响患者的家人,甚至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发生的医源性损伤,特别是胆管损伤,处理上非常困难。大多数胆管损伤仍需由传统外科手术来解决,而且强调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处理。因此,外科医生一定要打好传统外科的基础,汲取传统外科的经验,重视传统外科的发展;在手术时务必谨慎小心、如履薄冰,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手术成功了,而患者不幸死亡的悲剧。
       书中还对胆道外科疾病的有关病症和综合征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使读者能扩大视野,进一步了解胆道外科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充实医学知识;一些疑难杂症、典型的病例,有些是编者亲身经历的,但大多是从文献中收集,并给予实例介绍,以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本书对胆道外科疾病诊治中的一些尚有争议的问题用专门的章节做了讨论,以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旨在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来推动对这些疾病的深入研究,用证据来说话,科学地进行评估。
       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既有精细的分科,又有多学科的合作;既有各专科向高新尖发展,又有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因此,临床医生应务必夯实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基本技术操作上下工夫。书中对与胆道外科有关的基础知识做了归纳和提高,强调了掌握胆道外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重要性。书中的插图、附表及资料部分引自国内外文献资料,但均结合各位编者多年的医疗、教学、科研之体会给予介绍,使本书增添了不少活力。
       本书承蒙施维锦教授主审,黎介寿院士、吴孟超院士作序,这是对我们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必会铭刻在心!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尹强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蔡端教授、复旦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王龙妹总编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医学界同仁的关爱。上海新科医院马磊主任、
       上海天伦医院敖金文主任和温玮玮护士长等在绘图、摄影、制表、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对所有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时编者们虽已尽全力,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医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赐教斧正。
      
       顾树南
       2017年9月18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


      
       顾树南,1938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1958年考入西安医学院;1963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同年特招入伍。主任医师、教授、学科带头人导师。中华医学会会员。美国Phoenix Aliance医学会会员。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专家组成员。
       曾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主任、兰州军区普外专业组主任委员、全军普外专业组常务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兰州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实用医学杂志》专家委员会常务编委,《西北国防医学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腹腔镜外科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
       发表论文123篇。主编出版《门静脉高压症》《袖珍外科手册》《胆道外科学》《外科临床手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专著5部;参与编写《胸腹结合部外科学》《现代胸腹结合部外科学》《实用腹腔镜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专著4部。
       荣立三等功4次,荣获军队医学科技进步奖5项。
      

书摘


       目录
      
       第一篇 肝脏、胆道、胰腺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功能
      
       1.肝脏、胆道、胰腺的应用解剖
       1.1肝脏的解剖
       1.2胆囊及其附属部分
       1.3胆囊变异
       1.4肝内外胆管系统
       1.5肝外胆管变异
       1.6肝动脉系统
       1.7门静脉系统
       1.8肝静脉系统
       1.9胆道的淋巴系统
       1.10肝外胆管的神经支配
       1.11胰腺的解剖
      
       2.肝脏、胆道、胰腺的生理与功能
       2.1肝脏的生理与功能
       2.2胆道的生理与功能
       2.3胆囊的生理与功能
       2.4胰腺的生理与功能
       2.5胆道运动及其影响因素
       2.6内分泌与胆道功能的关系
       2.7其他因素对胆囊收缩的影响
       2.8胆液流动及其影响因素
       2.9胆道测压造影的临床意义
      
       3.胆汁的成分及其分泌机制
       3.1胆汁的成分
       3.2胆汁分泌的解剖学
       3.3微胆管胆汁的形成
       3.4胆管、胆囊对微胆管胆汁的改变
       3.5胆汁流的调节
       3.6胆汁淤积
      
       4.胆盐的形成及其功能
       4.1胆盐的化学结构及其在肠内的变化
       4.2胆盐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4.3胆盐与细菌内毒素
      
       5.胆红素与黄疸
       5.1胆红素的来源与代谢
       5.2黄疸的分类
       5.3体质性黄疸
       5.4黄疸的诊断
       5.5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6.胆结石的形成
       6.1概述
       6.2胆结石分类研究的方法
       6.3胆结石常见类型
       6.4胆结石的形成机制
       6.5基因蛋白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
       6.6胆结石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
      
       第二篇 胆道外科疾病的相关检查
      
       7.胆道外科疾病的肝脏储备功能检测
       7.1蛋白质检测
       7.2胆红素检测
       7.3糖类检测
       7.4脂质与脂蛋白检测
       7.5酶学检测
       7.6凝血试验
       7.7肿瘤标记物检测
       7.8肝脏储备功能检测
       7.9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8.胆道外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8.1胆道系统的超声检查
       8.2胆道外科疾病的介入超声检查
       8.3胆道系统的X线检查
       8.4胆道系统的CT检查
       8.5胆道系统的MRI检查
       8.6胆道系统的PET/CT检查
       8.7胆道系统的核医学检查
       8.8胆道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9.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
       9.1概述
       9.2立体视觉
       9.3仪器设备与配置
       9.4医学图像的处理与重建
       9.5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9.6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意义
      
       10.纤维内镜在胆道外科的应用
       10.1胆道镜的分类
       10.2胆道镜的清洁、保养和消毒
       10.3术后胆道镜
       10.4术中胆道镜
       10.5经皮经肝胆道镜
       10.6胆道镜下选择性胆管造影
       10.7十二指肠镜
       10.8胆道子母镜
       10.9腹腔镜
       10.10纤维胆道镜的临床评价与展望
      
       第三篇 胆道外科疾病
      
       11.胆道外科疾病的症状、病征与综合征
       11.1症状
       11.2病征
       11.3综合征
      
       12.先天性胆道疾病
       12.1肝胆胰的胚胎发生
       12.2胰胆管共同通道异常
       12.3先天性胆道闭锁
       12.4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12.5Caroli病
       12.6先天性胆囊畸形
      
       13.胆道结石病
       13.1胆结石和胆道外科疾病
       13.2胆囊结石
       13.3胆囊壁间结石
       13.4Mirizzi综合征
       13.5胆管结石
      
       14.胆道炎性疾病
       14.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14.2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14.3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14.4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14.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4.6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14.7腐蚀性硬化性胆管炎
       14.8灌注性硬化性胆管炎
       14.9缩窄性乳头炎
      
       15.胆瘘、胰瘘与肠瘘
       15.1胆瘘
       15.2胰瘘
       15.3肠瘘
      
       16.胆道寄生虫病
       16.1胆道蛔虫病
       16.2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16.3血吸虫病
       16.4包虫病
      
       17.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病
       17.1概述
       17.2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
       17.3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综合征
       17.4胆道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17.5胰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17.6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17.7过敏性胆囊痉挛病
      
       18.胆道出血
       18.1胆道出血的病因与分类
       18.2胆道出血的发病机制
       18.3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8.4胆道出血的治疗
       18.5胆道出血的预防
      
       19.胆道肿瘤
       19.1胆管良性肿瘤
       19.2胆囊息肉样病变
       19.3胆囊腺肌增生症
       19.4肝内胆汁瘤
       19.5胆管颗粒细胞瘤
       19.6胆囊癌
       19.7胆管癌
       19.8胆管黏液腺癌
       19.9胆管多发性肿瘤
       19.10Vater壶腹癌
       19.11Vater壶腹周围癌
       19.12胆道恶性肿瘤分期
      
       20.胆道、胰腺损伤与胆管狭窄
       20.1外伤性胆囊损伤
       20.2外伤性胆管损伤
       20.3缺血性胆管损伤
       20.4医源性胆管损伤
       20.5炎症性胆管狭窄
       20.6损伤性胆管狭窄
       20.7胰腺损伤
      
       21.先天性胰腺疾病
       21.1异位胰腺
       21.2环状胰腺
       21.3胰腺囊状纤维化
       21.4胰腺分裂
      
       22.胰腺炎性疾病与胰腺结石
       22.1急性胰腺炎
       22.2慢性胰腺炎
       22.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22.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22.5药物性胰腺炎
       22.6胰腺结石
      
       23.胰腺肿瘤
       23.1胰腺囊肿
       23.2胰腺癌
       23.3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
       23.4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23.5胰母细胞瘤
       23.6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24.胆道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24.1胆道疾病与心血管疾病
       24.2胆道疾病与糖尿病
       24.3胆道疾病与门静脉高压症
       24.4胆道疾病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24.5胆道疾病与结肠癌
       24.6胆道疾病与肥胖病
      
       25.老年人胆道外科疾病
       25.1老年人胆道外科疾病的特点
       25.2老年人胆道外科疾病的处理
       25.3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人胆道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25.4老年人胆道外科疾病的病死率
      
       26.多器官功能障碍
       26.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6.2脓毒症
       26.3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四篇 胆道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27.胆道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27.1围手术期的基本概念
       27.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损伤控制外科理念
       27.3术前对病情的估计和对手术危险性的认识
       27.4术前准备
       37.5麻醉的选择
       27.6术后处理
       27.7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27.8几种常见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27.9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临床应用的效果
      
       28.胆道外科疾病手术的麻醉
       28.1麻醉前的准备
       28.2麻醉药的选择
       28.3全凭静脉麻醉
       28.4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
       28.5麻醉及苏醒期间的监测
      
       29.胆道外科疾病的传统手术
       29.1胆囊造瘘术
       29.2胆囊切除术
       29.3保胆取石术
       29.4经皮胆囊碎石术
       29.5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29.6胆道胃肠道吻合术
       29.7括约肌切开术
       29.8肝切除术
       29.9胰切除术
       29.10内脏神经切断术
      
       30.胆道外科疾病的腹腔镜手术
       30.1概述
       30.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0.3隐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0.4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30.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
       30.6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0.7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30.8腹腔镜肝切除术
       30.9经脐入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30.10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0.11经脐入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31.胆道外科疾病的机器人手术
       31.1概述
       31.2机器人胆囊切除术
       31.3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1.4机器人肝部分切除术
      
       32.胆道结石、异物与狭窄的内镜治疗
       32.1概述
       32.2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
       32.3内镜下乳头、壶腹部切除术
       32.4内镜下胰管切开、取石术
       32.5胆道内镜技术与胆源性胰腺炎
       32.6胆道内镜技术与胰腺炎并发症
       32.7内镜下胆道蛔虫圈套术
       32.8胆道狭窄的内支架治疗
      
       33.胆道再次手术
       33.1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
       33.2胆道再次手术的指征
       33.3术前准备
       33.4麻醉的选择
       33.5切口的选择
       33.6术式的选择
       33.7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34.传统腹腔引流与介入穿刺置管引流
       34.1概述
       34.2传统腹腔引流
       34.3介入穿刺置管引流
       34.4引流后临床效果的观察
       34.5腹腔引流的监护
       34.6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第五篇 胆道外科疾病的其他治疗
      
       35.胆结石的溶石、碎石和排石
       35.1胆结石的特性与难溶性物质
       35.2胆结石的溶石药物和方法
       35.3胆结石的碎石方法
       35.4胆结石的排石方法
       35.5胆结石的预防
      
       36.胆道肿瘤的综合治疗
       36.1质子重离子治疗
       36.2放疗
       36.3化疗
       36.4分子靶向治疗
       36.5光动力治疗
       36.6肿瘤热疗
       36.7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36.8微波治疗
       33.9中西医结合治疗
      
       37.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37.1概述
       37.2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37.3胆道并发症的类型
       37.4胆漏与胆瘘
       34.5胆管铸型
       37.6胆管损伤
       37.7胆管狭窄
       37.8吻合口狭窄
       37.9胆道并发症预警分析
       37.10胆道内镜技术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地位
      
       38.抗生素在胆道外科疾病的应用
       38.1胆道感染时常见的致病菌群
       38.2胆道外科常用的抗生素
       38.3抗生素的胆汁浓度与控制胆道外科感染的关系
       38.4胆道外科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38.5胆道外科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38.6停用抗生素的时间
       38.7胆道外科感染抗生素的给药途径
       38.8胆道外科引流与抗生素的关系
       38.9胆道外科手术与抗生素的关系
      
       39.胆道外科疾病的营养支持
       39.1概述
       39.2正常的营养代谢和营养需要量
       39.3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39.4静脉营养液的配制及要素膳
       39.5营养支持在胆道外科的应用
       39.6全胃肠道外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第六篇 胆道外科中的几个有争论的问题
      
       40.胆道外科中的几个有争论的问题
       40.1胆囊结石的切胆与保胆
       40.2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的现状
       40.3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现状
       40.4肝内胆管结石的切肝与保肝
       40.5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是与非
       40.6Oddi括约肌的保与废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