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幼小衔接期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新教材大班科学活动方案汇编
作者:
陈炜 主编
定价:
30 元
页数:
213页
ISBN:
978-7-309-12984-7/G.1719
字数:
22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幼小衔接的主体是儿童,幼小衔接的核心内容是儿童不断生长的经验。这些经验既包括儿童的身体状况,也包括儿童的心理认知特征。幼小衔接教育需要立足在充分认识、把握儿童身心规律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幼小学段间的“双向衔接”。而导致幼小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现有制度安排,为突破此种制约,幼小衔接的核心在于发现儿童既有的经验和其未来发展趋势,寻找其间最合适的途径帮助儿童成长,帮助儿童顺利完成从“前学习”到“学习中”的过渡,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儿童“生命经验”的衔接。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认识事物的特点决定了科学启蒙教育应引导和支持儿童通过自身与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基于上述认识,杨浦区“幼儿园大班入学预备期儿童科学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组依据幼小衔接期儿童入学适应性发展的特征及需求,从现状调查入手,提出问题,分析成因,寻找策略。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开发了与上海学前教育主题教材相关的入学预备期科学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科学类集体活动设计等。该课程旨在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探究习惯,帮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实施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内容以大班“学习活动”为主线,补充设计教材素材中儿童感兴趣的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注重为儿童创设感知探索的环境,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儿童后继学习奠定较好的科学经验基础。
       本书呈现的教师实践研究案例内容涉及儿童科学探索活动过程记录、儿童任务意识培养、儿童观察习惯养成、个别化学习指导等。这些来自于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对于转变教师观念、丰富教师教学策略、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研究儿童、研究课程的行列,用“爱心”与“智慧”去倾听儿童的声音,去了解儿童的需求,去观察儿童的行为,去理解的儿童的所思所想,让儿童的科学学习活动成为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经历实践、积累经验的过程,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成长。
      
       朱清一
       上海市特级校长(书记)
       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1教研篇
       1.1入学预备期儿童科学活动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
       1.2探索活动记录表的隐形作用
       1.3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制定
       1.4科学活动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探索行为初探
       1.5在探索中培养大班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篇
       2.1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1“我是中国人”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2“有趣的水”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3“我自己”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4“有用的植物”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5“我们的城市”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6“春夏和秋冬”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7“动物大世界”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1.8“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科学探索区活动设计
       2.2科学类集体活动设计
       2.2.1指南针
       2.2.2不倒娃娃
       2.2.3有趣的沉与浮
       2.2.4挺起胸来,直起背
       2.2.5植物大战僵尸
       2.2.6影子变变变
       2.2.7造桥
       2.2.8小珠进洞
       2.2.9风在变
       2.2.10潜水艇的秘密
       2.2.11呼吸
       2.2.12背背小书包
       2.2.13好玩的骨牌游戏
      
       3实施篇
       3.1玩中探秘,玩中彰显
       3.2材料吧里的探索与学习
       3.3小猴能翘起大象吗
       3.4小火箭上天
       3.5由叶脉画带来的启示
       3.6蚯蚓日记
       3.7有趣的植物变色
       3.8“小珠进洞”的设计前后
       3.9青菜种植小实验
       3.10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
       3.11小调整,大变化
       3.12植物保鲜的意外发现
       3.13不浇水就能发芽的种子
       3.14科学活动中如何投放操作材料
       3.15有趣的沉与浮
      
       附录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