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走进非洲
作者:
张春 著
定价:
20 元
页数:
175页
ISBN:
978-7-309-12571-9/D.841
字数:
8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以往,国人往往会在欧美、日本等地买到“中国制造”的商品带回国;今天,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非洲。特别是,各种便宜、实用的中国货在非洲相当受欢迎。更令人吃惊的是,当中国人或貌似中国人的亚洲人走在非洲街道上,不时可能会听到有非洲商贩说“要不要?”“很便宜”等简单的中文;不要吃惊,那是他们在向你推销商品。
      

作者简介

书摘


       丛书序
      
       赵昌平
      
       从动议策划,到第一辑八种即将出版,这套丛书的“孕育期”,算来已三年有余。每种六万字左右,首辑也就五十来万字吧,却用了约四个“十月怀胎”期,这在时下快约、快编、快发的“三快”出版“新模式”中,算得上是个“因循守旧”的特例了。然而这不正说明复旦大学出版社对于这套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大众读物用心用力之深吗?
       长达三四万字的策划书、拟目及纲要,多达六七个轮次的专家与师生的论证,反反复复的大纲修订与初目确定,直到关键的、以“专家写小书”为标准的著作者选定,大约用了两年时间;这样算来,各位专家为一种小书的撰写,都用了一年有余,应相当于他们当初撰写攸关个人前程的博士论文所花费的时间了。作为丛书的提议者,我不能不对他们放下手边的科研项目,以如此认真的态度来从事这样一项算不上“学术成果”的工作,肃然起敬。为什么这样一个看来有点“老土”的选题,能被一家以“学术出版”为首务,蜚声境内外的大学社一眼相中,并集聚起众多的知名学者与出版人合作共襄?这就不能不回顾一下有关的策划初衷;虽然近四十个月过去了,目前的情况与当初相比,已经有所变化,但是基本面还是相同的。
       当时的动因是报端与网上的两类有点极端的“热点”问题。
       一是屡见不鲜的青少年学生因升学考试失利而轻生的报道与讨论;正好今年高考放榜后,网上又盛传一段视频:两位学子又因此而坠楼。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们会如此地脆弱!
       二是日本强行进行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后国内“愤青”的行动,网上对此褒贬不一,而偏偏当时尚无一种深入阐析事件、给青年们爱国热情以正确引导的出版物;反观日本,却在“购”岛不久,即将所谓“尖阁诸岛”(即钓鱼岛)问题列入中学教育有关课程。现在不仅“东海”“南海”问题在继续发酵,而且周边事态愈加复杂,什么“朝核”问题、“萨德”问题、“南海仲裁案”问题等等,层出不穷,甚至由外而内,“台独”正变本加厉,“港独”又粉墨登场,而“愤青”行动也随之高涨。可叹的是有关的图书虽已有了数种,但还远远谈不上系统化与规模化。
       诚然,青年人中上述两种动向不可相提并论。“愤青”行动固然有待于理性化,但这是“五四”以来,不,应当说是从汉末“清议”以来,中国青年学子以参与“国是”为己任的传统之继续,是当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强烈关注“中国崛起”的群体意识之极端表现;而文战不利即轻生,也是一种极端表现,是伴随数十年以来的“小皇帝”一代而引发的当代中国最可忧的社会现象。然而“小皇帝”的过于脆弱,与“愤青”时不时因过于激愤而不免“出格”,这过“阴”过“阳”之间,却有着某种认识论上的同一性。当代认识论揭示:人约在七八岁时,由孩提时期所累积的片断印象,会形成观察外部世界的最初的“认识图式”,在以后的“活动”中,又不断地接受外部的交互影响着的新信息,而使认识图式处于不间断的活动建构之中。人的行为方式,就取决于这种认识图式。因此知见的深浅,也就是视域的大小与对视域中各种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对个人的行为方式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所以超越一己一事所限而关注大事,超越一时一事所限而洞悉事件的来龙去脉、此事件与彼事件的相互关系,便成为个人行为是否恰当的前提,也应当是现在所热议的素质教育的首务。
       “小皇帝”们的脆弱,根源就在于视域为一己一时所限。今天的青少年们,在知识结构、个性意识乃至由此而来的创造活力上都使我们这一辈人惊羡而自叹弗如,然而如就“抗打击力”,亦即“韧性”而言,“小皇帝”们却差了许多。就拿高考来说吧,且不论群体性地被剥夺了进入高校权利的“史无前例”时期,20世纪60至80年代有高考的年份,录取率也仅仅百分之三十左右,但那时几乎未闻有落榜而轻生者。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之交,当初幸而登龙门者,至那时毕业,90%以上又都上了山、下了乡,那种由极度的希望跌入极度的失望之痛苦,甚至比不曾希望过者更惨烈十倍。然而当时,连同中学生在内的上山下乡的这一群却“熬”了十年,“挺”了过来,并从中产生了担当起“改革开放”重任的第一批青年生力军。回想这种“韧性”的由来,我们不能不感谢两类前辈:一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不管不问”,使子女的天性有了较自由的发展空间;二是当时的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们,他们为青年人提供了各种中外名著与各类知识读物。各种有关“上山下乡”的影视剧,有一个共同的情节,令我们这些过来人倍感亲切,这就是各知青点的 “头儿”“大哥”,都有一箱子不离不弃的书,而为知青们抢着阅读。逆境,使阅读与社会观察、思考融合互动,于是“上山下乡”的这一群,说得最多的一句格言便是——“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必将到来”,这种信念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由深入社会的阅读中产生的对国家命运乃至人类历史的感悟。
       孔夫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毅即毅力、韧性;弘则指由开远的见识而来的志向,也是“毅”力的前提。引证这句格言,并不是说“上山下乡”的这一群人都达到了这种境界,毋庸讳言,曾经在改革开放伊始作出贡献的青年人中后来也不乏在“大浪淘沙”中沉沦为沙粒者。引证这句格言的用意只是想说明,超越一己目见身遇的更宽广的视域,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性。奋起而终于沉沦者虽只是一小部分,但也反映了这一代人也有其时代性的弱点,如长期的物质生活的贫乏、传统教育或 “左”或“右”的影响、传统价值观念在“个性”与“家国”关系观念上的偏差等等。这些使这一群中不少人迈过了“一时”之“己”这道坎,却过不了之后的一道又一道坎。今天的青年人有着远较过去优越的个性意识、知识结构与外部环境,因此有可能在更广更高的层次上,去完成“弘毅”品格的自我塑造。这就又要回过头来说说所谓“愤青”现象了。
       对于“愤青”,不必过多地求全责备。“愤”是血性的表现,几十年来,中国人的血性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愤青”现象在目前已超越“小皇帝”现象而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说明超越一己得失而关注重大事件的青年人越来越多,这毋宁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一种希望。“愤青”之所以被有的长者视为“问题”,只是由于“愤青”们往往为一时一事所限,而尚欠缺对于事件的多维度的综合观察与思考;因此,进一步开拓视域以增强观察思考能力,从而将一时的“义愤”提升至“弘毅”的精神境界,也是“愤青”乃至所有青少年之必需。
       以上就是这套丛书策划的动因。
       “大事”有种种,为什么丛书非要取名为“国家大事”呢?在放论“全球化”,又崇尚个性的今天,这名目是否又有了些“老生常谈”的意味呢?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国家意识真的与全球意识格格不入吗?只要看看鼓吹世界主义最力的美国就不难明白。美国所称的“全球战略”,其核心就是维护其国家的核心利益与全球霸主的地位,这一点连他们的政客也直言不讳。离开国家意识的“世界意识”,在我看来只是个“伪命题”。抛开“闭关自锁”的落后观念,从周边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养成新的“国家大事”观,是这套丛书的主旨之一。
       国家意识与个性意识真的水火不容吗?“马云”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创业时的马云无疑是位最有个性,最富于创造力的“天才”青年,然而马云及其阿里巴巴的成功首先是在自己的祖国。在国内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马云就慧眼独具地看出,在这片被认为是贫困落后的土地上,却蕴藏着发展互联网商务的最深厚的“洪荒之力”。阿里巴巴现在走向世界了,然而“马云”现象最使我感动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他们激活了全国穷乡僻壤成千上万的家庭或个人加入了他的网络。自1968年起,我有十多年时间生活工作于多个这类贫困地区,深知当地人贫困却又淳朴到何等地步,也因此,现在网上购物时,我点击的手指就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滑向这类电子商户,而同时总会掠过一个念头:马云们真的开创了远较政府资助有效十倍的不世功绩。马云的故事与众所周知、日益庞大的“海归”现象,启发了我们这套丛书的又一宗旨:如何从国家的发展态势与战略目标中,寻找到个性发展的确切定位。
       由上述的出发点与宗旨,丛书采取了一种新的表述形式,它是时政性的,又是历史文化性的。它由一个个当代青年应当关注的热点时政话题契入,并扩展开来,追溯其历史文化渊源以及这种渊源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嬗变;从而使时政话题变得更丰厚,使历史文化变得更生动。希望以上设计,能成为当代中国青少年“弘毅”品格培育的一点助力。序序
       刘贵今刘贵今,中国亚非学会会长。曾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驻津巴布韦、南非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一提起非洲,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贫穷、落后、疾病和战乱。一谈到中非关系,大家印象最深的常常是援助、投资、石油和最近几年中国走向非洲的种种际遇。但实际上,非洲和中非关系远非这么负面和单一。
       非洲是个丰富多彩的大陆。它贫穷而富饶,古老而年轻,充满生气与活力。非洲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虽然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发展滞后,但潜力巨大,前景光明。非洲是人类的摇篮,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正为实现团结合作、繁荣富强的“非洲梦”而蓄势待发,像雄狮在加速奔跑。
       中非关系长期以来是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中非友谊源远流长,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国历来重视非洲,从未嫌弃非洲和对它使坏心眼,而是以诚相待,尊重非洲自主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对非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谋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非洲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也总是给我们以理解和支持。中非关系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有力地推动着国际秩序朝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演进。
       但随着时代变迁,中非双方各自的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合作的主体由过去的以官方、国企为主,日益走向多元,私企、个体和民间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量中国公民在走向非洲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文化差异和水土不服;经贸往来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良和无序的现象;非洲普遍转向多党民主体制,则使其政治生态频繁变化和趋向多元。中国和中国人在非洲的形象,由过去的比较单一变得更加复杂和多面。中非关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的挑战。
       习近平主席2013年和李克强总理2014年相继访问非洲,分别提出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中非合作“三网一化”(公路、铁路、区域航空网络和工业化)的宏伟蓝图,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双方合作转型升级,保持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
       我以为,当前中非关系向深层次、高质量、更健康的水平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主要还不在物质层面,而是彼此缺少相互了解,特别是我们对非洲了解甚少。“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印。中非关系需要经贸和人文双轮驱动。只有加强人文交流,普及非洲知识,才能够夯实中非关系的民意基础。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天下情怀,或者叫“大国心态”,努力用“全球视野”看待我国的对外关系,包括对非关系。对后进的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非洲实现和平与发展,既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担当,又符合我们的长远战略利益,有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面前这本《走进非洲》小书,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既有数字又有故事,既有理论又接地气,几乎涵盖了中非关系的所有主要问题,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特点,是普及非洲知识的好读物。它可以带你近距离观察非洲这块神奇的大陆,了解同我们每人都有关联的中非合作关系,并从中感知和探寻也许你也可为之添砖加瓦的友谊工程和贡献才智的适当领域。
       本书的作者张春博士,是我国研究非洲问题和国际关系的青年学者,学术著作颇丰,在国际交流中也十分活跃。复旦大学出版社组织包括他在内的一批专家,撰写和出版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参考丛书,启蒙和普及外交和国际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弘扬正能量,恰逢其时,很有必要,应予点赞。
       我本人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一直从事对非外交工作,曾在4个非洲国家常驻17年,并到访过非洲51国,熟悉和热爱非洲这片热土,也目睹了中非关系的长足发展和不凡历程,见证了中非友谊及中国专家为此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他们发自肺腑的感言——“不去非洲怕非洲,去了非洲爱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总是令人感动不已。中非友好事业是当年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和尼雷尔、卡翁达等老一辈非洲国家领导人亲手开创的,中非友谊是双方人民和有识之士共同培育的。中非友好的旗帜能否代代相传,中非合作的大业是否后继有人,关键在教育,前途在青年。
       这是一个大国博弈、此消彼长的时代,中国、非洲和世界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拥有13亿人口并正在和平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处于这场变革的前列。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国民的心态和言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和常常被放大解读。希望这个《走进非洲》的读本,能有助于引领有心的读者,放宽眼界和敞开胸怀,不仅走进非洲,而且登高望远,掩卷沉思时,明白中非互有需要,但在新形势下中国可能更需要非洲。中国以大国和强国的姿态走向世界已势不可挡,我们不妨先从思考如何文明、光鲜地走进非洲开始,并扪心自问:中国正加速走向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吗?
      
       目录
      
       1. 跟着习近平主席走进非洲
       1.1为什么是非洲?
       1.2跟着习主席了解非洲
       1.3真、实、亲、诚的对非战略
       2. 跟着李克强总理再访非洲
       2.1探寻新时期的中非合作之路
       2.2跟随李总理投资非洲
       2.3中非合作的世纪性工程
       3. 中国人最早认识和到达非洲
       3.1中国人最早认识非洲
       3.2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
       4. 历经60年考验的中非友谊
       4.1“独轮车”时期:1956年—20世纪80年代
       4.2“自行车”时期:20世纪90年代—2006年
       4.3“四轮汽车”时期:2006年至今
       5. 长沙遇上布拉柴维尔
       ——中非的地方交往
       5.1中非地方交往的历程
       5.2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
       5.3中非友好城市关系
       6. 非洲商场里的中国造电饭锅
       ——日益活跃的当代中非贸易
       6.1中非贸易历程
       6.2中国从非洲进口什么?
       6.3中国在非洲的主要贸易伙伴
       7. 到非洲去开厂
       ——有风险更有回报的对非投资
       7.1中国对非投资在逐步增加
       7.2企业成为中国对非投资主体
       7.3中国投资到了非洲哪些地方和领域?
       8. 把高铁建到非洲去
       8.1坦赞铁路与中非友谊
       8.2当代坦赞铁路与高铁外交
       9. 中国民航走进非洲
       9.1非洲航空业的蓬勃发展
       9.2非洲航空业发展的困难
       9.3中非航空合作
       10. 非洲的“中国路”
       10.1非洲公路交通现状
       10.2泛非公路网计划
       10.3中国援建非洲公路
       11.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互利互惠的中国对非援助
       11.1中国援非八项原则及成功秘诀
       11.2中国援助非洲什么?
       11.3正确看待中国援非
       12. 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
       ——中非和平安全合作
       12.1中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12.2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
       12.3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办法
       13. 今天我们真正了解非洲吗?
       13.1有多少个非洲?
       13.2非洲很穷?非洲很乱?
       13.3非洲人的对华态度在变吗?
       13.4非洲人真的“反华”了吗?
       13.5西方媒体对中非关系进行抹黑报道
       14. 中国人在非洲
       14.1中国人在非洲可以任意淘金吗?
       14.2有多少中国人在非洲?
       14.3中国人在非洲面临哪些问题?
       15. 孔子学院在非洲
       15.1非洲的汉语热
       15.2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建立
       15.3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
       16. 大爱无疆的中国援非医疗队
       16.1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发展
       16.2援非医疗队成为非洲“最受欢迎的人”
       17. “中国制造”的非洲学者
       17.1非洲学者缘何爱到中国?
       17.2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17.3地方接盘非洲学者
       18. 西方对中非关系的偏见
       18.1西方对中非关系的态度演变
       18.2西方到底有哪些批评?
       19. 当前中非关系面临的外部挑战
       19.1美国对中非关系的阻遏
       19.2欧洲对中非关系的反应
       19.3新兴大国对中非关系的防范
       20. 携手共圆中、非梦
       20.1“中国梦”与“非洲梦”
       20.2中非共圆梦想的机遇与挑战
       20.3携手共圆中、非梦的路线图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