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热河日记》纪行
作者:
[韩]金在原 著 唐艳 译
定价:
45 元
页数:
477页
ISBN:
978-7-309-12626-6/G.1651
字数:
40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推荐辞
      
       众所周知,《热河日记》的作者燕岩朴趾源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与朴齐家、柳得恭等同时代的实学家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是积极主张接受和学习清朝文化的实学派的核心人物。关于实学无需严谨的学科解释,简单说就是通过眼睛能看到的、手可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获得正确判断和解答,其中心思想是实事求是。朴趾源通过《热河日记》生动记述了他寻访清朝辽东、辽河、北京等地,仔细考察了解当时的文物、生活以及农业和农业技术的情况。
       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不仅记述了当时清朝各地方繁荣的市场、顺畅的交通、精美壮观的建筑,还以口语化的叙事方式,十分立体化地勾勒出了当时旅行中遇到的各种细微问题,甚至包括与马夫等奴仆一起相处的经历以及与他们之间交谈的家长里短对话等各种场面,叙事采用了小说式的记述方式,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爱不释手。正因为如此,我也很早之前就开始研读《热河日记》,而且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重读,总会对培养我的文学素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金在原议员呕心沥血撰写的“在漠北再次书写的《热河日记》”原稿,迫不及待地读完后,心中十分怅然和惭愧。世人通常因为我总是亲自到实地进行仔细的考察研究而称我为“在路上的作家”,而今这一称号黯然失色。我原本只知道金在原议员是一位检察官出身、夜以继日热衷于政事的年轻政治家,但在阅读完他的这本书稿后,一直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我感到惭愧不已。
       金在原议员曾经历四年的政治空窗期。很多人都认为,金议员在这一时期前往中国主要是散散心、整理一下烦闷的心情,但他并没有虚度这四年所谓的空窗期,而是潜心研究了“朴趾源《热河日记》中记载的当时文物与当今到底有何种变化”这一课题。而且他还徒步完成了《热河日记》中记载的全部路线,在旅途中,他用相机完整记录了当今中国出现的新变化。这也是此书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金议员细致入微地找出了《热河日记》中漏掉或省略的部分,或是将其复原或是重新加以叙述。最后一个特点是这本书不是政治家惯常的自我介绍书籍,也不是那种一看就是自我炫耀的著作。这本书的每一个目录、每一个片段都看不出这种意图,只是体现了作者纯粹研究学术的热情。笔者欣然决定为此书撰写推荐文章,不是因为他是国会议员,而是源于钦佩此书的缜密和作者的热情。如果此书是出于政治目的,我亦是决然不会同意出版此书的。在所谓空窗期的四年时间里,没有像浪子一样彷徨、虚度岁月,而是以完成学术性的寻访纪行为目标,只身多次寻访热河,我深深敬佩他作家式的热情和力量。
       行走在路上的作家 金周荣
      
       作为中国大学的一名教授和韩半岛研究者,本人时不时地会遇见世界上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各类“中国通”。在这些人中,印象最深的要属韩国国会议员金在原先生。金议员不但是一位有着敏感嗅觉的优秀政治人,也是一位博学的历史学者。他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有着实地观察、研究中国的丰富经验。在我与金在原议员多年的交往中,他对中国、对韩中关系的看法有着异乎一般学者独到而锐利的眼光,看待问题往往一语中的,洞察至微。
       早在金议员写作《金在原的“热河日记”纪行》(书名后变更为《〈热河日记〉纪行》)时,我就对之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即便如此,该书的面世仍然带给我极大的震动,并深受感动,它使我穿越回到了二百三十余年前的世界最强国—大清,产生了身如朴趾源,沿着他的足迹远行的恍惚感,让我超越了时空的隔离,与朴趾源一起体验当时那样一位知识分子的喜怒哀乐。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感慨和叹服金在原议员对于历史的洞察穿透力,对现在与未来的韩国、中国及韩中关系的省察之深。
       如饥似渴地读完,掩卷沉思之余,我甚至按捺不住产生了将之翻译成中文的想法。该书内容之丰富多彩,不但能给韩国读者带来知识的满足,也必能引发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与感动。我真诚盼望着《〈热河日记〉纪行》中文版能够早日面世。
       因与金议员个人关系原因,本人十分了解此书的写作过程。金议员写作时每每槁首枯灯直到拂晓,可谓泣血之作。作为执政党的一位核心成员,金在原议员在繁忙的公务日程之余,不忘作为一名韩中友谊促进者的初心,历经数载才得以完成此作,实在可钦可敬。真诚感谢金在原议员为我们提供了一场见证、回望中韩往来历史的盛宴,希望对历史与中国有所了解的各位读者共同享受这一心灵的旅程,也真心祝愿本书能成为中韩两国历史、文化理解与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不负金在原议员对中韩关系发展良好祝愿的初衷。
       中国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 郑继永博士
      

作者简介


       金在原,1964年出生在庆尚北道义城,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行政学院。韩国第17届、19届国会议员,曾任新国家党院内首席副代表、战略企划本部长,2015年担任总统政务特别辅佐官。2008年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学者、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书摘


       目录
      
       前言 阅读燕岩,思索今天
      
       推荐辞
      
       关于《热河日记》
      
       朝鲜使行团的构成
      
       当时朝鲜王朝国内外的政治形势
      
       渡 江 录
       ——鸭绿江至十里河的五日旅程记录
       (六月二十四日——七月九日)
       一、 渡过鸭绿江
       二、 夜宿九连城外两夜,驱赶老虎
       三、 在栅门进行入清朝检查
       四、 经过凤凰城,停留松店
       五、 在通远堡被洪水围困六天
       六、 连山关梦回故乡
       七、 翻过青石岭,到达狼子山
       八、 终于站在一千二百里的辽东草原
       九、 进入辽东城
       十、 越过太子河,抵达十里河
      
       盛 京 杂 识
       ——十里河至小黑山的五日旅程记录
       (七月十日——七月十四日)
       十一、 渡过浑河,进入沈阳城
       十二、 参观沈阳行宫
       十三、 与沈阳商人的彻夜笔谈
       十四、 跨过永安桥,困惫打盹而错过看骆驼
       十五、 在白旗堡遭遇甜瓜商人的欺骗
       十六、 在小黑山终于明白“欺霜赛雪”的含义
      
       汛 随 笔
       ——广宁城至山海关的九日旅程记录
       (七月十五日——七月二十三日)
       十七、 在广宁城真正领悟实事求是
       十八、 参观北镇庙
       十九、 讨论车制问题
       二十、 从新广宁出发,亲眼目睹“蓟门烟树”
       二十一、 渡过大凌河,批判双林
       二十二、 反思胡乱之耻(1)
       二十三、 反思胡乱之耻(2)
       二十四、 在宁远城批判祖大寿一家
       二十五、 东关站村停留两天
       二十六、 在中后所担忧国家财富流失
       二十七、 到达山海关前,参观姜女庙
       二十八、 进入山海关
       二十九、 经过山海关,想起吴三桂
      
       关 内 程 史
       ————山海关至燕京的十一日旅程记录
       (七月二十四日——八月四日)
       三十、 抚宁县登门拜访进士徐鹤年家
       三十一、 抵达永平府
       三十二、 渡过滦河到达夷齐庙
       三十三、 经过野鸡坨,遭遇强风暴雨
       三十四、 途经榛子店,夜宿丰润县
       三十五、 抵达高丽堡,感慨朝鲜人的无情
       三十六、 玉田县记录中出现《虎叱》
       三十七、 蓟州参观独乐寺
       三十八、 到达渔阳桥,批判安禄山和杨贵妃祠堂
       三十九、 渡过潞河,踏过永通桥
       四十、 到达东岳庙,准备入燕京
       四十一、 过朝阳门,入住西馆
       四十二、 兴致盎然参观琉璃厂(1)
       四十三、 兴致盎然参观琉璃厂(2)
      
       漠 北 行 程 录
       ——燕京至热河的五日旅程记录
       (八月五日——八月九日)
       四十四、 奉乾隆帝谕旨急行热河
       四十五、 渡过白河
       四十六、 借宿密云民舍
       四十七、 马夫昌大留在古北河,通过南天门
       四十八、 一夜九渡河
       四十九、 夜出古北口
       五十、 三间房重逢马夫昌大
       五十一、 过三道梁,到达化育沟
       五十二、 渡过滦河,终于抵达热河
      
       太 学 留 馆 录
       ——热河太学六日记录
       (八月九日——八月十四日)
       五十三、 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1)
       五十四、 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2)
       五十五、 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3)
       五十六、 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4)
       五十七、 参见西藏圣僧(1)
       五十八、 参见西藏圣僧(2)
       五十九、 遇见绝世奸臣和珅
       六十、 在热河见到大象
       六十一、 酒馆中豪气冲天
       六十二、 与使臣一同拜谒热河文庙
      
       还 燕 道 中 录
       ——自热河返燕京的六日旅程记录
       (八月十五日——八月二十日)
       六十三、 抗议礼部捏造文书,离开热河
       六十四、 再入燕京
      
       黄 图 纪 略
       ——游览北京城记录
       六十五、 游览紫禁城(1)
       六十六、 游览紫禁城(2)——天安门
       六十七、 游览紫禁城(3)——午门
       六十八、 游览紫禁城(4)——太和殿
       六十九、 游览紫禁城(5)——体仁阁和弘义阁
       七十、 游览紫禁城(6)——文华殿和武英殿
       七十一、 游览紫禁城(7)——文渊阁
       七十二、 游览紫禁城(8)——前星门
       七十三、 游览紫禁城,想起朝鲜时代女人的恨
       七十四、 宗庙与社稷的故事
       七十五、 万寿山的故事
       七十六、 徜徉太液池(1)
       七十七、 徜徉太液池(2)——琼华岛与金鳌桥
       七十八、 徜徉太液池(3)——五龙亭、九龙壁和紫光阁
       七十九、 天坛的故事
       八十、 雍和宫的故事
      
       谒 圣 退 述
       ——参拜孔庙记录
       八十一、 太学的故事(1)——孔庙
       八十二、 太学的故事(2)——国子监
       八十三、 顺天府学的故事
       八十四、 文丞相祠的故事
       八十五、 观象台的故事
      
       盎 叶 记
       ——名胜古迹参观记录
       八十六、 报国寺的故事
       八十七、 天宁寺的故事
       八十八、 白云观的故事
       八十九、 火神庙的故事
       九十、 隆福寺的故事
       九十一、 真觉寺的故事
       九十二、 天主教堂的故事
       九十三、 利玛窦墓的故事
       九十四、 夕照寺的故事
       九十五、 药王庙的故事
      
       结语 此路尽头乃新路起点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