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
高帆 著
定价:
25 元
页数:
241页
ISBN:
978-7-309-12683-9/F.2327
字数:
19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创造了奇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我国经济正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体现为: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开始转向整体下行的新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转化,但当前正处在探寻转化动力机制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持续转型,但目前正步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新格局。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或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取向均发生了重要变化。经济发展理念的调整随即成为我国社会变迁的内在需要,协调发展理念体现了对这种实践逻辑演变和阶段性特征的积极回应。从发展理念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经济绩效的关联机制出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经历了秩序重建、总量增长和统筹协调的依次转变。立足于当前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开始从经济增长转向统筹协调,增长发展观也逐渐转向科学发展观。与上述转变相关联,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施工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演进中的重大命题。
       就理论研究而言,伴随着结构性问题的累积和发展理念的转变,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已有相关文献主要是沿着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其他经济结构性问题展开的,它们为人们深刻认识中国的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丰富素材。然而已有文献在整体测度、社会嵌入、制度分析等方面存在着改进空间,本书强调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系统性特征、政府市场关系的持续性调整以及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渐进式达成,这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对理解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和实践过程具有突出作用,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解析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由此出发,本书指出发展的根本命题、政府、微观经济主体、制度安排、经济绩效、制度的适用性调整构成了理解协调发展问题的基本概念。依据这些概念,可以提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该框架强调: 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政府行为方式影响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实施,进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又导致了总量增长和结构转化等方面的结果。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与总量增长均导源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当绩效评估与经济发展根本目标的偏离拉大时,我国就需要推动政府行为方式和经济制度的适宜调整,这是我国真正贯彻落实经济协调发展理念的主要着力点。
       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解析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首先需要测度我国结构性问题的演变进程和主要特征。本书利用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刻画我国经济的结构失衡或协调发展程度,并将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分解为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增长质量结构、增长与能源生态结构5个子系统的28个细分指标,接着利用1990—2014年的实证数据研究了我国5类结构性问题和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 协调发展综合指数以2003年为拐点经历了一个先提高再下降的“倒U型”变动过程,2003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协调程度有所提高。然而,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增长质量结构、增长与能源生态结构有不同的演变方向,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存在波动特征,且当前整体结构失衡程度仍高于1990年。立足于协调发展综合指数测度结果,城乡结构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增长质量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增长与能源生态结构中的要素组合效率仍值得关注,可集中对上述三个结构失衡问题展开政治经济学分析,以此深刻阐述这些结构失衡的制度成因及化解路径。
       在城乡结构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差距存在着一个加剧—减弱—再加剧—再缩减的变动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转移性收入差距和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至关重要。转移性收入与公共产品的城乡配置紧密相关,而工资性收入则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在理解城乡经济差距时应重点关注公共产品配置和城乡要素市场发育问题。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出发,本书强调: 城乡经济差距的变动是资源配置方式和收益分配方式的产物,而政府居民、中央地方的双重互动又是影响城乡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的关键因素。我国存在着政府居民、中央地方两重互动→资源配置方式和收益分配方式→经济关系演变的顺次决定机制。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居民层面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多元放权、以及中央地方层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同质,共同导致资源配置中市场功能凸显而利益分配中农民率先受益,其结果是城乡经济差距出现了明显缩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城乡经济差距的收敛趋势开始让位于发散特征,这与政府居民、中央地方双重互动的另一种“不对称”紧密相关: 政府居民的管制放松出现了效用递减,而中央地方的“分权化”改革却在急速推进。新时期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赖于政府居民之间的持续放权,而政府居民之间的放权化改革有赖于政府内部的经济关系重塑,即需要推动政府居民、中央地方两重互动方式从不完全分权走向完全分权,促使经济体形成微观经济主体自发选择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城乡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
       在需求结构维度,居民消费率是反映我国需求结构变动的重要指标。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出一个先提高、再降低、又提高的变动历程,居民消费率的波动特征以及现阶段的偏低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特征事实。本书指出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占比正相关,而与居民收入差距反相关。采用1992—2014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判断,且劳动者报酬占比相对于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程度更为突出,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也对居民消费率形成了抑制作用。本书利用逻辑推演提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深层原因: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以财政分权化改革为标志推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关系的重塑,这凸显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及财政收支缺口。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相对地提高政府和资本所有者份额,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相对地减弱民生类财政支出占比,其结果是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和民生类财政支出占比下降,这两者的同时下降则引致居民消费率的持续走低。由此出发,优化我国经济需求结构依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关系、进而政府市场关系的良性化才能有效达成。
       在投入结构维度,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是要素组合效率提高、投入结构优化的集中表征,因此也就是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和我国31个省区1978—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 1978—1994年我国TFP在波动中增长,但1994年以来却出现了持续下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TFP增长率及其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度仍不显著,我国经济增长仍高度倚重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密集投入。实证研究还表明: 市场化程度对TFP增长具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人力资本和开放程度也有推动作用,基础设施的积极作用不显著,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却对TFP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在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1994年以来的TFP下降应立足于政治经济学进行阐释,其核心机制是: 1994年之后的政府间制度安排导致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在财政收支缺口条件下实现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中凸显了基本建设支出,在市场化进程中凸显了固定资本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土地过度征用),由此引申出对TFP提升的阻滞作用。反过来说,我国要在TFP提高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投入结构进而实现协调发展,就需要基于上述制度运行逻辑改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市场之间的关联方式,这是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减弱对要素投入倚重的根本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与结构性问题累积成为我国经济“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在渐趋增强,据此我国推动了经济增长发展理念向统筹协调发展理念的转变,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现阶段我国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更需要在操作层面贯彻落实此种理念。本书在政策含义中强调践行协调发展理念需要以系统性、制度性、差异性、可行性为基准,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发展理念的适宜调整、深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取向则为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提供了前提条件。就推进思路而言,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是一个内涵理论来源、实践背景、基本制度、核心机制、政策安排、反应方式和动态调整的系统过程,特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完善会影响政府市场这个核心机制,进而对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方式产生影响,这些构成了我国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的关键环节。从基准和思路出发,可以逻辑一致地提出新时期我国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的政策举措,这些政策举措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高帆,1976年生,陕西周至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常务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作为研究成果,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要48篇(次)。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2项。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社科新人”和上海市“晨光学者”。学术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及协调发展命题的提出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
       第三节 “协调发展”命题的提出及其重要价值
      
       第二章 协调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现有针对我国协调发展问题的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解我国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若干概念
       第三节 我国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三章 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测度及主要表征
       第一节 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的构建依据及方法论
       第二节 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的构建及测度结果
       第三节 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的变动轨迹及主要表征
      
       第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及演化历程
       第二节 城乡经济关系:政府居民、中央地方双重互动的分析视角
       第三节 从双重管制到双重放权:我国不同时期的城乡经济关系
       第四节 双重互动方式调整:城乡经济关系的优化与重塑
      
       第五章 居民消费率与我国需求结构的趋势性变动
       第一节 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轨迹及横向比较
       第二节 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转型时期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深层逻辑探究
      
       第六章 全要素生产率与我国经济投入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及时序演变
       第二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成因分析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再解释
      
       第七章 新时期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政策举措
       第一节 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基准和有利条件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政策举措
      
       参考文献
      
       复旦大学泛海书院简介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