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药理学
作者:
黄志力 主编
定价:
89 元
页数:
454页
ISBN:
978-7-309-11727-1/R.1497
字数:
635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复旦大学医学生教学要求,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药理学》教材。
       本教材共47章。前4章为药理学总论,阐述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介绍药理学相关专业术语。其他为药理学各论,介绍传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脏系统、内分泌系统、化学治疗、基因治疗等药物。内容简练、紧跟科学前沿、通俗易懂、密切联系临床。用于医药院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阅读和参考。
       本教材紧密结合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用尽量精炼、明确的语言将每个章节的药理学内容,概括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使繁杂的药理学内容条理清晰,使学生更易理解、记忆和复习,方便在工作中查阅。
       本教材,坚持教科书原有基本要求(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精神(科学性、先进性和启发性),用成熟和先进的理论阐明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力求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侧重,论点和内容接近,易读易记,尤其是结合目前临床常用药,使内容更贴合临床,更有实际意义。
       本教材凝聚着我校药理学教师的课堂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编写者不断探索药理学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思维,并将教学经验融于内容中。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诚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蔡迺绳、陈世耀、宋元林、屠蕊沁、袁源智、宋振举、庄静丽、陆志强、刘天舒和钟春玖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利平、王坚教授对相关章节进行了评阅,反馈编委修改提高。
       尽管各位编委和编者竭尽全力进行编写、审阅和修改,但仍难免有疏漏和遗憾之处,敬请药理学专家、广大教师和同学们对本教材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本教材的如期出版得到了各编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相关评阅专家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黄志力
       2015年7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靶点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机体因素
       第二节 药物因素
       第三节 其他因素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
      
       第六章 拟胆碱药
       第一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N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第二节 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特点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第一节 苯二氮类药
       第二节 巴比妥类药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十二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第三节 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
      
       第十三章 抗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 抗癫药
       第二节 抗惊厥药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六章 镇痛药
       第一节 激动阿片受体的镇痛药
       第二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消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基本作用及机制
       第二节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第三节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第十八章 麻醉药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第十九章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的药物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
       第二节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的药物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一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醛固酮拮抗药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第一节 CHF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CHF药物的
       分类
       第二节 常用治疗CHF的药物
       第三节 其他治疗CHF的药物
       第四节 药物治疗HF的预期目标
      
       第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一节 调血脂药
       第二节 抗氧化剂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polyenoic fatty acids)
       第四节 黏多糖和多糖类
      
       第二十五章 抗心绞痛药
       第一节 硝酸酯类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Ca2+通道阻滞药
       第四节 其他抗心绞痛药
      
       第二十六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一节 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抗贫血药
       第二节 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第三节 促血液成分生成的辅助性药物
       第四节 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
       第六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剂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二节 消化道功能调节 药
       第三节 泻药
       第四节 止泻药
       第五节 利胆药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平喘药
       第二节 镇咳药
       第三节 祛痰药
      
       第三十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和抗雌激素类药
       第二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第三节 孕激素类药
       第四节 避孕药
       第五节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第六节 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第三十一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第一节 组胺和抗组胺药
       第二节 5-羟色胺和抗5-羟色胺药
       第三节 脂质衍生物
       第四节 血管活性肽
       第五节 腺苷
       第六节 一氧化氮
      
       第三十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第三节 促皮质素
      
       第三十三章 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四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一节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第三十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第四节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
       第一节 青霉素类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
       第二节 多黏菌素类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第二节 氯霉素类
      
       第四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
       第一节 抗浅表真菌感染药物
       第二节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
      
       第四十三章 抗病毒药
       第一节 广谱抗病毒药
       第二节 抗流感病毒药物
       第三节 抗疱疹病毒药
       第三节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第四节 抗病毒性肝炎药
      
       第四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第四节 抗肠蠕虫病药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
       第二节 细胞毒类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三节 非细胞毒类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及毒性反应
      
       第四十六章 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免疫应答与免疫病理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
       第三节 免疫增强药
      
       第四十七章 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论
       第二节 基因转移方法
       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