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作者:
[日]寺地遵 著 刘静贞 李今芸 译
定价:
68 元
页数:
410页
ISBN:
978-7-309-11510-9/D.744
字数:
35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北宋政权崩解后,继起的南宋高宗政权既需要快速有效地清理内部诸政治势力,重建朝廷威权,也必须思考如何应对敌国金压境的威胁。本书作者寺地遵教授引入政治学的“政治过程论”作为研究方法,细腻地描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乾道元年(1165)间诸政治势力为掌握国家权力所进行的斗争,以及国家政策如何因应外在情势而调整,同时综合考察了各政治势力的社会背景。全书以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形成分为前后两部,论述南宋政权自成立以来的运作与变化。讨论的时空虽在南宋初期,然自北方避敌南下的高宗皇帝以至文武官僚为巩固自身权、利,彼此纵横捭阖间对南宋政权性质所造成的影响,恰为理解传统中国政权体制内的权力冲突、抗争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观察视角。
      
      

作者简介


       寺地遵,1937年生于广岛市,1961年广岛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1966年广岛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1988—2000年任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史学教授。1988年10月以《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一书获文学博士。
      

书摘

目录
      
       序章 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轨迹与问题意识
       一、宋代政治史研究现况与研究角度
       (一)政治史的对象
       (二)宋代政治史研究现况
       (三)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角度与问题意识
       1.关于唐宋变革论
       2.关于南北民族抗争论
       二、南宋政治史研究现况及本书的立场
       (一)南宋政治史研究的贫乏性
       (二)“南宋政权移转”的研究角度与问题意识
       (三)本书的记述对象及其意义
      
       第一部 南宋政权的确立
       ──绍兴十二年体制的前奏
      
       第一章 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与政治主体
       一、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
       (一)南宋政权面对的政治课题
       (二)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对金关系
       (三)南宋政权的确立与收兵权
       (四)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其他政治课题
       二、北宋的政治势力及其变动
       (一)南宋初期政治史与政治主体
       (二)北宋时期的政治主体
       1.在地土豪
       2.地主出身的官僚阶层
       3.北宋末年的权门
      
       第二章 与宋政权重建构想有关的政治斗争
       一、建炎初年的政治状况
       二、李纲之见用
       三、拥立高宗集团
       四、李纲的藩镇政策
       五、拥立高宗集团(黄潜善、汪伯彦)的政治方针
       六、皇帝驻跸地之争执与李纲的失势
      
       第三章 江南政权──南宋之中兴
       一、禁军叛乱事件与吕颐浩之得势
       二、“防淮论”与“吴越之行”──皇帝驻跸地问题
       三、范宗尹的藩镇策
       四、吕颐浩路线的特色
       五、吕颐浩、秦桧的权力斗争
       六、吕颐浩路线的界限
       七、江南系士人之参政与元祐系士人之复权
      
       第四章 赵鼎集团的形成与张浚路线的失败
       一、绍兴四年至七年的政治状况
       二、赵鼎上台
       三、赵鼎集团的特质
       四、张浚与对金强硬论
       五、淮西兵变──张浚强硬路线的破绽
       六、赵鼎之起复与新赵鼎路线
      
       第五章 第一次宋金和议之进行
       一、淮西兵变后遗症——收兵权之尝试
       二、徽宗死讯与宋金和议之始
       三、高宗主导下之和议与赵鼎集团的崩溃
       四、绍兴八年第一次宋金和议
       五、绍兴八年和议的正当性与反对论
      
       第六章 南宋政权与江南地主阶层
       ──李光之出任参知政事
       一、李光的基本立场
       二、江南民力涵养论
       三、李光任参知政事
       四、李光罢参知政事
      
       第七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之政治发展(上)
       ——金之重占河南与南宋之收兵权
       一、金之政变与第一次宋金和议
       二、宋的对应之道
       三、宋之对金宣战与战争指导原则
       四、收兵权之过程
       (一)绍兴四年至六年家军联合体制的形成
       (二)绍兴十一年禁军的编制
      
       第八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之政治发展(下)
       ——第二次宋金和议与江南民力涵养论之放弃
       一、绍兴十一年和议缔结经纬
       二、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与绍兴十二年秋韦太后还朝的意义
       三、第二次宋金和议时之政治势力动向与岳飞之死
       四、历来对收兵权暨绍兴十一年和议的看法
       五、战时财政与江南民力涵养论的放弃
      
       第九章 南宋政权的基本特质
      
       第二部 秦桧专制体制的建立与变迁
       ──维持绍兴十二年体制的政治结构
      
       第十章 秦桧研究的各有关问题
       一、研究秦桧的困难所在
       二、王船山笔下的秦桧
       三、秦桧与秦桧集团研究回顾
       四、秦桧专制期的设定与分析角度
      
       第十一章 秦桧专制的实行过程
       一、绍兴十二年、十三年的政治取向与秦桧专制的开始
       二、秦桧专制的形态──就吕中所论而言
       三、秦桧专制的各阶段
       (一)绍兴十四年时期──宰执制的空洞化
       (二)绍兴十八年时期──掌握皇帝周边人士
       (三)绍兴二十年时期──江南枢要地区的统治
      
       第十二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构造
       一、宰执(大臣)
       二、侍从(实务官僚)
       (一)秦桧专制下的侍从角色
       (二)六部尚书、侍郎
       (三)吏部尚书、侍郎
       (四)户部尚书、侍郎
       (五)刑部尚书、侍郎
       三、秦桧的社会、政治立场及其对皇帝周边的掌握
       (一)秦桧对郑亿年问题的态度
       (二)与王继先等富商层之勾连
       四、秦桧亲友在江南统治上的角色
      
       第十三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界限
       一、秦桧集团的特质
       二、秦桧专制体制的界限
       三、秦桧专制时期江南知县的动向
      
       第十四章 秦桧专制体制与国家的一般政策──经界法
       一、经界法在秦桧专制中的位置
       二、经界法实施前的各种情况
       三、李椿年的经界法
       四、王鈇、李朝正的经界法
       五、李椿年的复职与罢职
       六、经界法的终结与秦桧专制体制的变质
      
       终章 绍兴十二年体制之结束与乾道、淳熙体制之形成
       一、秦桧死后的政治发展——沈该、汤思退政权及其特质
       二、反秦桧势力的复权与得势
       三、第三次宋金战争与高宗退位
       四、符离之败与汤思退之复起
       五、隆兴和议引发之政治斗争
       六、后秦桧政治过程的历史意义
      
       跋
      
       编者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