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上海高校出版方略
作者:
上海市出版协会 编纂
定价:
40 元
页数:
229页
ISBN:
978-7-309-12065-3/G.1565
字数:
31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总序
      
       上海市出版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和秘书处,发起并组织撰写《上海出版研究丛书》,由赵昌平理事长领衔,出版界多位前辈、中坚襄助,历经两年努力,业已编成首批三种。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具体来说,意义在于倡导一种理念:出版人和出版单位都要重视总结得失、积累经验,为自己构筑不断进步的台阶;同时倡导一种方法:以撰写案例的形式保证和提升经验总结的质量,把台阶筑得坚实。
       先说理念。
       两年多前我才从报业转到“面熟陌生”的出版业,尽管对情况的了解还谈不上深透,但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我做报纸时,一再感慨报人和报社有个通病:对于总结得失和积累经验不很重视,甚至很不重视。比如年年做全国“两会”报道,于事前的策划和事中的采写编辑投入大量精力,但基本没有事后——所谓总结,多是潦草应付,无非开个会,大家随便说说,老生常谈为主,即便有人说出三四条有价值的新经验或新教训,旁人当时点头赞同,会后却很快忘记;很少留下记录,留了记录也扔到一边。结果,下一年的策划总是面对一张白纸从头再来。尽管这类重要报道会有若干“富有经验”的人参与,理论上他们能够利用以往的经验、教训,优化这一次的策划、提升这一次的执行,可是如果以往未曾认真总结,经历丰富也未必能“富有经验”。
       出版人和出版社是不是同样如此?因为并非“实践出真知”,不敢贸然下结论,但至少,以我同时参与新闻类和出版类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感受,出版类参评者提交的编辑业务论文的质量,总体上还不如新闻媒体类。不少业绩很不错的出版社编辑,论文却平平。据说是“忙得没时间写”,但正如有一次赵昌平先生正色批评的那样:评职称有几年准备,而论文也就要求提交一两篇,难道真忙得找不出一点时间?
       我们做一项工作,总有双重收获,既得到有形成果:一本书、一次营销,等等;又得到无形成果:经验和教训。但我们往往看重前者而忽视后者。对工作中的得失善加总结,是为自己不断上进构筑台阶。事业有成的人,一定如此。
       出版单位欲求发展,同样需要构筑这样的台阶。为此就要督促、鼓励员工总结、积累经验,更要把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一项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记录并建档,以相宜的形式,比如将它们放到内部网络上,供大家分享,特别是让新人和此前未做过同类工作的员工学习、参考。
       我们如今经常说要建设“学习型组织”,但似乎并没有全面、深入地去领悟它的含义,甚至望文生义。“学习型组织”,当以自我总结和分享经验作为关键的学习形式,而不能只是定期不定期地请外人来讲一课。对员工来说,总结得失是自我学习,同事间分享的经验,是最能贴合工作所需的教材。对单位来说,“重视人才”就应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就应该珍视每个人努力得来的经验,不因不重视总结留存而使这笔重要财富流失。
       再说方法。
       由于不重视,我们在总结得失、积累经验的方法上存在问题。《上海出版研究丛书》选用“案例”形式来组织内容,倡导了一种新方法,比较能够保证总结的质量。
       说完全不重视“总结”倒也不尽然。某项工作完成之后,若要写出“总结报告”呈交上级部门或者在表彰会上宣读,恐怕就不会敷衍,往往还很用心。这种有特定用途的“总结”,相应地有特定的写作套路,主要特征是“先讲结论后说事”。这若干条“结论”,本应是回顾工作过程之后提炼出来的,但经常是从文件中拿来的、当前格外强调的大原则;在这样的框架中“说事”,一般就将“事实”裁剪成了“事例”,从复杂曲折的工作过程中选取出与“结论”相合的片段。
       显然此“总结”非那总结,不能替代,却不时替代。而且这种“总结”的路数影响很大,连不少个人业务论文也套用:“结论”从教科书中拿来,每一条之下附加几个自己工作的事例。好像写论文是要再一次证明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的正确结论的正确性。
       案例写作是另一种路数:先说事再讲结论。说事,要铺陈过程,不省略其中的复杂曲折,不回避自己在事前策划时的误判和执行时的力不从心,也不忽视环境因素和意外因素的作用。结论,从事实引出,是具体的,也是个性的。因为案例详尽地叙述,特别是不作刻意剪裁,所以对于作者有关得失的结论是否允当、是否还有其他正反经验可以提出,读者亦能评判。
       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带来的崭新条件,如今科研论文的发表与传播已开始采用“论文+实验资料”的新模式。它重新定义了“分享”:更完整的事实呈现,让大家都能分析解读,倒逼论文作者更严谨慎重地提观点、下结论。这种新模式极具启发性,为我们以案例撰写为方法作经验总结设定了更高标准,保证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都更有价值。
       以上所述,自然是理想化的,完全做到也难。关键在于,坦诚地剖陈自己的教训或许还不太难,直率指出他人特别是上司在某项工作中的缺失却很不容易。
       另外,好的案例应当正确估价并写下“环境因素”的作用。做成一件事,主观努力固然要紧,客观条件有时更为重要。虽然我们平常也说“形势比人强”,但总结经验之时,却不免详述自己个人或团队如何“强”,忽视具体地交待和分析做这件事情时的“形势”如何。这会给读者造成误解。比如出版业,30、20、10年前的外在发展环境都跟今天不同,如果案例省略了彼时状况的描述,年轻人较难准确理解当年的成功经验。
       前几年《纽约时报》网络版设置收费墙取得不小成功,国内报纸摩拳擦掌也来“造墙”,结果纷纷“撞墙”。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案例读者有意无意的误读。作者似乎无需花费笔墨向媒体专业人士描述《纽约时报》“造墙”成功的基础和底气,让意图仿效者三思而行;但对于普通读者,则有此必要。
       还有“意外因素”。阿里巴巴曾经拒绝与一家当时大红大紫的互联网企业合作,而回头去看,这是一个正确决定,对阿里巴巴后来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正面影响。究其原因,多位分析人士各有说法,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可被他们称赞“决策有方”的马云,最终自曝的真正缘由竟然是:对方前来商谈此事的一位高管让他“第一眼就看着不爽”,情绪占了上风。这类内情,不是当事者极难知悉。此事提醒我们,案例可以由外人来写,他们的总结有可能破除“当局者迷”,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旁观者清”。
       总之,重视总结的质量,才是真正重视总结。如此方能把托举自己不断进步的台阶筑得坚实。
       《上海出版研究丛书》首批三种的出版,把分享经验的范围扩展到全市出版界,为上海出版的整体进步构筑了几格重要台阶。市新闻出版局一定会支持市出版协会继续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做下去,以此推动各家出版社都更加重视总结得失、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总结的质量,既把台阶越筑越高,也越筑越好。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徐炯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总序
       序
      
       辛勤传承,开拓创新
       ——探寻“外教社现象”
       坚守大学出版本质,于文化追求中求发展
       ——复旦大学出版社发展侧记
       坚持走大教育之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理念和举措
       体现国家意志,打造学术精品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转型发展之路
       特色专业出版之路
       ——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在坚守中传承,在转型中创新
       ——大力探求学术品格与市场效应相协调的华理社发展路径
       打造学术精品,聚集特色出版
       ——上海大学出版社的“蓝海战略”
       打造以纺织服装板块为核心的专业出版制高点
       ——东华大学出版社专业板块核心竞争力建设
       一招鲜,吃遍天
       ——立信会计出版社特色发展之路
       为军出版不辱使命,为民出版不负所望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纪实
       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优势期刊出版群
       ——上海大学期刊社集约化管理之路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