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医学免疫学
作者:
储以微 主编
定价:
72 元
页数:
293页
ISBN:
978-7-309-11721-9/Q.102
字数:
41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作为基础医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独立授课的课程。主要阅读对象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以及护理学的本科生。课时安排以2学分、36~42学时为基准,讲授内容涵盖基础免疫理论、疾病的免疫学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等,全面综合,简明易懂。它是自199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何球藻、吴厚生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本科生教材后,时隔20年,再次由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全体教师负责完成的教材。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学基础和临床应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是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具有抵抗能力,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物在个体生存和种系繁殖延续过程中,自主调节形成了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的免疫系统,发挥了免疫功能,并运用人工的方法预防传染病。尤其是牛痘疫苗的全世界范围接种,消灭了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的天花病,无疑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辉煌胜利。这种“免”除“疫”患的方法孕育了免疫学,开创了免疫学的研究,扩大了免疫学的研究范畴,并推动了免疫学由经验时期过渡到经典时期,及至现代免疫学的研究仍然方兴未艾,成为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学习免疫学理论,掌握免疫学基本技术,是每一位医学生必备的、重要的一环。
       依据系列教材的统一部署,本教材以简明扼要、内容新颖为宗旨,以固有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等为主线,阐明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等的特征和功能,代替了以往授课章节先从分子等基本概念介入,再进行系统综合的方式,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内容的分段、分散学习,不利于及时理解和消化。全书40余万字,分为免疫学概论、免疫学理论、免疫相关疾病以及免疫防治等篇章。注重与临床住院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衔接,做到以疾病为导向,以免疫学知识为基础,以实验课程为工具,互动式教学,开放式讨论,前沿进展介绍相结合的整合式的免疫学知识传授体系,使学生拥有扎实稳固的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技能与素养,达到通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医学免疫学》教材的出版,是顾问、责编及全体编委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钟一维老师、杨乔乔老师和王志明博士生在图片的绘制、文字稿的整理和统筹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免疫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颠覆旧的概念时有发生,编写内容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今后不断完善与提高。
      
       储以微
       2015年8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
       一、免疫学基本概念
       二、医学免疫学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 免疫学基本特性
       一、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历史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16~18世纪后叶)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19~20世纪中叶)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20~21世纪)
       第四节 医学免疫学研究和应用展望
       一、免疫学基础研究
       二、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
       三、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固有免疫系统
       第一节 屏障结构
       一、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二、体内屏障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一、吞噬细胞
       二、自然杀伤细胞
       三、固有样淋巴细胞
       第三节 固有免疫分子
       一、补体
       二、细胞因子
       三、防御素和其他酶类物质
      
       第三章 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第二节 固有免疫识别及其效应机制
       一、模式识别受体的基本特征
       二、模式识别受体的类别
       三、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第四章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第一节 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二、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三、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四、抗原的分类
       第二节 T细胞受体及其抗原识别
       一、T细胞受体
       二、TCR的结构和功能
       三、CD3的结构和功能
       四、TCR与MHC肽复合物相互作用
       五、T细胞的抗原识别
       第三节 B细胞受体及其抗原识别
       一、B细胞受体
       二、BCR的结构和功能
       三、B细胞共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四、B细胞的抗原识别
       第四节 抗原识别的意义
      
       第五章 抗原的加工呈递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一节 T细胞识别抗原需要抗原呈递细胞
       一、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
       二、非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
       第二节 抗原加工呈递
       一、内源性途径
       二、外源性途径
       三、交叉呈递
       四、抗原呈递的意义
       五、非蛋白抗原呈递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一、MHC的发现
       二、MHC基因
       三、MHC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四、MHC分子及与抗原肽的结合
       五、CD1分子呈递脂质抗原
       六、HLA与疾病的关系
      
       第六章 淋巴细胞发育
       第一节 B细胞在骨髓的分化发育
       一、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二、Ig基因重排与B细胞分化
       三、未成熟B细胞的阴性选择
       第二节 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发育
       一、TCR基因重排
       二、TCR基因重排与T细胞分化
       三、阳性选择
       四、阴性选择
       第三节 淋巴细胞在外周的发育成熟
       一、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外周淋巴细胞的生存和发育
      
       第七章 T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一节 T细胞表面分子
       一、TCR-CD3复合物
       二、CD4和CD8共受体
       三、共刺激分子
       四、黏附分子
       五、丝裂原受体及其他表面分子
       第二节 T细胞亚群
       一、根据T细胞所处的活化阶段
       二、根据表达的TCR类型
       三、根据表达的辅助受体CD4和CD8分子
       四、根据其辅助受体的表达和免疫效应功能
       第三节 T细胞应答
       一、T细胞活化
       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效应T细胞迁移至感染部位
       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类型
      
       第八章 B细胞及其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一节 B细胞活化的调控机制
       一、B细胞的抗原识别系统
       二、B细胞抗原识别后的信号转导
       三、B细胞激活后信号转导的负性调控机制
       四、B细胞活化异常与免疫疾病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一、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二、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三、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 抗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抗体的结构
       二、抗体介导的效应功能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四、抗体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第九章 黏膜免疫
       第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黏膜免疫系统功能特征
       一、黏膜免疫系统中的相关免疫细胞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淋巴器官接近抗原
       三、黏膜免疫系统诱导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
       四、黏膜免疫系统易诱导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对正常菌群应答
       第三节 黏膜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一、黏膜免疫系统中的抗原呈递
       二、黏膜淋巴细胞归巢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黏膜免疫的意义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的一般特征
       一、病原体分类
       二、抗感染免疫反应的类型
       三、抗感染免疫的结局
       四、抗感染免疫的特点
       第二节 抗胞内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一、抗病毒的免疫反应
       二、抗胞内菌的免疫反应
       第三节 抗胞外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一、抗胞外菌的免疫反应
       二、抗真菌的免疫反应
       三、抗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第十一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超敏反应分类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及其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一、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三、影响Ⅰ型超敏反应的因素
       四、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相关疾病
       五、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第三节 Ⅳ型超敏反应及其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一、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二、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三、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十二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自身耐受的形成和打破
       一、自身耐受的形成
       二、自身耐受的打破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理损伤机制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损伤机制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一、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二、遗传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四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举例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 肿瘤免疫
       第一节 肿瘤抗原
       一、肿瘤抗原的分类
       二、肿瘤抗原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一、免疫监视
       二、固有免疫应答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
       一、肿瘤的免疫诊断
       二、肿瘤的免疫治疗
      
       第十四章 移植免疫
       一、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二、移植排斥反应类型
       三、移植排斥反应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 免疫系统疾病防治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的免疫治疗
       一、单克隆抗体疗法
       二、自身抗原疗法
       三、常用药物对免疫调节 的作用
       第二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一、肿瘤疫苗
       二、溶瘤病毒
       三、抗靶分子单克隆抗体
       四、过继转移T细胞疗法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感染性疾病预防的历史和现状
       二、预防性疫苗的研制
       三、预防性疫苗的免疫策略
       四、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
       五、佐剂
      
       附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