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老龄化社会的老年素质教育
作者:
蔡向东 主编 上海市老干部大学 上海市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课题组 著
定价:
42 元
页数:
198页
ISBN:
978-7-309-11865-0/G.1529
字数:
21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关于老年素质教育的一些思考(代序)
      
       从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诞生至今,中国的老年教育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各地老年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为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常青基业。我在1993年兼任上海市老干部大学校长,时至今日,从事老年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20年来,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指导下,在各省老年教育同仁先进办学经验的启示下,我对老年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逐步地深化。这里我重点谈一个问题,即:老年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老年学校应该将素质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老年素质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老年教育“姓教”是老年素质教育酝酿提出的立足点
       1982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建立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可以说,老年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对学习的自发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老年教育发展的初期,老年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着眼于让老年人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比如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曾经提出老年大学20字的办学宗旨“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在建校初也提出了“探求健身之道,增长新鲜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保持光荣晚节,贡献革命余热”的办学宗旨。在这样的办学宗旨指导下,老年教育事业和老年大学工作都得到了健康发展。但总体而言,这些办学宗旨更加着眼于使老年人能拥有一个丰富、愉快的晚年生活,对健康快乐的理念考虑得更多一点。
       然而,经过30年的发展,随着对老年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随着老年教育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要“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老年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自己也越来越明确一个理念,即老年教育应该姓“教”。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我认为老年教育不只是有几门课,有个场地,请个教师,学员没什么意见就行了。老年教育既然姓“教”,就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科学化,在教学管理上要注意规范化,要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质量评估,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近年来,我逐步认识到,老年教育“姓教”,不仅仅指在老年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从办学的宗旨上老年教育也应该确立“教育就是育人”的基本理念。“育人”就要求把“以德为先”“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目标。也就是提倡要开展老年素质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升和完善老年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科学技术素质、艺术人文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素质,自觉地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老年教育。
       当然,我们提出老年素质教育,并不是说现在的办学中没有素质教育成分。在整个老年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客观上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心理素质、健康素质、文化素质等。但是,我感到,我们并没有将老年素质教育提升到办学目标的高度,没有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办学的全部工作。实际上,有没有在办学目标层面上明确素质教育的地位,其办学实践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从总体上来讲,老年素质教育过去是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我们现在提出开展老年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办学宗旨,并且在上海还专门成立了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来推动这项工作,这标志着老年素质教育已经由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尤其是从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自觉阶段就意味着我们在老年教育中确立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老年素质教育的发展将更有规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得到推动,老年素质教育的发展将更有成效并充满创造力!
       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是老年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归宿点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3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02亿,占总人口的14.8%;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有387.62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7.1%,已经超过1/4。老年人群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各个老年学校中的老年学员又是老年人群中相对比较活跃的群体,他们身体相对健康,求知欲高,积极要求获得进步、提高。我们提出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其实非常契合学员的内在需求,并对这种需求形成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励,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有提高素质、不断完善的必要和可能,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我们的老年学员就可以凝聚起一股正能量,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这样也使得老年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与对社会的价值统一了起来,对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们曾对6439名老年学员展开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3%的学员认为老年人有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88%的学员认为有必要在老年学校中开展素质教育。可以看出,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实际上得到了老年学员的认可。
       当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思想的阻力。比如,有少数学员就有一些疑问,说“现在提老年素质教育是不是说我们的素质不够高啊”?我们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素质教育是指完善性的素质教育。老年人自身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思想道德、文明礼仪、修身养性、文化艺术、科学技能等多个方面。然而因为个人的阅历、接受的教育、职业的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我们的老年人也有许多有待完善的方面。可以说,学习是一项终身的事业,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老年人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所以说,我们提出老年大学要加强素质教育,绝非标新立异,也非小题大做,而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即使是我们的老干部,也存在一个紧跟社会形势发展、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对各种社会现象鉴别能力的问题等等。老干部是老年人中的精英,他们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还要对全社会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所以我一直认为,老干部大学更加需要开展素质教育,而且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2012年,我们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发动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校训,经充分讨论,最终提炼出“笃志、厚德、乐学、尚为”的八字校训。这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对老干部学员所应具备素质的高度概括,激励着我们的老干部学员不断完善自身,树立起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乐于学习、老有所为的老干部形象。上海老年大学提出“长者风范”的理念,我认为也很好,它实际上是社会赋予老年人的一种要求和荣誉,是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很好的一种方式。我认为我们的老年学员都应该以“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自觉要求自己。
       三、探索创新是老年素质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虽然老年素质教育有一些自发性实践,但是从老年教育发展理念和老年学校办学目标的层面来看,老年素质教育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感到,老年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开展老年素质教育一定要注意老年素质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素质教育之间的区别。中小学教育是在塑造人。但是在老年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个性成熟、性格稳定、理解能力强、社会阅历丰富、世界观和人生观业已成型的老年学员。他们与青少年有很大的不同。老年人虽已“成型”但并未“定型”。我们要从老年学员的特点出发,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该以“尊老敬老”为首要原则,不能强制,不能简单说教,主要还是应该强调从正面进行引导,依靠教育教学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学员相互启发、自我阅读提高,以及在老有所为中的自我锤炼等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开展,使学员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有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我修养的需要,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变成学员自己的需求,做到“润物细无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核心价值观时所说的一样,我们同样也应该使素质教育的影响在老年学校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当然,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具体到各级各类的老年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特色寻找素质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形成别具一格的开展素质教育的工作方式,为老年素质教育创造更多新鲜经验。
       其次,开展老年素质教育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老年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依赖相应的课程资源,除了常规的课程之外,尤其是那些可以涵养人的德行、启迪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情感、滋润人的心灵的课程,更加需要我们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其在老年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我们所谈的素质的内涵是综合性的,包括各个方面的素质,但是“综合素质,德育为先”,思想道德素质仍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方面。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学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要多开设一些能使学员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形势的课程,多增加一些人文类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开设。比如,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从建校之初就一直有政治形势课程、文史类课程。去年,我们新开设了一周时事综述,本学期又开设了人文系列讲座,都受到了学员的欢迎。总之,开展老年素质教育,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尤其是要注意按需设置与引导性设置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老年素质教育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再次,我感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是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有专门的时间、空间,有专门的教师进行传授和引导。所以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所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等,都会对学员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教师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性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质教育的要求自觉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比如摄影课,可以通过对拍摄题材的选择,让学员用影像感悟自然之美,发现生活之乐,抒发爱国之情;再比如声乐班,可以通过教唱学员优秀歌曲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还有很多的课程都可以在提升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完善学员的道德观念、增强其对真善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对学员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去年,我们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联合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了“在各类课程教学中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感到这项课题很有意义。我们应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交流工作和总结表彰工作,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当然,我们老年教育领域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来,仍然是需要我们持续探索的问题。
       总体来说,作为一项工作,老年学校素质教育在上海才刚刚起步。开展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尤其是通过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最近党中央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的信念。目前,上海正在起草关于上海市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不久将由上海市教委进行发布。我相信,这个指导意见颁布实施后将会对上海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做好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这项工作要靠全国各省市地区兄弟老年大学的共同参与,希望广大兄弟老年大学能携起手来,共同参与老年素质教育的实践,你们的探索和创新会为老年素质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启示。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老年素质教育的发展会更加深入,老年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老年教育的下一个30年一定会更加辉煌!
      
       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名誉校长 陈铁迪
       (2014年5月在中国老年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老年素质教育概述
       第一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提出
       第二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三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四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五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老年素质教育实践管窥
      
       第二章 老年素质教育实践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需求分析
       第三节 老年素质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 老年素质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一节 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总论
       第二节 思想道德类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三节 人文类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四节 养生保健类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五节 科技类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六节 艺术类课程教学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四章 老年学习团队建设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一节 老年学习团队建设与老年素质教育概述
       第二节 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功能维度
       第四节 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五节 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对策
      
       第五章 校园文化建设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一节 校园文化建设与老年素质教育概述
       第二节 校园文化建设与老年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节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第六章 老有所为与老年素质教育
       第一节 老有所为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 老有所为:积极老龄化的核心要素
       第三节 老年学校:老有所为的重要平台
       第四节 素质教育:老有所为的思考和建议
      
       第七章 老年素质教育发展展望
       第一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第二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推进策略
       第三节 老年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