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时尚操舞
作者:
曹蓓娟 主编
定价:
32 元
页数:
110页
ISBN:
978-7-309-11715-8/J.276
字数:
17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 言
      
       时尚操舞成为全民健身的一种现象,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民众有了更多“有钱有闲”的自由支配空间。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不仅仅满足于“当观众”去欣赏一部分人的表演,而是自己走到了台前,选择可以娱人娱己的体育生活方式——全民操舞。它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成为民众首选的一项运动,也成了时尚的标志。随着全民操舞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操、舞蹈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在举国健身的号召下,体操和舞蹈从高、精、尖的一部分人独享,回到了民众之中,发挥着本属于体操、舞蹈的全民性、娱乐性、健身性等重要功能。
       如果仅仅是对舞蹈,或对体操的单独领域研究,长期以来不乏具有很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就目前流行的操舞现象对其研究还需要同仁加强关注。操舞本是同源,只是在社会的变革中,依据功能细分形成了异流。可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条轨迹,即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体操与舞蹈的发展同样也反映了这条颠簸不破的真理,相信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体操、舞蹈从同源→异流→新的交汇,必然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士共同关注,并探讨时尚操舞对人类的贡献。
       本书是由上海体育学院操舞编写团队共同完成的。全书分为5章 :第一章 时尚操舞概述,由曹蓓娟主笔;第二章 时尚操舞的兴起,由代俊主笔;第三章 时尚操舞的发展,由施明雅、郑月平主笔;第四章 时尚操舞的配乐,由曹玲、曹蓓娟、代俊主笔;第五章 时尚操舞的比赛与欣赏,由张洁主笔。全书由曹蓓娟、张洁做最终的修订和统稿。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用书,更可以作为指导全民健身的参考用书。对操舞的联合研究是一项开辟性的工作,虽经团队成员共同努力,难免会有欠妥或存有遗憾。欣慰的是团队成员们已将自己的意思尽可能地表达清楚了。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在此感谢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给予的经费资助;感谢操舞团队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
      
       曹蓓娟
       2015年4月于上海
      

作者简介


       曹蓓娟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体操国际专家级(TOP级)裁判。民盟市委委员,市高教委委员。从事艺术体操、形体芭蕾、体态礼仪的教学工作。多次担任艺术体操国际大赛的裁判工作。曾任世界锦标赛裁判、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总裁判长、2007年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总裁判长、第八、九届全运会副总裁判长等职务,艺术体操国家队顾问。曾作为中国第一位援外艺术体操教练,赴埃及帮助组建埃及国家艺术体操队任主教练;曾任国家艺术体操集训队集体项目教练并获四大洲比赛集体项目全能第二;任上海艺术体操队主教练并获第八届全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全能第三。曾任中国体操协会艺术体操裁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六届体育总会委员;上海体操协会副秘书长;并曾兼任艺术体操协会副主任、裁判委员会主任。获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课题项目及多项市、院级课题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自我形象设计》与《韵律体操》两本教材。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时尚操舞概述
       第一节 同源异流的舞蹈和体操
       第二节 舞蹈与体操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时尚操舞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时尚操舞的兴起
       第一节 时尚操舞的定义
       第二节 时尚操舞的内容
       第三节 时尚操舞兴起的背景
       第四节 时尚操舞的特征
       第五节 时尚操舞的锻炼价值
      
       第三章 时尚操舞的发展
       第一节 时尚操舞与全民健身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时尚操舞与体操的联动发展
       第三节 时尚操舞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时尚操舞的配乐
       第一节 乐理知识
       第二节 中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三节 西洋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四节 时尚操舞的配乐介绍
      
       第五章 时尚操舞的比赛与欣赏
       第一节 时尚操舞比赛总则
       第二节 时尚操舞比赛各项目评分方法介绍
       第三节 时尚操舞比赛的组织
       第四节 不同人群时尚操舞表演的案例欣赏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