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老年慢性病的自我管理(上)
作者:
傅华 丁永明 编著
定价:
26 元
页数:
85页
ISBN:
978-7-309-11620-5/R.1481
字数:
6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编者的话
      
       我国古代把年满六十称为“花甲”,联合国也定义60岁及60岁以上为老年。因此,我国现阶段以60岁为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并把45~59岁称为初老期,60~79岁称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2013年度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高达14.8%。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6%;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到2050年,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每3个人中便有1个老年人。
       2011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生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抑郁症等)和恶性肿瘤等是老年人的多发病。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8%;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统计结果显示,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中,46%有运动功能障碍,17%生活不能自理。
       老年人(群)不仅多数患有慢性病,且患病往往兼具多系统、治疗复杂、病程长、康复不易的特点。有调查显示:82%的老人患有.2种以上疾病,最多者同时患有 8种慢性病。由此可见,与一般人群相比,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疾病特征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在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上存在特殊需求,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本书将根据老年人慢性病的特点,介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慢性病。您在本书中不会看到有关疾病治疗或秘方之类的内容,但是可以找到许多有关如何活得更轻松、愉快的技巧和建议。这些建议有些来自于医生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而大多数建议来自于像您一样的,已经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所患慢性病的病友。我们在上篇将对慢性病的特点、主要危害、常见的症状,慢性病自我管理及其实质,以及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基本技能做大致的介绍;下篇将着重介绍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以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自我管理。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1 概述
      
       1.1 慢性病概述
       1.1.1 什么是慢性病
       1.1.2 慢性病发生的原因 
       1.1.3 慢性病与急性病的区别 
       1.1.4 慢性病的主要危害 
       1.1.5 慢性病的一些共同问题
      
       1.2正确认识慢性病的症状
       1.2.1 得了慢性病为何感到疲劳
       1.2.2 为何感到生活好像完全失控了一样
       1.2.3 气短和慢性病有关吗
       1.2.4 为什么会疼痛
       1.2.5 为何容易发脾气
       1.2.6 为何时常感到情绪低落
       1.2.7 忧郁的表现
       1.2.8 时常睡不好和慢性病有关吗
      
       1.3慢性病自我管理概述
       1.3.1 什么是慢性病自我管理
       1.3.2 如何成为一名积极的自我管理者
      
       2 老年慢性病自我管理基本技能
      
       2.1解决问题的方法
       2.1.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1.2 如何解决问题
      
       2.2设定目标和制订行动计划
       2.2.1 怎样确定您要完成的目标
       2.2.2 怎样分解目标
       2.2.3 怎样制订周行动计划
       2.2.4 执行行动计划
       2.2.5 如何检验行动计划执行的结果
       2.2.6 正在进行的行动计划需要调整吗
       2.2.7 如何让自己更有动力去做这些事
      
       2.3社区资源
       2.3.1 当感觉到需要帮助时怎么办
       2.3.2 如何获得自己需要的帮助
      
       2.4用大脑来管理症状
       2.4.1 什么是放松 
       2.4.2 放松的原则 
       2.4.3 什么是肌肉放松 
       2.4.4 什么是形象化想象 
       2.4.5 什么是自我交谈 
       2.4.6 什么是分散注意力 
       2.4.7 认知性症状管理技巧的原则 
      
       2.5改善呼吸
       2.5.1 引起气短的原因有哪些 
       2.5.2 避免气短的方法有哪些 
      
       2.6学会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流
       2.6.1 怎样用“我”语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2.6.2 怎样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2.6.3 如何拒绝别人的过分请求 —学会说“不”
       2.6.4 倾听的技巧 
       2.6.5 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 
       2.6.6 怎样与医生交流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