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4卷)
作者:
周斌 主编
定价:
52 元
页数:
427页
ISBN:
978-7-309-11464-5/J.269
字数:
52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后记
      
       这是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和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合作编撰的第三本《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着重对2014年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状况及相关理论批评等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总结和评析。2012年卷和2013年卷的《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出版后,在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也相继得到了一些很好的反馈和评价。例如,我在新浪网的“中国影评家官网”上有博客,曾先后把两本发展研究报告的《后记》放在博客上供网友阅读。一位署名为“寻沪”的网友在看了2012年卷发展研究报告的《后记》以后,于2014年4月2日写下了留言:“期待2013卷啊。”另一位署名为“新浪网友”的读者在看了2013年卷的发展研究报告《后记》以后,于2014年11月1日也曾写下了这样的留言:“2013卷到今天算是大体看完了,两个感觉:1、比2012卷更充实;2、这系列书的出现对影视创作的长远发展很有意义,是对主流思想的一个把握,是稳定影视价值观的基石……希望这系列的书一直办下去,衷心地祝愿本书越办越好。”这样的肯定与好评既给我们以很大的慰藉与鼓励,也使我们对每年编撰好一本发展研究报告的工作更有信心和责任感了。
       在2014年卷的《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的稿件编撰完成并准备将其发送给出版社责任编辑时,在此仍有必要将各个栏目的设置和主要内容及有些变化作一点简要介绍,以利于广大读者能更好地了解编撰者的意图和想法,从而对本年度的研究报告有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就本年度研究报告的栏目设置和每一辑收入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一点简要介绍,其大致情况如下:
       第一辑为“年度特稿”,共收入了四篇文章,主要内容涉及该年度一些值得纪念的重要作品、重要人物和重要创作现象。简括而言,其一,为庆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创作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映以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获得了多方好评,因此有一篇专文来评析该电视剧,以表达我们对邓小平的感激和敬意。其二,今年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作《雷雨》剧本发表80周年,该剧本正式发表后曾被不断搬上舞台,并被改编拍摄成故事片,已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作品,具有长久的美学生命力,为此有一篇文章对该剧本的创作情况及剧中人物的生活来源作了评介。其三,2014年又是第5代电影导演登上影坛30周年,故有一篇文章对他们从先锋探索到走向市场的创作历程,及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与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论析。
       第二辑为“宏观论析”,该栏目的大部分文章延续了前两本研究报告文章所评述的对象和内容,即对2014年国产故事片创作的导演、表演和音乐,以及动画片、纪录片、香港电影、微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方面的创作状况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论析,既能认真总结其成绩,也能仔细盘点其问题。但也有一些变化和不同,主要是根据该年度创作的实际情况,有两篇文章分别对惊悚片、青春片创作状况进行了具体评析,在类型电影的创作方面作了更加具体深入的探讨。另外,还有一篇文章对国产电视剧中的医疗剧创作进行了述评。这些文章从宏观上大致描述和概括了2014年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情况,能使读者及时了解其概况及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辑为“理论批评”,该栏目的文章除了像前两本研究报告那样分别对电影批评情况、动画理论研究、纪录片理论研究、电视剧研究现状和话剧研究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评述之外,又增加了一篇对国产城市电影研究综述的文章,从而使这一栏目的内容更加充实了。由于近年来城市电影的创作较为兴盛,因而对此所作的理论批评探讨也较多,为此进行一次较系统的梳理也很有必要。与此前一样,这些文章资料翔实,梳理清楚,颇受研究者的欢迎。
       第四辑为“热点评议”,该栏目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2014年上映的故事片《西藏天空》、《亲爱的》、《心花路放》、《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动画片《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舌尖上的中国2》,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和话剧《往事只能回味》、《这辈子有过你》等一些“热点”作品进行了有一定深度的评析,由此探讨其主旨内涵和美学风格,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当然,成为“热点”的不止上述作品,因为研究报告的篇幅所限,仅选择了其中一些更受关注,或在某一方面更有特点的作品作为具体评议的对象。
       第五辑为“名家新作”,该栏目在原来“名导新作”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变。原来主要关注的是一些著名导演的新作,但从本年度起,评论的对象将不局限于导演了,编剧、演员、摄影等主创人员均在评析之列。因为电影、电视剧和话剧都是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除了导演之外,其他主创人员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和辛劳,所以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本年度该栏目有三篇文章着重评析故事片导演的创作,即张艺谋导演的《归来》、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和娄烨导演的《推拿》;另有一篇文章则着重评析故事片编剧的创作,即王兴东编剧的《黄克功案件》;还有一篇文章着重评析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红高粱》。当然,在“热点评议”栏目里作为评论对象之陈可辛的《亲爱的》、宁浩的《心花路放》、姜文的《一步之遥》、徐克的《智取威虎山》等,也都是著名导演的作品,也可放在“名家新作”栏目里;但因其在电影市场上票房更高、话题性更强,所以作为“热点评议”的对象似乎更加合适。同时,这样安排也可以使两个栏目的内容得到平衡。
       第六辑为“新人新作”,这是本年度新设的一个栏目,其主旨在于更多地关注一些影视剧和话剧创作领域的新人及其作品,从而有助于他们创作的持续发展。该栏目共收入了四篇文章,分别对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路阳导演的《绣春刀》、崔健导演的《蓝色骨头》和系列话剧《盗墓笔记》进行了评析。虽然韩寒是著名作家,崔健也是著名音乐家,但他们作为电影导演,毕竟还是新人。由于他们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众多的“粉丝”,所以尽管其作品是故事片处女作,但仍然受到了多方关注和不少观众的追捧。
       第七辑为“现象剖析”,本年度该栏目只收入了一篇对电影批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电影批评的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当然,该栏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为对某些现象的探讨和剖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创作和理论批评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
       第八辑为“节庆述评”,2013年卷曾有一篇着重评述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文章,本年度则收入了一篇评介第2届乌镇戏剧节的文章,以后还将陆续刊发一些对其他各类节庆活动评析的文章,以此既能进一步扩大这些活动的影响,也能使这些活动的主办者和组织者从中获得一些建议,供其参考。
       第九辑为“创作手记”,这也是本年度新设的一个栏目,特约请了获得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的《天之骄子》的编导周涛撰写了一篇创作手记,具体阐述了他们创作中的一些想法和体会,由此既能加强创作者和评论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也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其次,令人欣喜的是本年度研究报告的作者队伍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扩大,又有一批新作者为研究报告撰稿,其中既有一些著名学者,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们的加盟不仅说明《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和支持,也说明对创作和理论批评现状的关注和探讨之于不少学者来说,也是颇有吸引力的,他们愿意以此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为此,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学者加入研究报告的作者队伍。
       在此需要重申的是:研究报告所收入的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见解,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观点。编者除了提出选题并进行组稿之外,对每篇文章只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加工和处理,在内容上则充分尊重每位作者的见解。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若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也欢迎来稿进行争鸣。2012年卷研究报告曾设有“学术争鸣”栏目,我们希望有一些争鸣文章来进一步活跃学术探讨,推动学术发展。
       由于2014年的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创作作品丰富,可以研究的内容和议论的话题也较多,所以研究报告的容量有所扩展。但因受篇幅所限,有些应该予以关注和评述的对象未能列入。同时,有些文章在论证时运用了一些图片和图表,以增强说服力。但为了控制篇幅,在不影响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删除了一些画面不太清楚的图片,务请这些文章的作者予以谅解。
       最后,仍要感谢为本年度研究报告撰稿的各位作者,在没有稿费的情况下,大家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对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工作的支持,能不计报酬,积极撰稿,从而为推动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创作的繁荣兴旺与理论批评的活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显然,如果没有你们付出的辛劳,该研究报告不可能顺利完成。同时,也要再次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一如既往的支持,使2014年卷的研究报告能顺利问世。
      
       周斌
       2015年1月18日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辑 年度特稿
       重温一次历史的伟大转折,再现一代伟人的政治智慧
       ——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金丹元 田承龙
       《雷雨》: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的创造
       ——纪念曹禺的话剧剧本《雷雨》发表80周年 曹树钧
       论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创作发展及贡献
       ——纪念第五代导演登上影坛30周年 周斌
      
       第二辑 宏观论析
       2014年中国电影导演创作回顾冯果 聂明秀
       2014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厉震林 罗馨儿
       2014年国产电影音乐述评 李果
       精神创伤与人性扭曲交织而成的惊魂之旅
       ——2014年国产惊悚片述评 龚金平
       票房红火质量堪忧
       ——2014年国产青春电影回顾 李欣
       2014年香港合拍片创作述评 徐巍
       2014年中国动画产业和动画片创作述评 褚亚男
       面对大众和资本的纪录片
       ——2014年中国纪录片观察 吴保和
       2014年中国微电影创作述评 王宇洁
       多屏时代:政策与市场双重规范下的电视剧
       ——2014年中国电视剧发展综述 刘海波 汤赟瑞 丁一婕 黄薛兵
       2014年国产医疗剧创作述评 梁钦
       戏剧观·身体·商业戏剧·甲寅中兴
       ——2014年中国话剧的几个侧面 张晓欧
      
       第三辑 理论批评
       开拓视野坚守立场
       ——2014年中国电影批评生态报告 李建强
       2014年中国城市电影研究综述 艾青
       2014年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综述 聂欣如 魏鸿 屠圆华
       2014年中国电视剧研究现状分析 金丹元 周旭
       2014年国产纪录片理论研究综述 赵丹阳
       2014年中国话剧研究综述 郑菲菲 杨新宇
      
       第四辑 热点评议
       《西藏天空》:藏族题材电影的历史地标 朱鹏杰
       疆界跨越中的人文情怀
       ——由故事片《亲爱的》谈陈可辛电影创作的转型 贺昱
       上路,寻找自己,寻找真爱
       ——评宁浩导演的故事片《心花路放》 聂红
       《一步之遥》:是杂碎,是杂烩,是杂耍,亦是荒诞喜剧 杨晓林
       从红色经典与商业诉求的对接看贺岁大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评徐克导演的故事片《智取威虎山》 马沙
       试析动画片《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中的镜头运动 张长
       从《互联网时代》看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趋势 王庆福 谭璐
       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 王希彤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谈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创新诉求和思想立意 陈鹏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评话剧《往事只能回味》 孙晓虹
       作为爱情的主题与作为女性的主体
       ——评话剧《这辈子有过你》 高凯
      
       第五辑 名家新作
       爱情叙事下的历史观照
       ——评张艺谋导演的故事片《归来》 梁平
       不一样的萧红,不一样的黄金时代
       ——评许鞍华导演的故事片《黄金时代》 张岩冰
       《黄克功案件》的叙事艺术与主题思考
       ——评王兴东编剧的故事片《黄克功案件》 李易晗
       凸显的与隐遁的
       ——评娄烨导演的故事片《推拿》 林国淑 云杉
       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得与失
       ——评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红高粱》 翟子莹
      
       第六辑 新人新作
       一部形神俱散的公路电影
       ——评韩寒导演的故事片《后会无期》 周倩雯
       不一样的刀光剑影
       ——从《绣春刀》管窥华语武侠片的发展变化 黄桂斌
       从“错位”的角度解读《蓝色骨头》
       ——评崔健导演的故事片《蓝色骨头》 谈洁
       舞台剧可能性的拓展
       ——评系列话剧《盗墓笔记》的技术、美学与营销传播 张富坚
      
       第七辑 现象剖析
       2014年中国电影批评的热点现象及其思考 高凯
      
       第八辑 节庆述评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述评 罗政
      
       第九辑 创作手记
       话剧《天之骄子》编导创作手记 周涛 吴平
      
       后记 周斌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