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阐释学生的成功——学生事务学习和发展的结果导向型评估实用指南
作者:
[美]布莱斯西尼(Bresciani,M.J.) 等著 赵强 等译
定价:
30 元
页数:
170页
ISBN:
978-7-309-11408-5/G.1476
字数:
15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海外学生工作丛书”序
      
       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无论中外,学生工作(或直译“学生事务”)
       都是有多重使命的。情境不同,理解各异,但可主要归结为两方面。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工作,包括思想和价值观的进步成熟、知识与能力的锻炼提升,以及身心健康。二是履行面向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建设理想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发展环境,建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终身关系。这两方面的使命紧扣学生和学校,超越时空和文化的局限,是本然目标,也是长期任务。
       近年来,国内高校非常强调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专业化并不是一个玄乎的目标。本职工作想得深刻、做得精湛,就是专业化。在一
       个开放的时代和社会中,我们提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钻研劲头,在东南西北风中不丢本心、不忘初衷,但也强调要面朝大海、仰望星空,在坚定自信的基础上开阔眼界、善于学习、锐意创新。我们需要有彼岸的参照,有他山的借鉴。有比较借鉴,有思考沟通,就能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在尊重理解多元的基础上合作解决共性问题。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出“海外学生工作丛书”的初衷。
       本套丛书其实是一个“副产品”。2014年初,复旦大学在全校学生工作队伍中启动实施了“国际视野下的学生工作专业化”项目。这个项
       目为期2—3年,核心有二。一是工作改革机制,通过学生工作的课题性比较研究,设计、试验和推广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改革项目;二是队伍能力建设,通过跨院系志愿报名的方式组建课题组,课题组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孵化出专业化建设的项目团队,进而打造升格为全校示范效应的工作室或专业服务中心。在为期一年半的实践中,共有11个课题组、150余名辅导员参与。
       本套丛书即是学习成果的一种体现。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梳理、提炼,将一部分学习体会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给国内同行,吸引更多的同行投身到学生工作比较、研究与国际合作的事业中来,为中国高校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国际化能力贡献我们的力量。因此,丛书的第一辑确定以翻译海外学生工作的重要著作为主。在书目选择上,我们偏重总论介绍性、经验手册性著作,偏重对国内学生工作当前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的领域。在编撰体例上,各书保留了全部的参考文献原文以及与正文的对应关系,翻译了有索引性质的附录,以便于大家按图索骥,继续深入开展学习研究。
       从实用的角度看,本套丛书的功用可能有四个方面。一是帮助我们理解海外学生工作的国别差异,重点是发达国家学生事务体系的专业化建设历程和当前的体系结构,丰富我们对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历史性、结构性、功能性认识。二是帮助我们理解海外学生工作的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学生工作的支撑作用,特别要关注如何将普遍情况、实践经验分析升华为理论和模型,进而普遍应用于指导具体工作。三是帮助我们理解海外学生工作的操作经验,避免一鳞半爪、一知半解,侧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如何被全方位、全过程地落实,侧重于模型建构、流程设计、预案制订,侧重于决策机制、反馈机制、反思机制,侧重于项目、质量和过程的控制管理标准。四是帮助我们理解海外学生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特别是如何理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职能,如何体现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如何沟通学校与学生、整合教育与管理、平衡工作与生活。
       囿于时间和水平,本套丛书的翻译质量非常有待提高。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年轻的学生工作队伍不经历锤炼,不在压力下进步,永远得不到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指正批评,也有信心在未来做得更好,因为这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期待我的年轻同事们更努力、更踏实,更坚定、更执着,不断前行、不断发展;期待我们的国内外同行更多的鼓励支持,更多的携手合作,加深理解、加快进步。
      
       尹冬梅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2015年4月30日
       于复旦园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部分 结果导向型评估的演变和意义
      
       第一章 结果导向型评估的历史与发展
       1.1 研究基础
       1.2 评估作为一场运动
       1.3 评估体系的新纪元
      
       第二章 结果导向型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1 评价和研究
       2.2 评估类型
       2.3 结果导向型评估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有效的结果导向型评估
      
       第三章 有效的结果导向型评估计划与报告的组成要素
       3.1 一个部门需要多少评估计划?
       3.2 明确使命
       3.3 明确目标
       3.4 区分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效
       3.5 草拟(预期)学习成效
       3.6 (在机构的整体教育的图谱中)定位学习成效
       3.7 计划好(预期)成效的执行
       3.8 选择一种方法对每项成效进行评估
       3.9 发布与解读结果
       3.10 根据结果进行决策与提供建议
       3.11 建立时间轴
       3.12 需要考虑的其他要素
      
       第四章 评估方法
       4.1 选择合适的方法前需要考虑些什么
       4.2 确定合适的方法
       4.3 机构评估方法
       4.4 定量评估方法
       4.5 定性评估方法
       4.6 选择方法时需要参考的标准
       4.7 三角测量法
       4.8 补充说明
      
       第五章 成果的运用与推广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5.2 一些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补充建议
       5.3 推广评估结果的方法
       5.4 结果的运用
       5.5 运用和推广结果的潜在困难
       5.6 将结果与制定决策和资源分配结合起来
      
       第六章 实施方法
       6.1 明确目标
       6.2 专业发展
       6.3 专业发展计划
       6.4 将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七章 结果导向型评估的评价标准
       7.1 建立标准的步骤
       7.2 计划与报告的标准
       7.3 针对流程的标准
       7.4 元评估流程标准
       7.5 标准的应用
      
       第三部分 障碍、资源和对未来的考虑
      
       第八章 影响有效评估的障碍
       8.1 实施OBA时的常见障碍
       8.2 案例研究中的特殊发现
       8.3 需要考虑的研究结果
       8.4 信任
       8.5 预期管理
       8.6 建议
      
       第九章 协作
       9.1 常见的协作障碍
       9.2 协作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9.3 建立可持续协作的步骤
       9.4 成功协作的案例
      
       第十章 资金及其他资源
       10.1 资金
       10.2 时间
       10.3 人力资源
       10.4 额外资源
      
       第十一章 资源及对未来的建议
       11.1 一般资源
       11.2 对未来实践的展望
      
       译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