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养生话题百篇
作者:
毛颂赞 编著
定价:
39.80 元
页数:
219页
ISBN:
978-7-309-11082-1/R.1417
字数:
16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3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言
      
       养生即保养、护养生命之意,有永久长生的含义。“养生”一词,古亦称摄生、道生、卫生等。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身心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人类所得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养生而造成的。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中华的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人们热心研究、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有关养生的著述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在《论养生》一文中说:“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规律所能囊括,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自己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是长寿的最好药方。”养生是一种舍得的智慧,比如得到了名利财富,失去了健康,所以要敢于舍得,大舍才能大得。我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日子过得幸福吗?但不懂得养生,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或因为缺乏锻炼,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过度劳累而致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切不是都没有了吗?养生是叫你学会算大账。金钱再多,没有一个好身体,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注意养生可以少生病、多省钱、少受罪、多健康。所以,科学养生可以四两拨千斤。
       养生包括衣食住行、情绪变化、生活习惯等等,是一项“系统工程”。养生还应贯穿于人体的生、长、壮、老,整个生命链的全过程,它囊括了饮食、居住、运动、情绪、精神生活、卫生防病等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行为。习惯伴终身,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坏习惯是健康的监狱。播种好习惯便收获健康,播种坏习惯则收获早衰和疾病。养生是一辈子该做的功课,应培养健康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只有多管齐下、全方位保健,并持之以恒,才能延年益寿。
       综上所述,养生是一种智慧,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种责任,一门大学问。养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也要与时俱进,而且需有超前意识,未病先防是养生之本。养生之计在于人,每个人的健康要靠自己去争取。养生的深远意义在于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用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我们营造健康幸福的生活。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爱惜自己,保重身体,把养生当成责任,让健康成为自己最大的担当。
       截至2013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87﹒6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7﹒1%,比上年新增20﹒30万。上海“高龄化”趋势愈发明显。时下,养生长寿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书囊括了古今中外十多位名人的养生之道和人生体验;还涉及精神养生、防病养生、健身养生、饮食养生和节气养生等内容。其中,节气养生占了全书的1/4的篇幅,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些经验和知识,通过该书作者的精选、归纳、整理,可以给我们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具体,且穿插保健趣闻轶事,加之配发相关的精美邮票作插图,并详述这些邮票所包含的健康涵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令人兴趣盎然。
       在古希腊的一座神庙的大门上,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养生没有固定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用悟心“悟”出个性化的养生大智慧!懂得养生,就能够健康而充满活力地过好每一天。让养生助你度天年共登寿域!
      
       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副会长
       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胡锦华
       于2014年11月18日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开 篇
       1﹒“五福”寿为先
       2﹒寿文化与长寿动物
      
       第一篇 古今中外名人养生篇
       3﹒老子的养生智慧:道德全 寿自延
       4﹒庄子“忘我”寿自长
       5﹒老人寿命没有“坎儿”
       6﹒唐代大诗人及养生家白居易
       7﹒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养生秘诀
       8﹒郑板桥难得糊涂是独特的养心术
       9﹒《红楼梦》中贾母养生有法
       10﹒百岁老人邵逸夫的长寿秘诀
       11﹒宋美龄女士独特的养生之道
       12﹒齐白石的养生术:“七戒”“八不”
       13﹒世纪老人钱学森的养生经
       14﹒科学家茅以升善于养生获高寿
       1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善养生
       16﹒美国最长寿总统福特养生有秘诀
       17﹒高龄的南非国父曼德拉
       18﹒大爱南丁格尔 长留风范在人间
       19﹒诺贝尔奖得主多长寿
       20﹒世上文人多长寿
      
       第二篇 精神养生篇
       21﹒怎样的人更长寿
       22﹒行善者有益健康长寿
       23﹒人生做什么都不晚
       24﹒百岁老人闲不住
       25﹒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加减乘除
       26﹒养生先养心 心养则寿长
       27﹒宁静在心乃养生之本
       28﹒从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说起
       29﹒学会自嘲 既益身心又延年
       30﹒养生,需要一颗平常心
       31﹒孝心是疏解老人忧郁的良药
       32﹒为了健康学会制怒
      
       第三篇 健身养生篇
       33﹒世卫组织:不锻炼成为第四大死因
       34﹒肺活量纵横谈
       35﹒防癌缘何提倡要适量运动
       36﹒最环保的代步工具—自行车
       37﹒冬季养生的妙方是晒太阳
       38﹒心脏是人体的太阳
      
       第四篇 防病养生篇
       39﹒寒潮来临谨防冠心病发作
       40﹒寒冬—心梗脑梗的高发信号
       41﹒减盐的好处说不完
       42﹒要尽快地把血脂“管起来”
       43﹒防癌的金钥匙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44﹒肿瘤病人要积极面对与癌“共处”
       45﹒莫到痴呆再治病
       46﹒警惕隐匿性疾病藏身
       47﹒衰老是可以推迟的
      
       第五篇 起居养生篇
       48﹒睡眠时间影响人体寿命
       49﹒午睡一刻值千金
       50﹒长期失眠百病丛生
       51﹒日梳百遍 祛病延年
       52﹒人体健康跟着气温走
       53﹒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六篇 饮食养生篇
       54﹒五谷为养生主食
       55﹒酸奶是人类健康的卫士
       56﹒巧克力是一种健康食品
       57﹒二十一世纪饮料之王—茶
       58﹒世界饮料之王—咖啡
       59﹒世界第一水果—苹果
       60﹒水果中的珍品—葡萄
       61﹒佳果良药—柑橘
       62﹒南国佳果,水果之王—香蕉
       63﹒水果皇后—草莓
       64﹒瓜中之王—西瓜
       65﹒天下第一果—桃子
       66﹒金秋食梨正当时
       67﹒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无花果
       68﹒补气养血圣品—红枣
       69﹒理想的滋补强壮坚果—核桃
       70﹒喜庆益寿的坚果—花生
       71﹒吉祥仙草话灵芝
       72﹒人参是“千草之灵,百草之长”
       73﹒餐桌上的“人参”趣味多
       74﹒千姿百态的菌菇类食物
       75﹒垃圾食品对人类健康的伤害
       76﹒营养是人体良好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
      
       第七篇 节气养生篇
       77﹒立春节气话养生
       78﹒雨水节气话养生
       79﹒惊蛰节气话养生
       80﹒春分节气话养生
       81﹒清明节气话养生
       82﹒谷雨节气话养生
       83﹒立夏节气话养生
       84﹒小满节气话养生
       85﹒芒种节气话养生
       86﹒夏至节气话养生
       87﹒小暑节气话养生
       88﹒大暑节气话养生
       89﹒立秋节气话养生
       90﹒处暑节气话养生
       91﹒白露节气话养生
       92﹒秋分节气话养生
       93﹒寒露节气话养生
       94﹒霜降节气话养生
       95﹒立冬节气话养生
       96﹒小雪节气话养生
       97﹒大雪节气话养生
       98﹒冬至节气话养生
       99﹒小寒节气话养生
       100﹒大寒节气话养生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