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与书摘 -书评中心 
             

书评详情                

类型描述与小说史叙写——从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谈开去
杨彬
张兵先生的新著《宋辽金元小说史》(以下简称“张著”),不仅体现了一位长期浸淫在中国小说研究中、有一定学术积累的学者深厚的学养,同时也为宋辽金元一代的小说史作了一个大致完整、详尽的描述。而其所采用的类型描述的叙写方法,更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
       在这样一个学术史背景下,张著所呈现出的姿态,就成为小说史叙写中大势所趋的结果。统览其书,大致是以史为纲,将整个宋辽金元时期的小说,基本上以朝代的更迭,划分为六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的论述中,沿用了鲁迅以来对文言小说的类型设计,对白话小说则详论“ 话本”这一大门类。“非有意与人同,势不得不同”。结构平稳,扎实,不强作奇崛,炫人 耳目,正显示出以材料丰赡见长,功力厚实的学者之自信。但其又不满足于一部深入浅出的 “教科书”式的小说史,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积累及心得,在类型描述中突出了话本小 说的地位,在章节分布上,也给予合理的偏重。这一方面还原了小说史在宋元一代发展的本 来面目,另一方面,由于张著注意描述小说类型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其背后的文化 成因,这就使得类型描述这一小说史的基本叙写方式,成为更具内涵承受力的手段。类型描 述的说明、解释能力,在这里也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可以说,对话本小说这一类型的描述,是支撑起张著整个结构框架的一个基柱。在大致以时 代更迭为论述次序的叙写当中,著者单辟一章,论述了南宋话本小说的起源和影响,其比例 大概是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一。再加上关于北宋时期“话本小说的兴起”一节,以及对元代话本的介绍,关于话本小说的论述就占到了整部书的三分之一强。这就突破了单一的叙写模式 ,有针对性地勾勒出了一代文学代表的基本面貌,既符合了小说历史的本来面目,在某种意 义上,又触及到了小说发展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小说史的写作目的之一,应是为了揭示小说发展的基本规律。类型设计自应以此为指针。张 著对话本小说类型描述的特点之一,就是侧重于其所彰显的小说类型,在小说史中的地位、 影响,着力描述小说史发展的前后相续及其兴衰之际的规律。凭着对话本小说的敏感,张著在述及一些相关作品时,都能追流溯源,找到其本事,或故事渊源,对它在后世小说中的变形化相,细心地一一寻绎出来。虽然由于课题研究的限制,使张著不可能像胡士莹《话本小 说概论》中那样,对每则故事的本事,都有仔细的考辨。但借助这一类型描述手段,也使得偌大一部小说史,成为血脉贯通,前后呼应的生命体,显示了著者在小说研究中的整体意识 。
       无论“史”或“论”,我们都看到了著者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几乎对所论及到的每一部作品,或每一位作家,张著几乎都有一个较为详实的考证,涉及到诸如版本、生卒年代等敏感 问题,也是知难而上,以可靠而丰赡的材料,和严密而清晰的逻辑推理,得出更接近事实的 答案。如在探明目前常见的南宋“小说”话本的概貌时,不惮繁重,从赵万里编辑的《北平图书馆书目丛刊》第一集所收明抄本的《宝文堂书目》子杂类,辑出“小说”话本九十九则 ,又将重复篇目逐一考明、剔除之,与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开辟]中所列“小 说”话本,钱曾《也是园书目》卷十“戏曲小说”中的“宋人话本”类,相互考辨、参正, 这本身即是对“话本”小说类型的删汰和个人标准的显示。对两种判定小说话本著作年代的 方法——“以风格定年代”和“通过用字频率的比较来鉴别不同时代的风格”,张著从小说 创作过程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小说的成型过程的不同,小说形式对于内容的依赖、听众的 审美习惯对话本面貌的决定作用等文学现象,客观地分析了两种方法之局限,论证了两种判 断方法,“是很不可靠的”,从而总结、归纳了“前辈学者判定小说话本著作年代”的九种 方法,作为研究的依据。随后对明人编纂的小说话本集及其他历史文献中保存的南宋小说话 本的考证,正是基于上述九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范例。像这样的工作,在张著中比比皆是。它时刻提醒我们,对于类型描述而言,准确、严密的考订,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摘自《中国出版》2001年10期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