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与书摘 -书评中心 
             

书评详情                

系统的经济学与偏执的基因
——简评甘润远专著《螺网理论》
陈军昌
据考古发现,我们人类祖先都来自非洲,人类祖先在不同时期陆续走向地球各个角落,因适应不同环境,最终演化成了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和国家。生物进化不仅改造人类身体外表,同时也改造着人类的基因,即所谓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人类进化后的基因类型中,总有一些是能令人更喜欢“仰望星空”,使人更偏好于进行思考、研究和创新。拥有这类基因的人,也许偶得灵光即终成巨著,也许困扰一生却难悟混沌。这类人大多百折不回,甘享孤寂,润之若怡,远望时空,上下求索,痴心偏执。譬如:王阳明困顿在贵州龙场、马克思徘徊于大英博物馆、杨小凯辗转在湖南洞庭湖、居里夫人忙碌于实验室 … …
       也许,甘润远身上也有这种偏执的基因。《螺网理论》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是他十年磨一剑的痴心之作,全书近50万字,体现了他的心血、执着和追求。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偏好“仰望星空”,而且愿意低头做一些实事。他曾在位于深圳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工作,后又到上海从事新闻出版、动画制作、基金管理等工作。
       有些人的学问是隐在骨子里、显在言行里、融在精神里的。这些人最终会把做学问、做事、做人统一起来,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甚至达到天人合一。这很难,需要天赋,也需要偏执。我认为,这种偏执出来的学问大多是真学问、是好学问。譬如,黄有光教授最初是以研究福利经济学而闻名世界的,他积极倡导以快乐作为效用指标,他本人就常常令自己快乐的大笑,他也常常乐于助人并让他人快乐。黄有光教授是经济学界知行合一的典范。据我观察,甘润远也正走在这条路上。
       《螺网理论》是一部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著作,倡导以系统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整个世界,把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政治学融合,把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融合,把企业系统、行业系统、产业系统以及国民经济系统融合,从一个大尺度的时空来理解人类社会演化和经济发展。作者反对单一变量决定论,强调多因素的合力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螺网理论》一书的结构框架是从人类认识世界开始,强调整体与通才的作用,然后探讨“思维范式演变和哲学基础”,从而引出系统科学和进化论的哲学思想,阐述了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基本层次,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的哲学思维、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范式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方法,总结了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四大规律(即分叉律、协同律、分形律和周期律)。随后,作者又分别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和“宏观—国民经济”这三个层次分析了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后论述了国家与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图景。
       《螺网理论》一书“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全面、有序的人类社会演化图景”。从研究方法来看,作者希望借鉴其他学科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创新,这是经济学说史中常有的一条理论创新道路。人类现有的所有理论知识都源自对同一客观世界的认知,不同的认知角度形成了不同的学科知识,不同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嵌套、互补、协同演进等关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是如此。经济学理论的每一次进展大多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进展有关。例如,微积分数学、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等理论都曾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发挥过重大影响。同时,经济学理论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近代以来,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其他学科,甚至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正因此,经济学的这种渗透甚至被人们称为“经济学的帝国主义”。
       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是20世纪人类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和混沌学等理论,它们被应用于气象、地震、金融、经济、航空等领域。《螺网理论》一书将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思想运用到经济学理论研究,这种尝试值得提倡。类似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界还有:德依(Day,R)研究非规则增长周期;鲍莫尔(Baumol)和夸得特(R.E.Quandt)用混沌模型研究利润与广告的关系;底考斯特(D.P.Decoster)和米契尔(D.W.Mitchell)研究货币动力系统混沌问题;索耶斯(Sayers)、巴雷特(Barnett)和弗兰克(Frank)等人都在股票、证券、期货、外汇交易等市场产生高频经济数据的经济活动中找到了低维混沌吸引子;青木昌彦研究社会与经济制度的嵌套演化等。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华人学者包括:陈平研究了经济混沌现象;黄登仕和李后强对经济系统中的分形特征作了较深入研究,并对香港黄金价格、深圳股市价格等进行了预测和实证研究;王春峰和康莉等利用混沌经济学和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发展趋势;沈华嵩提出了确认经济混沌的理论模型;杨小凯的《经济控制论初步》等。
       应该注意的是,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系统等理论不同于非线性规划,后者主要是数学理论的进展(杨小凯曾用之于研究分工结构),前者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新认识,尽管其中也借用了数学逻辑,但它们对经济学理论的变革意义更加深远。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很可能将导致经济学理论的又一次革命。
       关于《螺网理论》一书,我想与作者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商榷:
       1、通才与分工、专业化。作者强调通才的重要性,反对过度专业化。类似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有提及。例如,他说工人在工厂流水线中被异化成一个个“部件”,离开了流水线,他们就啥也不是。可是,另一方面,恰恰是分工专业化导致了工业革命,是分工专业化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专业化的作用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他发现工厂流水线的分工专业化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还发现在市场体系中“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就是社会分工被“看不见的手”组织起来,形成市场整体的繁荣。所以,一般来讲,从大的时间尺度来看,一个社会越是发展,社会的分工专业化水平应该越高,专业被越分越细,专业知识也因此向海量发展。像古代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很多学科的亚里士多德式的通才型人物,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出现了,反而是人工智能正在适应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将来,出现人工智能通才的可能性将远远大于人类自身。
       2、社会系统的研究困境。假如将人类社会当做一个系统来研究,从整体论的角度是合理的,但是至少面临两个困境难以解决。一是人类社会的系统复杂性使得研究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尤其是社会系统还在不断变化中。否则,计划经济就不会失败。二是研究者不可能成为不影响研究目标的旁观者。因为研究者本身也是研究目标的一部分,研究者对于研究目标的影响会随着研究者的名望和能力的提高而加大,最后终将导致这样的研究失去客观性。所以,类似于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测不准定理”也会在社会系统研究中重现。
       3、不同学科专业理论之间的和谐。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是理论创新的一种途径,但必须要高度重视理论间的差异,要注意新理论的自洽性。好比从别人身上移植器官,必须要高度重视排异反应。所有新理论的构建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范式,新理论的每个“部件”应该和谐一致。因为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现在还在不断发展中,所以借用其理论用于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也要注意自洽性问题。简单的把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的一些概念借用来构建一个新理论框架,看起来很新颖,但一定要把这些不同的“部件”真正锻打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新框架,这样做无疑很难。《螺网理论》仅仅是在这条道路上刚刚出发。建议作者在构建数理研究范式方面再深入一些,这将有利于构建一个自洽的研究体系。
       最后,建议作者在两个方向上对《螺网理论》一书进行完善。一是跟进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进展,尤其要在非线性、人工智能和模拟技术等方面深入了解。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说“生物本身就是算法”,并描述了人类生物体如何在决策中体现算法。他说:“我们99%的决策,包括配偶、事业和住处等最重要的人生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的,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那么,我们的社会系统同样可以通过算法来研究,并借助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工具,应该能更好的研究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系统。二是深入了解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加强数理逻辑的运用。对于以后的研究,建议不要定太大的题目,而是选取《螺网理论》中的某一个点深入研究下去,做到精深独到。
       (作者为江西省社保中心基金管理处副处长,经济学博士)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