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社介绍
简介
发展沿革
图书推荐
新书推荐
重点推荐
丛书(系列书)推荐
书评与书摘
新闻中心
出版社新闻
媒体关注
产业资讯
党务工会
党务信息
工会信息
与我们联系
个人读者购书
团体及批销单位购书
院校合作部联系信息
相关服务导航
复旦图书真伪查询
教学服务网
官方天猫旗舰店
English
书 名
作 者
热搜:
南怀瑾
|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文学艺术
历史哲学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新闻传播
外国语言
理工科技
文化教育
医药卫生
教辅教参
学前教育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语言
哲学
史学
社会学
历史地理
政治
法律
经济
管理
金融保险
财务会计
国际贸易
证券期货
影视
广告
新闻传播
公共关系
大学英语
研究生英语
专业英语
工具书类
专门用途英语
其他语种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计算机
其他科技类
文化教育
文化读物
科普读物
专著
现代系列
|
中医学
|
皮肤病临床诊疗丛书
|
临床医学
|
护理学
|
临床药物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图谱系列
|
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处置系列
|
教材
复旦博学·基础医学
|
复旦博学·临床医学
|
复旦博学·MPH(公共卫生硕士)
|
复旦博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复旦博学·护理系列
|
复旦博学·卫生事业管理系列
|
复旦博学·大学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博学·基础医学本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
复旦博学·生物医学工程
|
复旦博学·当代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博学·预防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教材
|
复旦卓越·卓越当代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卓越·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护理系列教材
|
复旦卓越·医学英语系列
|
复旦卓越·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基础课教材
|
复旦卓越·医学职业教育教材
|
复旦卓越·高职高专护理英语系列教材
|
复旦卓越·护理专业项目式教学教材
|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
研究生教材
|
双语教材
|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
大学教材
|
教学辅导参考书
医学科普读物
其他
大学
成人教育
自学考试
中小学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数学故事绘本
幼儿科学故事绘本
动物的秘密系列绘本
其他绘本
教学参考及其他
综合性图书
品牌教材
复旦博学品牌
复旦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评与书摘 -书评中心
阶层固化可以消除吗?
茅琦
教育的不平等来自人们收入的不平等,如果人类社会存在教育投入差异,那么长期上就会导致阶层固化。如何破解?
阶层固化是当下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一种倾向,它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我们可以消除它吗?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寻访了世界各地的不同阶层,了解他们的财富和教育投入。笔者去过西方好些亿万富翁的家,他们家里的厕所有我们通常的二室一厅这么大,而他们每年在自己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则普遍超过了10万美元——这大约是西方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税后年收入的2倍。教育是不是阶层固化的根源?
有一天,如果在西方取消了贵族学校和学区房(美国也有学区房),是不是就可以实现教育的平等和阶层的流动?
然后笔者发现,教育差异可以由市场经济自身产生。比如,在纽约,私人补课的最高价可以到一小时1000美元。如果一个老师可以给1个孩子补课,他可不可以给10个孩子补课?可以。这是不是市场经济的行为?是。那10个老师可不可以给100个学生补课,这又是不是市场经济的行为?是。那这10个老师可不可以借一个房子,在里面给这100个学生补课?可以,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行为。那这是不是私立学校,是不是教育的差异化?是。
也就是说,贵族学校和差异化的教育是无法禁止的。那这是什么?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吗?这种必然导致阶层固化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吗?
悲观的来看,以历史为例,在人类的历史中,阶层固化确实是历史的常态,阶层流动不过是历史中的偶然。
教育的不平等来自于人们收入的不平等,如果人类社会存在教育投入差异,那么长期上就会导致阶层固化。教育投入的差异在现实中却无可厚非,因为父母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给自己的孩子不应受到指责。
但是人生而平等,阶层的固化如果是历史的必然,那一定是有问题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资本主义和新哲学》这本书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发现:人类社会的问题不是社会的问题,人类社会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同样,阶层固化的问题不是社会的问题,阶层固化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性既不善,也不恶,人性本DNA(兽)。人一定会倾向于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人类社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西欧还是美国,都共同面临着或已经面对着阶层固化。为了解决阶层固化的问题,《资本主义和新哲学》从人类社会的本质出发,从哲学开始,运用了物理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生物学、动物学、人类学、法学、会计学的各科知识,解释了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指出了解决教育隔离和阶层固化的最优方法。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也是一本讨论相关问题的书,笔者对比着阅读两本书之后发现,与《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相比,《资本主义和新哲学》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分析清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阶层和形成原因,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解决阶层流动性切实可行的分配方法。
具体来说。在数据上,《资本主义和新哲学》一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调查,用数据指出,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的积累速度不同是因为资本所有者的支出是税前支出,而普通的劳动者的支出都是税后收入的支出。而资本所有人,特别是大资本所有者,他们的各种支出都是税前支出。比如2015年,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花1亿美元在夏威夷群岛海域买了半个岛屿,这个支出就是税前支出,这个1亿美元的支出并没有像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支出一样缴纳累进税。虽然《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富人越来越富,穷人相对越来越穷”这一现象,但是《资本主义和新哲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更深入,指出了这一现象的原因。
同时,《资本主义和新哲学》通过对历史的剖析,先将资本主义的外衣剥干净,展露出资本主义的唯一本质:用金钱的流动来驱动社会的运作。由于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透彻地分析,所以与《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相比,《资本主义和新哲学》的区别还在于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认为,对资本主义分配不公的解决方法是简单的累进税、资本税加想当然的全球税收体系。《资本主义和新哲学》则从经济学的根本理论价值与价格问题出发,首先解决价值与价格问题,从而得出:资本本身并不会产生利润,即资本本身不会使自身增值,使资本增值的唯一因素是劳动。资本所有者所谓的他们致富是因为资本可以自我增值是一种谎言。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对资本和劳动之间关系的本质了解。
在阐明了资本、劳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和新哲学》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而非遥不可及的调节方法:对资本的收益进行彻底的分配,杜绝所谓的“资本本身的自我复制”,在资本收益彻底分配的基础上对个人的所有收入(而非现在的部分收入)进行缴税,由此杜绝所有税前个人用途的支出(包括教育支出)和由此导致的教育隔离和阶层固化。简单的说,就是对收入、支出(包括教育)进行调控,从而调控教育隔离和阶层流动性。得出这一方法的前提,当然是《资本主义和新哲学》对法律和会计进行了最深入的解刨和运用。这也是《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没有做到的。
(本文原载《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26日 22 版)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0年
,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