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与书摘 -书评中心 
             

书评详情                

“普世金融”时代启示录
何洪涛

       最近《网络金融生态圈》一书问世,读后获益匪浅。该书主编SBI中国董事长李沛伦先生早年负笈美国,成长于美国高科技产业发祥地硅谷,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东京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在美日学习和工作期间,李先生完整经历并深度参与了美国与日本互联网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全过程。
       1995年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诞生,随之网络券商E-trade、网络保险Insweb、网络支付Paypal等企业得以成长和发展。美国与日本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与企业发展较早,到今天已非常成熟。李沛伦先生是日本SBI集团在中国的负责人,我们知道,SBI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网络金融集团。自1999年SBI集团作为日本软银集团的金融投资部独立运作开始,通过自身发展及同行业重组、合并、上市,已经拥有了网络证券、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私设交易系统(Proprietary Trading System)等所有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平台,发展了独具特色、能够实现一站式服务、以网络金融为中心的“网络金融生态圈”。
       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自身改革的步伐。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积极开拓、排兵布阵,努力完成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嬗变,中国政府也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昭示着一个崭新的“普世金融”时代的来临。未来,互联网金融呈现怎样的业态,互联网金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在哪里,在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网络金融生态圈》一书适时出版,李沛伦先生以一个深度参与者的视角,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未来的全新图景。
       该书以SBI集团构建“网络金融生态圈”过程为蓝本,以清晰的结构、流畅的笔触详细讲述SBI集团如何在日本金融革命中把握机遇,形成了“网络证券”、“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等三大核心业务,并通过各核心业务之间联动协作,构建了独一无二的“网络金融生态圈”,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所谓“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未来将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的金融产品。伴随着政策逐步放开,通过利用全球化平台,海外金融产品同样可以呈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国界,实现全球交易。彼时,投资渠道限制将不再成为困扰中国投资者的难题。
       随着分业监管的放松,各种网络金融服务之间的相乘效果就会凸显,网络金融生态圈就会开始形成。未来的“网络金融生态圈”,提供给客户的将不再仅仅是便利性和多样性,而且会给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例如,网络银行与网络证券的互联互通,将使目前国内证券交易中的“银证转账”手续变得不再必要,只要是证券账户中的现金,可以自动成为生息资产,而银行账户中的剩余资金也可以直接进行证券交易。同样,客户购买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以作为担保物用来在证券账户中进行融券交易,而证券账户中持有的证券又可以作为外汇交易的保证金。
       该书从实践层面向读者展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模式及归宿,并为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改善金融生态、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提供参考。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互联网与金融的互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互动、网络金融与互联网实体经济的互动,在其中,我们感受到了无可估量的巨大机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金融生态圈,为客户带来更为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金融服务发展、企业与客户的互利共赢,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对普通读者来说,该书是本生动的科普读物,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研究者来说,该书是本有深度的参考读物,书中全面详实的案例可以帮助其更深地理解实业运作的方法;对更高层面的读者来说,该书是本战略读物,对协助其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书对互联网金融、网络金融生态圈的阐释,对未来中国改善金融生态、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提供有益的借鉴。“沉舟侧畔千帆过”,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蕴藏着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潜能,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初露端倪之时,此书出版恰如其时,值得细细品读。(何洪涛,上海思佰益仪电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曾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管理工作多年。)
      
       (本文原载2014年4月12日《中国证券报》)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