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书评与书摘 -书评中心 
             

书评详情                

在“明朝书”里体验圆满
姚霏
这几年,在“清宫戏”横扫银屏、清朝十代皇帝的“事迹”为男女老少津津乐道的同时,图书行业倒是一派“清风不识字”的正大光“明”气象。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明朝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明朝历史的印象,也改变了人们对历史阅读的期待。
       历史是什么玩意儿?尽管没有仔细拜读袁腾飞的大作,也知道他对当今历史学科教育、历史学叙事的颇多责难。前些年,媒体总是拿国人缺乏科学常识说事。寻找原因,有一条是我们科普读物太少。专家们致力于在《科学》之类的SCI杂志上留名,忘记了科研的终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包括改变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不同,本身就是一个更普罗大众的玩意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历史学也是象牙塔内的夜明珠,光彩诱人,确也高处不胜寒。总有新结识的朋友问起:“在大学里教什么?”我说:“历史。”这下好了,“康熙真那么热衷微服私访吗?”“刘罗锅、纪晓岚到底谁与和珅对着干?”显然人们心目中的历史该是这样的。历史当然不能总是“下里巴人”,但成天的“阳春白雪”、学问不出象牙塔,大众的口味又由谁满足?
       手头又是一本“明朝书”。学术年龄和精神年龄同样“老当益壮”的樊老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双赢”的道路。他的《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以历史学的严谨为基座,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历史人物的跌宕命运,展开历史事件的无穷变幻。书中文章可读性颇强。“建文帝下落之谜”、“武宗与豹房政治”、“张居正的另一面”、“袁崇焕之死”、“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等等。一看标题,便会引来眼球无数;再看内容,更是流连忘返。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很有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文章还兼顾当代。“海瑞的为官风格”,字里行间写满对海瑞的赞许与钦佩,结尾处用“和海瑞相比,后世许多官僚望尘莫及,今日亦然”,委婉地写出了对当下的期许;“打着‘锦衣卫’的幌子”,更是以“了解了这一些,再去看电影《锦衣卫》,恐怕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收尾,感叹作者的时髦外,是否感觉到历史的经世致用?
       诚如樊老后记中所言:“‘讲故事’绝不意味着可以胡编乱造,必须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言必有据,每一句话都要有史料依据”。书中文章谨遵学术性。“朱元璋的文笔”一篇,从皇陵碑、书信、公文、圣旨、手令着手,分析其用词、行文、历史,断定朱元璋开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口语体。“鼎革之际的陈洪绶”一篇,从陈洪绶的才情品格、师承关系、政治旋涡中的表现诸方面,为这位“画坛奇才”画了像。此类文章,书中46篇文章中比比皆是。若给文章加上注释,活脱一篇篇表述别致的学术小品。
       于是乎,如果你觉着《万历十五年》毕竟少了对明朝全局的交待,如果你觉着当年明月的笔下毕竟少了些底气和力道,不妨拿起樊老的这本细细品读。这是一个当代学者用标准体例书写的当代版的《明史•列传》,却又全然没有古书的一板一眼。而你对明朝历史的印象、你对历史阅读的期待,或许都将在耐心阅读完这本书后得到圆满。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